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樓桃斜街是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南部的一條胡同。 樓桃斜街走向傾斜,東南起自大柵欄西街,稍有彎曲,西南到達堂子街。明朝這裡有羊氈作坊,所以在《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記有"楊氈胡同"。"楊"可能是"羊"的諧音,也可能是這個羊氈作坊的掌柜姓楊。清朝乾隆年間已改稱"櫻桃斜街",沿用至今。因為該街中曾有櫻桃樹(這一說法待考),又因為街道走向偏斜,故得名。1965年北京市整頓街巷名稱時,將安仁里併入。

樓桃斜街與附近的鐵樹斜街(原名李鐵拐斜街)、楊梅竹斜街、棕樹斜街(原名王廣福斜街)都是人走出來的。元朝滅金朝後,元朝政府放棄金中都城,在金中都城東北面另建元大都城。金中都城的施仁門(位於今虎坊橋西側)內的丁字街(位於今菜市口附近)是一個繁華市場。新建的元大都城的商業尚沒有發展起來,所以大都城內的百姓很多都到中都城購買所需物品。出大都城麗正門(今正陽門)向西南到丁字街,逐漸被百姓們走出一條從東北向西南的道路,便是這些斜街的來歷。

樓桃斜街內多為居民住宅,街內過去還有貴州會館。街中原有皈子廟,早已無存。民國十七年(1928年),葉春善、王長林、侯喜瑞等人發起成立"北平梨園公益會",會址設在櫻桃斜街。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又改組為"北平梨園公會",會址仍設在櫻桃斜街,推選楊小樓、梅蘭芳、余叔岩、於連泉、王又宸、高慶奎等人為理事。梨園公會是京劇界為救濟生活貧苦的同行而設立。

櫻桃斜街、觀音寺街——北京前門,胡同中的歷史痕跡 堂子街6號,民國商鋪樓「義和坊」「京醬園」。

幾十米長的堂子街西端靠近南新華街,東端是櫻桃斜街和鐵樹斜街的西端交叉口。櫻桃斜街,長579.4米,近鄰鐵樹斜街,西端交匯處為五道廟,東端為護國觀音寺。新鳳霞故居,如今是大雜院。新鳳霞回憶錄中對原本自家的四合院在WenGe中如何被勞動群眾搶占分割做了詳細描述。

如今的人們以富為榮,炫富,誰富誰光榮。但在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前三十年,誰是舊日窮人誰光榮,舊日窮人是新社會的主人;誰是舊日富人,誰夾着尾巴做人,舊日富人是新社會的賤人。富人的財產包括房產被掠奪,富人子女的升學、工作受到嚴重限制,上升通道被切斷。富人此時多數把幾十年祖輩積累的財產包括房產視做禍害,不得不爭先恐後地將房產、店鋪、工廠等資產表面上甘願奉獻給政府,以換得在新社會生存的資格。至WenGe,沉浸在階級鬥爭意識中的廣大勞動群眾,認識到要創造自己的生活空間要靠自己去奪取,紛紛理直氣壯地搶占多房者的住宅。及至文革結束,全社會私人財產完成大轉移、大平均、大均貧,後來的落實政策也只是無法落實的空話,因為侵入原富人住房的廣大勞動群眾已經紮下來不走了。原來一家一戶居住的四合院,變成了大雜院,各家又在大雜院狹隘的縫隙中擴展生活空間,這樣又出現了私搭亂建。很多原住民搬出,老房出租給外地來京謀生者。原本歷史上美好的胡同和四合院,趨於髒亂、破敗、沒落,

目錄

歷史痕跡

櫻桃斜街65號四合院,梨園公會舊址。 梨園公會舊址,門樓戶對上刻着「梨園永固」。 櫻桃斜街73號四合院。

四合院原本都是一家一戶居住,上世紀59年代大多都成為經租房。經租房是自1958年開始被房管局強行代管的一部分私有房屋。WenGe時,房主又被迫上交了房地產所有證。直到現在,除了廣東華僑和部分福建華僑以外,經租房至今沒有歸還。隨着老房主的逐漸離世,和城市大規模拆遷,這些過去的遺留問題將被歲月自然地和諧掉。社會大變革中,人的個體權益往往成了歷史變遷的犧牲品。不尊重個體權益的社會不會成為長治久安的社會。一個集團,為了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持,率領多數民眾掠奪少數民眾的合法權益,只要這個掠奪理論繼續合法,社會就會處在動盪中,人民就不會安居樂業。 櫻桃斜街75號四合院。門板上貼着門神。 今日國家執政者終於認識到,對公民合法財產應予以尊重和保護,這樣,才能避免幾千年循環往復的社會動盪。然而,如今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人們對物質財富的追求不擇手段,毫無舊時社會人們遵守的道德規範約束,執政者政策的實用主義更加放任的了社會道德的淪喪。 櫻桃斜街93號,涇陽會館舊址。 櫻桃斜街東段,武警消防中隊。

