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兜
欢兜 |
讙兜(huān dōu),一作驩兜、驩头,帝尧的佞臣,鲧的孙子 (一说讙兜为颛顼之子 )。据记载,鲧与妻子士敬生炎融,炎融生讙兜。是丁零人的祖先。
不同记载有多种变体。相传为苗族先民的首领,代表一个有五千多年渊源的古老部族。曾加入过炎黄部落联盟和华夏联盟。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欢兜
别名; 讙兜、驩兜、驩头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公元前22世纪
逝世日期; 公元前22世纪
主要成就; 与共工、三苗、鲧"作乱", 被称四罪
身份; 鲧的孙子;黄帝的直系后裔;上古尧帝时期大臣
所处时期; 上古时期
引言
欢兜,相传自上古时唐尧时人,为尧帝之臣,传说为颛顼之子,黄帝有虞氏后裔,生活在公元前22世纪。因与共工、三苗"作乱",与治水不成的鲧一同被称四罪,被舜流放到崇山。
相关人名 欢兜
讙兜(音欢兜huān dōu),亦作驩兜、驩头,不同记载有多种变体。相传为苗族先民的首领,代表一个有五千多年渊源的古老部族。曾加入过炎黄部落联盟和华夏联盟。据《世本》、《大戴礼记》、《史记》、《山海经》等古籍记载,驩头出于黄帝系。《山海经·神异经》中说:"大荒之中有人,名欢头……欢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欢头"即"欢兜"。《山海经》说驩头是鲧或颛顼的后代,据考驩字读音从鲧字或颛字而来。《庄子·在宥》:"尧于是放讙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 "《山海经·海外南经》:"讙头国" 晋郭璞注:"讙兜,尧臣,有罪,自投南海而死。"《神异经》云:"南方荒中有人焉,人面鸟喙而有翼,两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鱼,为人很恶,不畏风雨禽兽,犯死乃休,名为驩兜也。"正史云:欢兜"比周"、"叛乱",皆为贬抑之辞,有失偏颇。而今湖南大庸、泸溪、花恒等县苗族分布地区还有驩兜墓、欢庙等与驩兜有关的地名和文物。
共工
共工,音工工,皆一声。姜姓,是炎帝的后裔。传说祝融之子,共工是在"三皇五帝"中"颛顼"时代一个比较强大部族的首领,活动在辉县一带。《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国语·鲁语》中说: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原道训》又说他曾与高辛相争。《荀子·议兵》和《山海经·海外北经》、《大荒西经》等又说他曾与禹相攻伐。鉴于有关共工氏部族的传说几乎都与水有关,今人推测此部族大约居处在今豫东古黄河转折地区。从其和颛顼族(音zhuān xū,生活在今河南濮阳一带,代表戎族)、禹夏族(生活在今豫西,晋南一带)争斗来看,此说法大体可信。 徐旭生说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辉县。郭沫若说:共工氏长期活动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这个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
鲧
gǔn ㄨㄣˇ 本是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鱼。古人名,(?~唐尧七十年),姓姬,字熙。黄帝的后代,昌意之孙,姬颛顼之子(也有说同辈),姒文命(大禹)之父。"禹之父曰鲧。"――《史记》。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载:"夏鲧,即鲧,传说为尧舜时代的部落首领,夏禹之父,由四岳推举,奉尧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于羽山。相传他始作城郭。"
