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天喜地大寨游(劉德功)
作品欣賞
歡天喜地大寨游
大寨曾是全國農業戰線的一面紅旗,上世紀六十年代毛澤東發出「農業學大寨」的偉大號召,周恩來三次去大寨,一時間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到過大寨,全國各地人民先後去大寨參觀學習約960多萬人,134個國家和地區25478名外賓到訪過大寨。
我先後去過三次大寨,第一次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作為爾林兔公社學大寨的先進隊之一,以木獨兔大隊代表參加縣上組織的參觀團成員,乘坐帆布蓬大卡車跑土路往返4天,加上到縣城往返兩天共用6天去了一回。
第二次是世紀之交的兩千年,縣政協組織的調研組去西柏坡學習繞路去了大寨。最近是以神木市老年大學書畫學會黨支部牽頭自費組織老頑童們20多人遊了一回大寨。
我們在大轎車上,每人要唱一曲歌,或吟一首詩句,講一段故事,說一則笑話。行在高速公路上,老夥伴們都感覺到心情特舒暢。
上了虎頭山,在導遊和講解員的引領下,看了周恩來紀念碑,陳永貴陵園、郭沫若題詞、大寨展覽館。在講解員講解時,我情不自禁地唱開了,大家也跟着唱,歌詞還主要是講解員續全:「一道清河水,一座虎頭山,大寨那個就在山下邊,七溝八里一面坡,層層梯田平展展,牛羊胖呼呼,新房齊嶄嶄,炕上花被窩,洞裡糧冒尖,銀光滿屋喜氣多,社員夢裡也笑聲甜……」講解員跟着大家唱完後,接着講:「那是過去的輝煌,現在在黨支部書記李鳳蓮的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艱苦奮鬥。農業到了戶,工業起了步,三產上了路,如今大寨已形成了煤炭、化工、建材、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八大支柱產業,今年經濟總收入預計將達3億元。農業是大寨的立足之本,478畝基本農田實現統一機械耕種,統一水利灌溉,統一購買種子、肥料,統一提供科技服務。而且不僅局限於大寨村,還覆蓋了毗鄰的武家坪、留莊、高家嶺、金石坡等村,園區面積由1.8平方公里擴展到20平方公里,建成了省級森林公園,帶動了農村旅遊業及相關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近10年虎頭山接待遊客200多萬人次,收入2500多萬元,成為大寨新的亮點。」
講解員在我們快參觀完展館後繼續說:「當年的鐵姑娘隊長郭鳳蓮在調離大寨10年後,於1991年底帶着黨和政府的委託及鄉親們的期盼重返這塊曾經為之流血流汗的熱土,率領村民高舉改革開放大旗,實現了建設新大寨的二次騰飛。現今的一個大寨,就等於當年鼎盛時期的440個大寨,又重新回到先進行列。郭鳳蓮現任全國人大常委、山西省婦聯巡視員、大寨村黨總支書記經濟開發總公司總經理。兩次獲山西省特級勞模、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當代十大傑出農民、全國勞模、全國優秀女企業家、山西省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在大寨展覽館中我們看到:大寨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教育基地、全國農業旅遊示範基地。
大寨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沒過時,特別是在當前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戰鬥中仍應發揚大寨精神。
我們帶隊的黨支部書記魏建虎和隨車導遊與我們商量順道或繞路遊覽了大魏樹、平遙古城、綿山、王家大院等景點後結束了山西旅遊,不虛此行![1]
作者簡介
劉德功,男,神木市爾林兔人,筆名麒麟,共產黨員,大專文化,曾任鄉鎮財政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