樊粹庭
樊粹庭 |
中文名字: |
樊粹庭[1](1905~1966),原名樊郁。河南遂平人[1]。著名豫劇作家、改革家和教育家,被稱為「現代豫劇之父」[2]。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陝西分會副主席、西安市文聯副主席、西安市委員會常委、西安市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等職務[3]。
1929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文科碩士學位。因酷愛京劇,在校期間組建國劇(京劇)隊,自任隊長,並粉墨登場[4]。
1934年創辦豫聲劇院,自任院長、編劇和導演,並與豫劇皇后陳素真大師共同改革豫劇的表演、音樂、服裝及化妝。
1935年開始編寫劇本,在20餘年中創作、改編劇本58部,他的多數劇作結構嚴謹、情節曲折、手法新穎,思想內容比較健康、進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快速導航:詞條圖
中文名:樊粹庭
代表作品:滌恥血、三拂袖、義烈風
主要成就:改革豫劇家之一
現代豫劇之父
陝西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會獲四個一等獎
展開 逝世日期:1966年
畢業院校:河南大學(文科碩士)
別名: 樊郁
國籍: 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05年
出生地 :河南遂平
合作夥伴:陳素真、韓盛岫、黃儒秀等
樊粹庭 |
中文名字: |
目錄
1人物生平
早期活動
建國之後
2主要作品
代表劇目
個人文集
3藝術特色
4個人成就
5人物評價
6詞條圖冊
目錄
1人物生平
早期活動 樊粹庭
1919年離家到開封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就讀時,不顧父親訓斥和老師勸阻,與幾位喜愛文藝的同學組建起國劇(京劇)隊,自任隊長。課餘時間組織同學們排練,節假日就搭台演出。他曾扮演《趙氏孤兒》的程嬰,以及《女起解》中的崇公道。期間,還在馮玉祥成立的河南農村訓練處藝術股兼職教授過一年多戲劇課。
1929年河南大學畢業,並取得文科碩士學位後,應邀在河南民眾師範學院擔任戲劇課教師。翌年,又兼任河南省教育廳社會教育推广部主任。
1934年,[5]河南省教育廳接受樊關於「破除陳規,改良豫劇」的建議,在河南成立了豫聲劇院,並任命樊為院長。從此他專心致力於豫劇事業,廣納四方名演員,廢除各種陳規舊俗,制訂了新的舞台紀律,使劇團面貌發生很大變化。他注意學習兄弟劇種的先進管理與創作經驗,當得知陝西易俗社從管理制度到劇本創作都名列全國前茅時,便親赴西安觀看演出,把《三回頭》《櫃中緣》等幾十個秦腔折子戲移植成豫劇演出,轟動了整個開封。
1935年2月,農曆乙亥年:豫聲劇院開張。樊粹庭邀請了當時被譽為河南梅蘭芳的陳素真及劉朝福、張子林以及趙義庭、黃儒秀等一批演員,將原來的開封永樂戲院改建為豫聲劇院,於2月初正式開演。他借鑑了京劇、話劇的一些成功經驗,對劇場管理、戲班管理和劇目的演出排練等諸多方面都進行了改革,廢除了戲班中的一些陳規陋習,親自進行編志,致力於豫劇的改革,很快就使長期以來被視為粗俗藝術的豫劇有了不錯的口碑,特別是一些知識分子開始關注豫劇。為了進一步豐富豫劇的表演技巧,他請來了有真才實學的京劇票友賈蔭堂為劇院的演員教授武功,同時還不斷將一些有真才實學、有培養前途的青年演員吸收到劇院中,很快使豫聲劇院匯集了一大批有影響的藝術家。
1938年,農曆戊寅年:豫聲劇院改名獅吼劇團
樊粹庭取「醒獅猛吼」之意,改豫聲劇院為獅吼劇團,以旅行演出方式宣傳抗戰,激發群眾愛國熱情,並吸收青年隨團學戲,劇團輾轉至西安,幾瀕停頓。
1942年,農曆壬午年:獅吼兒童劇團成立
合作夥伴——陳素真