何谓三苗 中国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古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有的文献记载三苗"惟作五虐之刑"﹐最早发明了刑罚。三苗有"髽首"的习俗﹐即把麻和头发合编成结。《大荒北经》:"有山名曰禹所积石,有阳山者、顺山者,顺水者出焉。"讲出此积石为禹导九河,黄河顺而流出的积石。又叙"有始州之国,有丹山,此山出丹朱也 …… 有毛民之国,其人面体皆生毛,依姓食黍 …… 帝(舜)念之潜为之国,是指毛民。" 《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有黑水之北,有人……名为苗民。郭濮注:三苗之民。" 《神异经》:"大荒之中有人……名曰苗民。" 《大荒南经》:"赤水出昆仑山。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郭濮注: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一曰三毛国。"
提出注意的是:"苗"的读音古代是读作"毛"音的,今天的西部方言苗族自称"蒙",由此可见:"苗"或"有苗"的称谓,是古代对夷蛮少数民族歧视性的诬称而沿袭成俗。
历史考据
关于欢兜的历史记载散见于一些古籍,史料上关于驩兜(欢兜)的记载相互繁杂,解读不易。驩兜,又作驩头,欢头,浑沌,或说为三苗之君,三毛国之君。据考证共工的后裔成为北狄民族,三苗的后裔成为西戎民族,鲧的后裔成为东夷民族,驩兜的后裔成为百越。
山海经 关于《山海经》三苗之中,《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苗民在西北,则《山海经》的作者在苗民以东以南,很可能在广州、温州之间。《大荒北经》说驩头生苗民,那么在作者心目中驩头的地位更高,作者的居住地似乎离驩头更近,或许是在温州、泉州之间。《山海经》里有秦汉郡名,则定稿者多半是汉初闽越国人。
以下是《山海经》关于欢兜的记载。
《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有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
《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人名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士敬曰炎融,生驩头。驩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有驩头之国。郭濮注:地所宜黑黍,皆禾类也。" 可见欢兜为鲧之孙。
阐释:
《大荒南经》述及炎融之句为"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而《大荒北经》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故炎融-驩头-苗民这三者的关系就建立起来了。厘、黎音近,所以湘北的原始族群即苗民,也就是古苗族。苗字就是田里种的庄稼,因此在上古时代,苗字代表了种水稻的族群-苗民。
炎帝、黄帝氏族同出自有熊与有峤族,非来自西羌。《大荒西经》、《海内经》中记载了一个黄帝的谱系: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海内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乃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西经》)这个谱系具有传奇色彩,具有神谱的性质,但是,它与《大戴礼记·帝系篇》、《史记·五帝本纪》、皇甫谧《帝王世纪》基本相同。颛顼是昌意之子,而南方的楚民族古神话中的宗祖神祝融,重,黎及苖民等成了颛顼的子孙,而重黎也是楚的宗神。关于欢兜的的身份,不妨先以"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来作一番推论。上古之代对偶婚姻,"知其母,不知其父。"那是母系氏族时代。又,男子出嫁,父子不同姓,故"尧、有虞氏","丹朱、有扈氏。"《竹书纪年》载:颛顼的母亲"感星光而生颛顼高阳。"《山海经》"驩头……厘姓。"《三苗考》引证郝懿行:"厘与僖同,黄帝十二系中第九支即驩头。"又:《国语》、《鲁语》:"有虞氏祀黄帝而祖颛顼。" 《史记·五帝本纪》:"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浑沌。贾逵注:帝鸿黄帝,其苗裔驩兜也。" 所以说,驩头是黄帝、颛顼的后裔是没有疑问的。驩头之国,"西北海外,有黑水之北。"古人以昆仑为西王母神仙的居所,为赤水、黄水、洋水、黑水、弱水、青水的发源。故而,《山海经》中的"海"、"海外"及:"驩兜放逐崇山、自投南海",指的就是北昆仑之南的今日青海湖。以驩兜"有翼、食海中鱼"来类推,驩兜氏族的聚居地应当在今天的湟水,即青海湖以东,积石山黄河西北的西宁谷地。
