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蟋
树蟋 [1]又名竹蛉、邯郸,属直翅目蟋蟀科鸣虫。体纤细修长,外型像琵琶,淡绿色,老旧的成虫颜色逐渐变黄,触角淡褐色细长,复眼红紫色,内侧缘镶黄边,头部较前胸背板淡,近后缘具淡粉红色调,胸背板近矩型,翅肩宽于胸部,翅膀扁、长型末端宽大,淡绿色或半透明如薄纱,雄虫覆翅具交叉的脉纹,后翅狭长,尾毛的长度超过后翅端,各脚细长擅于行走也能跳跃、飞行,雌虫近似雄虫但较肥胖而短,不会鸣叫,产卵瓣平直,长度超过后足腿节。此鸣虫通体浅绿色或黄绿色,体色可随虫龄增长逐渐变黄,头后带有红褐色细纹,口器明显前伸。复翅长而扁平,呈半透明状态,象一层薄薄的翠纱。其后翅发达,略伸出在前翅尾端。有3对细长的足,善行走,后肢强壮,能跳跃,也能飞翔。雌虫比雄虫肥胖而稍短,不能鸣叫,其产卵瓣平直,长度超过后足股节。
目录
简介
雌雄虫体长13~15毫米,外观纤细,头小,翅宽透明,可明显见到后翅,后翅长,超出腹端及前翅。体色翠绿至黄绿色,长得很像琵琶。雌虫身体看起来比较窄,体色较淡,呈淡黄色至黄色。树蛲科的种类颇多,有的身体呈翠绿色,也有身体呈黄绿色、腹部呈深紫色的种类,但尚未有完整的中文命名 。
分布及栖息环境
世界各地皆有不同种类,台湾的树蟋多发现于低海拔地区,主要有树栖及草栖两类。草栖的常在菊科的鬼针草及灌木上活动,树栖的则常在白匏子树上鸣叫 。
外形特征
竹铃是一种树蟋,中小型,体长为15毫米。瘦弱种、体纤细。通体呈嫩绿、淡绿或淡黄色,亦有白色者。头小项长且前狭后宽呈梯形。前翅长而扁平,亦为前窄后宽,端区为圆形,后端宽阔盖过腹部,略似琵琶形。雄前翅具发达发音镜、翅透明有翅脉,薄如轻纱,后翅长,折叠于前翅下如尾状露出。六足纤细,头上有超过体长约25毫米的长须。前足胫节基部膨大,内外侧均有一大卵圆形听器,尾须细长。虫体各部位的具体尺寸如下:体长13.5~15毫米,前胸背板长2~2.5毫米,前翅长11-12毫米,后腿节长7-7.5毫米,雌虫产卵管长6-7毫米。
产地分布
选择与饲养
竹铃有淡绿、深绿、米黄与白色几种,其中绿色为佳,米黄色是深秋衰老的象征,晚秋在野外捉到的多数变黄。浙江见虫在夏,盛期在初秋前后,多碧绿者。个体大足壮雏嫩者,选须、尾、枪等具全直挺者为佳。健壮者善鸣者,一回可叫500多声,才稍停。从捉好虫角度,捉竹铃应在前秋,从保护资源良种看,因竹铃产卵较晚,如果过早捕捉,便影响来年子代繁殖,所以应在晚秋产卵之后,控制数量捕捉,使竹铃得以繁殖。
一般重阳后的虫为黄色。前翅末端边缘弧度小的称尖翅,尖翅虫鸣声略低;边缘弧度大的称圆翅(又称琵琶翅),圆翅虫鸣声较响。后翅伸过前翅与尾须等长的称长飞翅,尾须较短的称短飞翅,前者体健,后者稍差。上海龙华所产的竹铃,复翅宽阔,鸣声特殊,如“咕、咕、咕”,颇似珠颈斑鸠(鹁鸪)的鸣叫,因此名“鹁鸪竹铃”,属上品。安徽屯溪所产的竹铃中,有的在复翅近后端有条纵行略带蓝色的条纹,宽约0.1毫米,称“嵌线竹铃”,为稀有品种,最为名贵。
因其鸣声最美且膀勤爱叫叫声如斗蟋中理想的大翅子叫声,洪亮宽厚圆润,所不同者是间断的单声大翅韵味,更别具风味。饲养竹铃,虫盒大小宜适当,过大,晚秋时不能保温,过小,回旋活动受影响。此虫一般少活动,常静息,欲使其鸣叫可将它放在温暖的暗处。天冷时需将它放在身上衣袋内保温。饲料可用米粥、南瓜、生梨、苹果、荸荠和菱肉。此虫的食量较大,排便较多。若喂米粥及南瓜,便干,不易污染虫盒。如喂苹果及梨,便稀,易污染虫盒。若饲养得当,竹铃可以活过年。干鲜搭配,适当轮换,深秋加些粥状荤食,有助于延长寿命。
另外在北京、南京、湖北、四川等地都能偶尔见到的一种树蟋与台湾树蟋极其相似,很难区分,其名为北方树蟋。北方树蟋,形态、大小及色泽与台湾树蟋极相似,只是后胫节背方内侧有刺4~6个,前胸背板长约为宽的1.5倍,产卵管略向背面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