樊粹庭招收一些豫籍難童,聘京劇演員韓盛岫為教練,以科班方式辦起獅吼兒童劇團,在貧民窟中堅持訓練,恢復演出。其後數年間,訓練與演出並行,所演劇目大多由樊粹庭編導,在表演、音樂、服裝、化妝個方面不斷改進和創新。演出嚴肅認真,以武戲著稱於時,形成嚴整蓬勃的舞台作風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為了提高豫劇演出質量,創出豫劇的風格特點,他花費了很大功夫,從1935年到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先後為陳素真量身打造出《柳綠雲》《凌雲志》《三拂袖》《滌恥血》《霄壤恨》《女貞花》等數十個以反封建、反邪惡、反漢奸為主題的大本戲。當時引起轟動的《滌恥血》,就是一折以父親要當漢奸、女兒堅決反對為劇情,宣傳愛國主義思想的好戲。京劇名家程硯秋在開封看了演出,激動得登門拜訪樊,一進屋就尊稱「老師」,並把劇本帶回北平。後因時局動亂,樊把豫聲劇院更名為獅吼旅行劇團(取「醒獅怒吼」意),被迫開始了流浪生活。開封淪陷後,獅吼旅行劇團停演,多數演職人員四散謀生。為了保住藝術骨幹隊伍,樊帶着豫劇皇后陳素真大師及黃儒秀等十個演員逃往南陽馬山口,住在一個破廟裡,召集舊部,繼續進行編戲、排戲和流動演出。這時的他,滿懷抗日激情,創作出《克敵榮歸》《好妻子》《巾幗俠》等以反映抗日戰爭為主題的愛國主義劇本。在日軍步步入侵,南陽也很難立足的情況下,他率領演職人員於1939年7月流落古城西安。到達西安的獅吼旅行劇團,依靠行當齊全、功底紮實的演員陣容,把握時代脈搏和內容進步健康的優秀劇目,以及易俗社、三意社等秦腔劇團的多方關照與支持,總算立住了腳,受到廣大群眾特別是豫籍群眾的擁護,但卻屢屢因為劇詞觸動當權者的黑暗面,引起當局不滿,受到刁難,以致劇團難以為繼;加之物價飛漲,演員為謀生紛紛離團他往,使獅吼劇團處於癱瘓或倒閉狀態。抗戰勝利前夕,樊的父親及一位頗有勢力的盟兄都勸他「迷途知返」,但他發誓決不回頭。?解放戰爭時期,樊在著名演員各奔東西的困難情況下,從河南逃荒流落西安的難民子弟中,招收了50多名兒童,成立起獅吼兒童劇團,並多處聘請京劇名家加緊培養。同時,編寫和改編出適合兒童演出的《夢香屏》《殲毒記》《雷峰塔》等30多本優秀劇目。到西安解放前夕,樊領導的獅吼兒童劇團已成為譽滿西安、馳名西北的文藝團體。然而就在此時,樊卻因劇詞「攻擊政府」,被國民黨反動派關進鐘樓地下監牢。經中共地下工作者陳子敬的營救,始得出獄。
建國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樊以主人翁的責任感接連創作了《一斤糧票》《再生鐵》《法網難逃》《呂四娘》《楊柳村》《奶頭山》等反映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和土地改革運動的優秀劇本。
獅吼劇團與梅蘭芳合影(前右為樊粹庭) 獅吼劇團與梅蘭芳合影(前右為樊粹庭) 1955年,他去北京編劇講習班進修後,又編寫了《王佐斷臂》《楊滿堂》《雷振海征北》《水工鄭國》等優秀劇目。《王佐斷臂》一劇,在1956年陝西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會演中,劇本改編、演出、導演均榮獲一等獎。這一時期,他還擔任西安市第一屆各屆人民代表會議代表、政協西安市第二屆委員會常委、中國戲劇家協會陝西分會副主席、西安市文聯副主席等職。
「文化大革命」前夕,傳統戲被迫停演,樊也被斥為「右傾落後」、「單純業務觀點嚴重」,被迫離開劇團賦閒家居。
1966年1月1日,因冠心病發作與世長辭。他創作、編寫的劇本被結成《樊戲集》出版。
2主要作品
代表劇目 1935年至1936年樊粹庭先生為陳素真大師量身打造的劇目有七部《凌雲志》、《義烈風》、《三拂袖》、《柳綠雲》、《霄壤恨》、《滌恥血》、《女貞花》[3]。
樊粹庭、陳素真
1937年至1941年樊粹庭先生為抗戰編寫的八部烈女大戲,由陳素真大師首演《花媚娘》、《殲毒記》、《好妻子》、《為國紓難》、《巾幗俠》、《孟香屏》、《伉儷箭》、《克敵榮歸》。
還有樊粹庭先生為陳素真大師改編的傳統劇目《洛陽橋》又名《梵王宮》、《齒痕記》又名《桃花庵》、《三回頭》、《櫃中緣》、《白蛇傳》。