《山海经》"驩头人面鸟喙",那是原始图腾氏族文化的表意。"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驩兜会造船,在青海湖上捕鱼,船有帆,随着风帆船在湖面上疾行。湟水、西宁谷地高寒,庄稼与积石有苗故土种植的红高粱不一样,因气候原因只出"黑黍",(黑高粱或青稞类。)另外,还在谷地草场放牧牛羊,"食肉"。
尚书 《尚书·虞书 尧典第一》帝曰:"畴咨若时登庸?"(谁能接我的班?)放齐曰:"胤子朱启明。"(您的儿子丹朱人很好。)帝曰:"吁!嚣讼可乎?"(啊--,张狂跋扈,行吗?)帝曰:"畴咨若予采?"(谁有办事能力?)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喔!共工刚干了大事。)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嘘,说得漂亮却反着做,表面恭谨,内心看不起人。)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喂,四位老先生,洪水正在为害,围住山,冲上丘,恶浪滔天,下民求帮助,有谁救他们?)佥曰:"于!鲧哉。"(众人:嗯,只有鲧呀!)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嘘,不好!他让好多人死了。)岳曰:"异哉!试可乃已。"(不吧,试一下吧,真的不行,就算了。)帝曰,"往,钦哉!"(那就试吧,治水去吧!)括号内为译文.本段尧帝问治水人选,欢兜推荐共工,帝不允;众人推荐鲧,亦不允,只因他们有过失;四岳强试之。这和下文《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载基本相似。
九载,绩用弗成。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曰:"钦哉!"又问禅位人选,否定共工、鳏,青睐虞舜,并嫁娥皇女英于舜。《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传说舜的时代,生产力最高、战斗力最强,所以自始就表现着对其它部落的优势。他战胜了"共工"、"驩兜"、"三苗"、"鲧"等氏族部落。从而实现了军事优势的统一大治。 《夏书禹贡第一》记载平三苗、定九州的盛况:"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而战败者的耕地被夺取,人口被俘虏作奴隶,或被驱走流放,或成为提供税贡的从属。这时,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国家诞生的前夜。奴隶社会的成型和连年的对东夷、三苗的征战密不可分,大量的奴隶来自战俘和征服区的平民。关于四罪如何起祸,多有避讳,从天下咸服、四者的身份、事件发生时间等判断,应和争夺帝位有关。
《虞书·皋陶谟》
曰若稽古 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敦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皋陶指出,要真正履行先王的德政,必须决策英明,大臣们团结一致。对自己的言行要谨慎,自己的修养要持之以恒……能做到明智和给臣民恩惠,就不会有如讙兜、三苗那样的乱源隐患,也不会有那些花言巧语、察言观色的奸侫之人了。
这是以作为诫言。而"安民则惠,黎民怀之"之黎民在此处具体指什么呢,和上文的"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重黎"有没有联系呢?我们知道后来它演变成平民百姓之意。
孟子 "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孟子·万章》)
对于孟子与万章的这一段对话,有人认为:"'有罪当罚'是一条普遍有效的伦理法则,那么舜对弟象与'四罪'的区别对待就是不道德、不公正的。
史记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载:"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讙兜或驩兜即驩头,共工就是鲧关系暧昧,有说是"鲧堙洪水"与"共工振水"实际上是同一史实在不同文献中的分化。 如果"流共工"和"殛鲧"两相对应,那么"放驩兜"和"迁三苗"两者之间似乎也有所关联。"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荆州有炎融和苗民两支,则驩头可能在江淮之间,是三苗的另一支。所以驩头是长江下游种水稻的族群。
又《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载:"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