大柵欄西街東起煤市街,西至櫻桃斜街和鐵樹斜街東口交匯處,全長323米,平均寬度6米。歷史上,因其西端有座興建於明代的「觀音寺」而得名「觀音寺街」。

櫻桃斜街觀音寺街

護國觀音寺,位於前門附近的觀音寺街西口。由於地處老北京商業繁華的大柵欄旁,觀音寺街名氣不小。可「觀音寺街」名字的來歷,知道的人卻不多。在2008年大柵欄地區胡同改造中,隱藏於私建房後不下60年的「護國觀音寺」大門,終於重見天日。該寺院應該不晚於明朝末年建成,解放後作為民居,裡面部分大殿還能看出痕跡。 櫻桃斜街、觀音寺街——北京前門,胡同中的歷史痕跡 護國觀音寺,在鐵樹斜街和櫻桃斜街的東交叉口,北面(照片中右邊)就是櫻桃斜街上的長宮飯店。觀音寺前的私建房被拆除,一直被擋在後面的寺院露出一角,西北角(右側)是原來的寺廟大門。寺前的私建房拆除後,這裡將建成小街心廣場。

櫻桃斜街、觀音寺街——北京前門,胡同中的歷史痕跡 原隱藏於私建房後不下60年的「護國觀音寺」大門。 櫻桃斜街、觀音寺街——北京前門,胡同中的歷史痕跡 觀音寺街兩旁的民國西洋式建築和商鋪。

百年老字號北京「稻香村」,始建於1895年(清光緒21年),位於前門外觀音寺,南店北開,前店後廠,很有特色,(時稱「稻香村南貨店」),是京城生產經營南味食品的第一家,產品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歡迎。魯迅先生寓居北京的時候經常前往購物,《魯迅日記》中有多次記載。 青雲閣,位於北京前門大柵欄西街33號。這裡是青雲閣的南門樓,北門樓在楊梅竹斜街上。青雲閣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1905年重新翻建,是一座典型的轎子型建築,樓有三層,中庭為跑馬廊。主體不臨街,南北各伸出一個狹長的通道。它是清末民初北京四大商場之首,裡面還有普珍園菜館、玉壺春茶樓等眾多的老字號。 「青雲閣」是晚清三朝元老同治年間副貢,官內閣中書著名書法家何維朴於宣統元年題寫。那時老人已年過古稀,因懷念其年輕時為官的平步青雲,故取青雲兩字,得名「青雲閣」。青雲閣一時名聲大噪,成為了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品茗訪友的雅致場所。 如今風行一時的檯球運動,最早就是由青雲閣引領京城的時尚潮頭。青雲閣內的普珍園菜館、玉壺春茶樓、步雲齋鞋店、富晉書社等眾多的老字號留下了魯迅與周作人、陳百年、劉叔雅、朱逖先、沈士遠、沈尹默、劉半農、錢玄同、馬幼漁等眾多知名學者的足跡。康有為、譚嗣同、梁啓超、梁實秋等眾多歷史名人也經常來此品茗會友、小酌膝談,思文賞樂。

1932年8月,聶耳從上海來到北京求學,住在宣武門外的雲南會館裡。剛到北平的第二天,就到青雲閣聽大鼓看雜耍。 在清末民初年間,不少戲曲名角都在京城各處茶園裡獻藝,青雲閣也不例外,程硯秋、馬連良、梅蘭芳等京劇名角先後在此登台亮相。相聲界前輩、八德之一的焦德海也常來青雲閣演出他的拿手節目。 魯迅先生在京14年經常到青雲閣里的玉壺春茶樓。魯迅先生也常在青雲閣樓下的小百貨店中順便買些日用品,在書鋪買些書。 討袁名將蔡鍔將軍曾在青雲閣的普珍園結識名妓小鳳仙,並多次在普珍園小酌,從而演繹一段名流千古的愛情故事。將軍逝世後小鳳仙因無法忘懷,又來到青雲閣找尋將軍的記憶,並又在此遇到他的丈夫,因為他的丈夫長相很像將軍,之後她便隱姓埋名,過着與世無爭的生活。八十年代在青雲閣原址拍攝的電影《知音》是根據蔡鍔將軍與小鳳仙的愛情故事改編,世人為之感懷。 青雲閣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的轎子樓建築,現已改為青雲閣酒店。

參考來源


參考文獻

1 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樱桃斜街&action=submit

2 櫻桃斜街、觀音寺街——北京前門,胡同中的歷史痕跡官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