個人文集
《樊粹庭文集》
歷時7年編纂而成的《樊粹庭文集》(1卷—6卷)共300多萬字,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容納了樊粹庭編創、執導的50部戲劇文本,還輯錄了他40年藝術生涯的自傳、日記、論文、隨筆、劇評、書信等文字,並附有彌足珍貴的圖片資料,全息式地描繪出豫劇趨於成熟的動態軌跡,詮釋了樊粹庭作為「現代豫劇的奠基者和開路先鋒」的時代內涵,填補了早期河南梆子到現代豫劇這一變革進程中戲劇文獻的空白。
3藝術特色
樊粹庭的劇目創作中有一個特點,就是在他這近60部作品中以女性為主的占了絕大多數,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深知豫劇已發展到了「吃包子吃餡兒,聽戲聽旦兒」這樣一個旦行占據舞台中心的地步,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作為一個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識分子痛感封建社會中國婦女的壓迫之深,同時他對婦女在中國社會地位的低下深懷同情之心。正因如此,在他的劇目中,塑造了一系列他理想中的婦女形象,《滌恥血》中的劉芳、《義烈風》中的童玉珊、《女貞花》中的邱麗玉、《克敵榮歸》中的華慧娟、《楊滿堂》中的楊滿堂等許多女性形象。在這些劇目中,他從不單純去表現婦女地位的低下,也從不塑造逆來順受的婦女形象,而是着力表現女性人物的同情心和大智大勇。她們或殺敵雪恥,以身殉國(《滌恥血》中的劉芳),或俠肝義膽,仗義平冤(《義烈風》中的童玉珊),或送夫從軍,義不受辱(《克敵榮歸》中的華慧娟),或心靈美好,捨己救人(《女貞花》中的邱麗玉),或襟懷坦蕩,不輸鬚眉(《楊滿堂》中的楊滿堂)。可以說他作品中的婦女形象是繼承發展了中國戲曲中的民主精華,同時又極具當代新女性特點的人物形象。而他之所以能夠創作出這樣的人物形象,是與他作品中的人民性分不開的,而他這種人民性,就是他總是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去歌頌、去讚美中國人民的勤勞和勇敢,去讚美、去讚頌中國婦女對中國的社會進步和發展所起到的作用。
樊粹庭的作品在創作方法上繼承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特點,通俗易懂,而且在通俗之中見真情。30年代他創作的《義烈風》、《滌恥血》等劇在開封大受歡迎,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唱詞的通俗易懂。他是個知識分子,但從不以難懂的詞句去顯示自己的學問,而是以好聽、好記、易懂為最高原則。如果說20世紀30年代的創作在通俗之中還有些粗俗的話,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到了20世紀40年代後他的創作就完全進入了一個通俗而不粗俗,易懂但有文采的境界。此外,他的創作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極重視情感。可以說他的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以情取勝。他寫戲重情感,但從不濫用情感,對於傳統劇目中的戲串、戲套更是從來不用,因為他認為這些東西沒有個性,不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他劇中人物的情感及其所要求的客觀環境。
4個人成就
樊粹庭