在尧的时代,自然灾害大到了对统治机制造成直接威胁的程度,并且那个年代的统治机制尚不完整,还有几位十分有影响力并且有实力的人物,这些人物中不乏黄帝家族血统的人,如鲧、禹、瞽叟、象、舜(这几个人是《尚书》一开始就提到的)等。所以,无论从治水、还是治理氏族的能力看来,丹朱之不能继承帝位就是必然的了。
《史记·五帝本纪》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缙云氏有不才子,贫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又云:"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
帝鸿氏指黄帝,浑沌指欢兜,在发音上有相似之处。有人认为,浑沌、穷奇、梼杌、饕餮分别就是共工、驩兜、三苗、鲧。
文化溯源
关于中华古典文明的起源有很多学说,其中一个四元共同起源学说比较引人注意。用图例表示如下:
东夷 + 南蛮 + 西戎 + 北狄→ 中原
此外还有,蒙文通的“三系说”和徐旭生的“三集团说”。
南蛮文化脉络 旧石器时代使用"百色石斧"智慧的南方直立人(80-70万年前)--巫山地区"道"、"长生天"、"萨姆"(14万年前)--旧石器遗址道县玉蟾岩(1.4万年-2.1万年)、临澧县官亭乡竹马村(1.8万年)--长江以南各大史前稻作遗址(1万年前)--彭头山文化(9600-8200)--贾湖文化(9000年前-7700年前,中原的直系祖先)、城背溪遗址(8500-7000)、高庙文化(7800-5300)、河姆渡(7000-6000,东夷的直系祖先)--汤家岗遗址(7000-6000,白陶的故乡)、城头山城址(中国最古老的城市遗址,标致着文明的出现,6500-4000)、大溪文化(6400-5300)。大约此时,北狄的祖先(长生天、火、母系崇拜迁徙至北方大漠草原)--凌家滩遗址(5600-5300,淮夷的直系)、薛家岗文化(5500-4800,山越的直系)、屈家岭文化(5000-4000)、石家河文化(4600-4000)、宝墩文化(距今4800年-4000年前,四川三星堆的直系)。大约此时,西戎的祖先(古羌藏)之"窜三苗"被荆蛮(水稻民族)流放至中国西部;而"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荆州有炎融和苗民两支,则驩头可能在江淮之间,是三苗的另一支。--之后进入荆蛮(水稻民族)北伐时代、青铜时代(4000年左右),--三星堆、湖南、江西三大青铜区、中原商青铜区(4000-3000) --楚文化的形成(3000-2000年)--汉文化的形成(2000-至今)
中国进入铜石并用时代以后,在青、徐二州的大汶口文化(6300-4500,属于东夷文化分支)崛兴的同时,荆州的大溪文化也兴盛起来。大溪文化分为南北二支,其北支称为关庙山类型,主要分布在鄂西的长江及其支流沮水、漳水两岸;其南支称为汤家岗类型,主要分布在湘北的洞庭湖沿岸,以澧水流域最密集。 1996年,澧县城头山发现了世界上目前年代最早的古稻田,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古代城址,时当公元前4500年左右。戎族打败伏羲族的濮阳大战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湖北境内的汉水流域及河南境内的淅水沿岸,均零散地分布着一些半坡和庙底沟两类型居民的移民点"(《中国通史》,白寿彝),据此推测戎族在濮阳之战后沿着汉水、淅水追击神农族,将其逼出豫州;神农族不得已而大批南下,和湘北的原始族群相互斗争,汲收他们种植水稻的技术,形成大溪文化的北支。湘北的原始族群曾筑城抵抗,又因受到神农族文化的冲击而形成大溪文化的南支。岭内地区在原始时代,土著族已与北方徙来的越人、炎黄裔支、太昊及少昊裔支、戎羌裔支、盘古氏裔支等错居、融合,形成了古越、蛮、苗、瑶、黎等族。
另外,有学者指出,黄帝集团在较早的时期有一支发展到长江中游的宜昌地区,与西陵峡一带的土著通婚,衍生出“昌意族”,并从考古学上予以证明,即“仰韶文化南下对大溪文化中心区的影响,也许就有着黄帝与嫘祖传说的历史背景”。长江以北地区,无论大溪文化,还是油子岭文化都明显可见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影响因素,而且呈由北向南逐渐减弱之势,至江南则基本不见其踪迹了。
长江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时期大致出现了“一统”的局面,相对稳定一段时间后进入石家河文化时期,此时整个长江中游的文化面貌有较大的变化。“后石家河文化”与石家河文化之间已经发生文化断裂现象,似乎说明了尧舜禹时期中原对“三苗”的征伐。
而《史记·楚世家》里说:"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帝喾高辛即帝舜,由此可知重黎与帝舜生活在同一时代。《国语·楚语下》言:"古者民、神不杂……及……民、神杂糅……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这里颛顼不过是帝舜的讹变,绝天地之通不过是神话而已,南正和火正也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有意义的是,重和黎一分为二了。我们注意到,沮-柱,漳-重,澧-黎,都是近音字的组合,于是作出推断,所谓重黎实际上是大溪文化南北两支的合称。
《山海经·大荒东经》里讲"帝俊生中容",我们又有了近音字组合:柱-祝,重-中,融-容,因而所谓祝融是指神农族名为融的人。《大荒南经》又提及炎融,为祝融之异名,祝既然能替换为炎,而炎与融意近,则此人本名必为融。
欢兜与三苗 尧舜时,今湖南洞庭湖与江西郡阳湖一带就有三苗,亦称苗蛮。尧舜征苗蛮,将叛乱的部分迁往三危(今甘肃敦煌),部分留居,部分则迁人岭南地区。蛮人分布于江南地区,系当地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后裔,后来加入了黄河流域迁来的氏族。"蛮人是中国古代活动于黄河流域的一个古老部落群体,后来被羌戎、东夷联盟集团所击败而逐渐南迁于长江中下游,还远迁至珠江流域和印度支那半岛,因此被称为南蛮。"
解读古三苗,则完全是一部记载今天西部方言苗族起源与迁徒的史实。西北积石的"有苗民"与"东方九黎"是今日苗族完全不同的源出,苗族以其芦笙文化为共源,以祀祖宗的巫风巫俗为其宗教,三大方言的融汇是其后二千多年形成的。有苗氏离开三危之地,向南迁徒于汉水流域,时间不会超过五十年,便被夏禹施行战争重创而继续向南迁徒。而《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地图》(一九五六·沈阳师范学院)关于公元前21-前16世纪夏代各氏族活动的区域地图上,有苗氏的活动区域被标定在汉水流域。这基本上是"分北三苗"、"五流三居"后有苗氏向南迁徙后的概况。
欢兜既为黄帝之裔,又为何为"三苗之君"?更何以率"有苗之民叛入南海"?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说:"尧的帝位不能传给丹朱……也不是丹朱是十恶不肖的儿子,事实上是氏族评议会不能再举丹朱。而丹朱也嫁到别的族去作女婿去了。"尧战丹水,依靠驩兜部落(欢兜是尧的司徒,也是十二佐臣之一);封子丹水,丹朱嫁给了驩兜有扈氏做了女婿。
丹朱对于父亲尧并没有继承的权利。所以,在华夏联盟议事大会上,"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爆发了异常激烈的斗争。
古史传说:"尧舜传贤"并不可信。 《路史·发挥》引《纪年》:"尧末德衰,为舜所囚。" 《汲冢竹书》"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 《竹书纪年》:"舜囚尧,复偃丹朱,使不与父相见。"
《山海经》"……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这里的"帝",便是篡位后的"舜",他对尧之子丹朱的一举一动非常不放心,此时丹朱已经是驩兜有扈氏的女婿,舜总以为"三苗之国"隐藏着反对他的阴谋,便称苗民为"潜为之国"。
鉴于各个氏族部落首领间的利益冲突,驩头以武力作后盾,在华夏联盟议事会上坚决反对"舜篡尧位"的合法化。对立矛盾交炽的结果是双方付之以武力。《荀子·议兵》上说"尧伐驩兜",其实不是不足信,而是舜"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手段。 战争似乎相当惨烈,死伤很大,积石有苗氏族部落利用了使自己可能重获自由的机会,积极地投入了驩头与舜的军事行动。战争失利,积石山被舜的军队占领,驩头率有苗之人渡过黄河,"叛入南海",向着青海湖方向败退,直至战争完全失败。
舜惩办失败者,将驩头"放逐崇山","驩头自投南海而死。"《山海经·海外南经》"郭濮注:驩头尧臣,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以其子居南海而祀之。"舜所谓的"怜之",并不是真的怜悯宽恕,实际上将驩头家族全部流放到了荒凉的青海湖。