樊粹庭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作為劇作家,他一生共創作劇本37個,改編劇本20個,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大悲劇:《滌恥血》、《三拂袖》、《霄壤恨》、《義烈風》;四大喜劇《洛陽橋》、《凌雲志》、《女貞花》、《柳綠雲》;四大歷史劇《王佐斷臂》、《水工鄭國》、《宋景詩與武訓》、《再生鐵》;四大神話劇《紅珠女》、《劈山救母》、《金山寺》、《雷峰塔》。作為導演藝術家,他是豫劇的第一位專業導演,既是學者型又是專家型,敢於借鑑,勇於創新,追求大俗大雅,文武雙美。「樊戲」的風格,「樊戲」的美,也可以說是「樊戲」豫劇特色,從他所導演的數百部戲中就十分鮮明而又充分地表現了出來。作為戲劇教育家、劇團管理家,也是碩果纍纍,成就卓著。從1934年的開封豫聲劇院,到1941年的西安獅吼兒童劇團,90時代工作室再到解放初期的獅吼劇團新生部,先後辦訓練班八次,培養出優秀人才數百人。尤其是不惜重金聘請高水平的名家執教,這在當時的一般劇團是很難做到的。從樊先生的戲劇思想和一系列的戲劇實踐中,可以明顯地看到他的一個總目標,就是一切為了豫劇改革,他的最有戲曲文化史意義的貢獻就在於對豫劇的改革。正是由於改革,使豫劇由藝人豫劇向文人藝人結合型方面轉換,為豫劇開創出了一種新的文化模式;由於改革,使豫劇結束了只有表演沒有劇本的時代;由於改革,使傳統豫劇向現代豫劇轉換,為豫劇開創了第二傳統;由於改革,使豫劇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地方戲中獅吼而起,獨樹一幟。沒有樊先生的豫劇改革,不知豫劇要落後其他地方戲多少年。總之,樊粹庭、「樊戲」、獅吼劇團,給豫劇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也給河南和陝西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戲曲文化資源,也可以說是一部寶貴的「樊戲學」。
5人物評價
陳素真::「樊先生功績昭著,他是豫劇改革史上的一位大功臣。
常香玉:。」「樊先生在豫劇事業方面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的經驗在當前藝術表演團體的改革當中,也是很值得借鑑的。
崔蘭田:「樊粹庭先生是個進步劇作家、銳意改革的革新家,為我們的戲劇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楊蘭春:「他是豫劇導演的開拓者,是豫劇第一改革家。」
6詞條圖冊 樊粹庭樊粹庭 參考資料: 1. 樊粹庭
大河網-大河報2012-07-11[引用日期2014-09-30] 2. 「現代豫劇之父」樊粹庭學術座談會召開 張德軒出席
河南省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15-10-16] 3. 豫劇「黃金搭檔」 豫劇皇后陳素真、劇作家樊粹庭
開封網2014-03-18[引用日期2015-10-31] 4. 「詞章懸日月,名跡滿江湖」樊粹庭系列之六 初到西安的「黃兩年
大河網-大河報2010-05-11[引用日期2014-09-30] 5. 「詞章懸日月,名跡滿江湖」樊粹庭系列之四 樊、陳合作成
大河網-大河報2010-05-07[引用日期2014-09-30] 詞條標籤: 人物作家河南豫劇作家
視頻
參考來源
- ↑ 樊粹庭[1(1905~1966),原名樊郁。河南遂平人 ],搜狐, wiki.etdays.com/htm...- 2023-1-11
- ↑ 著名豫劇作家、改革家和教育家,被稱為「現代豫劇之父」 ,搜狐 - www.sohu.com/a...- 2020-12-1
- ↑ 西安市委員會常委、西安市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等職務 ,搜狐, www.xasw.gov.cn/inf...- 2022-8-31
- ↑ 因酷愛京劇,在校期間組建國劇(京劇)隊,自任隊長,並粉墨登場 ,www.taomingren.com/b...- 20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