同时,这位传说以贤明而一统天下的帝君,舜并没有打算放过曾助驩 头"反叛"的有苗之民,于是采取了中国古代社会极其罕见、残忍的非常手段,将一个庞大的氏族部落整体流放--"窜三苗于三危。" 其它记载《孟子·万章》:"杀三苗于三危。" 《地道经》:"陇西郡首阳有三危,三苗所处。"又云:"鸟鼠同穴西有三危山,三苗所处是也。"今天的陇南地尚存伏羲庙遗址。 《河图括地象》:"三危山在鸟鼠之西南,与汶山相接……黑水出其南。" 《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及舜流四凶,徙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 《通典》:"沙洲昔舜流三苗于三危即其地也,其后子孙为羌戎,代有其地。"
《诗地理考》:"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叠:叠山;宕:今宕昌。皆高山穷谷之地。
像古代犹太人被流放于巴比仑,有苗氏在夏兵的驱赶下离开了积石山祖先的故土,离开平原,渡过汹涌的洮河,被流放去了三危的丛山峻岭,开始了四千年苦难的迁徙历程。
禹攻三苗 "禹攻三苗而东夷之兵不起。"这表明禹征东夷其后,为免除心腹之患,以"苗顽弗其工",不尊王,不纳贡为由,大集诸侯,宣布对有苗氏的战争。 这应当是在舜死后发生的战事。华夏母系氏族联合军务酋长是全场选举而充任,为两头军务酋长制。如尧、舜两头。尧死,选举禹充任,又为舜、禹;舜死,又推选益补充,又成禹、益两头。故而,对三苗的战争初期失利,"三旬苗民逆命",禹重新班师振旅,"益赞于禹",表示了对战争的支持。 对有苗氏的战争非常残酷。
后证
《古本竹书纪年》:"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夜不出。"
西部方言苗族的丧葬仪式有《指路芦笙》,要引导亡灵回归祖先故土。"他要带上一只管时辰的公鸡,背上驽,拿着宝剑、虎伞、穿上火麻鞋、圆底花鞋……他要过清水河、浑水河;过水溏、血溏、要爬雪山……"。1991年,贵州省民委组织了川黔滇方言民族文化考察,在云南文山州、红河州收集到了一首《指路歌》:"你要去见祖宗,从老家(指南方)往前走,不走日出的地方,也不走日落的地方,只能往前走,前面又有一座积雪的大山,你必须踏着雪翻过去。下面是平原,你的祖宗就在那里。"模糊而条理清晰的地理座标,提供了西部方言苗族从北向南迁徙的信息。歌中大雪山,应当是古三危以南4811米的叠山,终年积雪。
"我们苗家的天完了!我们不愿跟夏人当奴隶!"黔北苗族史诗《流离迁徙芦笙》这样吟唱:"那些夏鬼,抢光了我们苗家的财物,烧我们苗家的房屋,血跟沟流,血跟路流。我们苗家没有住处,我们苗家没有立足之地。有个首领这样吟咏:别人有家,我们有苗氏没有家,我们象铁鹞子和燕子去游荡天涯。……各个村寨扭成一路,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去","手拉着手我们去渡河,手牵着手我们翻山越岭。"
舜流放三苗,"以易其俗",强迫苗民改变服饰、芦笙、语言等苗文化,但遭到了苗民的抵制。这方面的史实,也在黔北《芦笙史诗》中反映出来。 "我们讲苗话,夏人要咒;我们吹芦笙夏人要骂;我们穿麻布衣服夏人要乱叨;苗家穿裙子夏人也要乱造。我们苗家伸不起腰,我们苗家抬不起头啊。" 抛开历史情绪而言,史诗反映出征服之路倚仗的的是武力,德化则在此之后。
后记
后人诗文 《战国策》:"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欢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
道光《永定县志》载:"古欢兜冢,在县西南崇山绝顶,有巨垄,土人皆以见为不祥。"又载:"崇山中曾出土一青铜鼎,历数千年,古色斑驳。"
《直隶澧州志》载:"崇山,峙县西南,上与天门相连。山势嵯峨,顶有村落,其地平旷,可容千人。有八峰,最上巨垄,人传欢兜冢。"
当地县志记载,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曾游崇山,并赋诗一首,即《赧王墓》,诗云:"蛮烟荒雨自千秋,夜邃空余鸟雀愁。周赧不辞亡国恨,却怜孤墓近欢兜。"
《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
唐人·沈佺期
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鬼门应苦夜,瘴浦不宜秋。
岁贷胸穿老,朝飞鼻饮头。死生离骨肉,荣辱间朋游。
弃置一身在,平生万事休。鹰鹯遭误逐,豺虎怯真投。
忆昨京华子,伤今边地囚。愿陪鹦鹉乐,希并鹧鸪留。
日月渝乡思,烟花换客愁。幸逢苏伯玉,回借水亭幽。
山柏张青盖,江蕉卷绿油。乘闲无火宅,因放有渔舟。
适越心当是,居夷迹可求。古来尧禅舜,何必罪驩兜?
注:赧王,即周赧王(?-前256)亦称王赧,姬姓,名延,为周慎靓王之子。东周的第25位国君,也是周朝的最后一任上国王。公元前314-前256年在位,共在位59年,是两周在位最长的君主。公元前256年,秦攻周,赧王惧而献地,后葬于牵水北岸(今陕西省陇县),一说葬于岳阳(今湖南省岳阳县)。
地名简介 崇山 属武陵山脉,在张家界市西南20公里处,海拔1164.7米,主峰面积3平方公里。其山顶今存欢兜墓、欢兜屋场、欢兜庙等古遗迹,民间亦颇多关于欢兜在崇山征战的传说。《大清一统志》载:"崇山绝顶有巨垄,传为欢兜冢"。据《辞源》载:"崇山在湖南大庸县西南,与天门山相连。相传舜流放欢兜于崇山,即此。" 关于欢兜其人,《左传》认为是帝鸿氏黄帝之子。《史记》曰:"昔帝鸿氏有不才子";《山海经·大荒北经》:"颛顼生欢头(即欢兜之别名),欢头生苗民";颛顼属伏羲女娲之女。故海内外许多苗族后裔将崇山视为始祖山而寻根问宗。
当地的史料和传说称,在崇山绝顶上有欢兜冢,在崇山脚下有赧王墓(崇山附近有一座老娃山)。关于崇山在何处,史家有四说。今以史书典籍、古代诗文、民间传说考之,余三说不足为信,唯大庸崇山说证据最为充足。当今史家提出中华古文明是由四个集团共同创造的学说(也有提三或其他数字的),其中长江中下游的苗蛮集团,就是以欢兜、祝融为首的,因而崇山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注意。
大庸
张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就有先民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商周时期地属荆楚,春秋战国为楚之黔中。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郡县,张家界一带属黔中郡慈姑县,县治在慈利县官塔坪。三国吴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 年),嵩梁山被更名为天门山,(武陵郡划出一半)于大庸设置天门郡,至两普、南北朝,均属天门郡溇中、临澧县。1369年明朝设置大庸卫,因居庸水之阳,故名。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永定县。1914年设大庸县。
1949年解放后至1988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大庸、桑植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所管辖,其中1985年5月,撤销大庸县,设立大庸市(县级)。1988年5月,组建省辖地级市大庸市。1994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将地级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因境内有举世闻名的张家界自然保护区而得名。
张家界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脉腹地。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和杨家界风景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于1992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武陵山脉地处新华夏构造带之隆起,属云贵高原云雾山的东延部分,为乌江、澧水两河和沅江的分水岭。山系呈北东向延伸,弧顶突向北西,自北向南分为3支:北支分布于湘、川、鄂边境的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龙山、东山峰、壶瓶山;中支沿澧水干流北侧,有天星山、红星山、朝天山、张家界、白云山等;南支从贵州省境延伸过来,进入湖南省有腊尔山、羊峰山、崇山、天门山、大龙山、六台山等,为武陵山脉的主脉,是澧水与沅水的分水岭。而上述三支山脉均消失于洞庭湖平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