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絨鴨
歐絨鴨 |
---|
科學分類 |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雁形目 Anseriformes 科: 雁鴨科 Anatidae 屬: 絨鴨屬 Somateria 種: 歐絨鴨 S. mollissima |
歐絨鴨(學名:somateria mollissima,英語:common eider)是一種體型較大(50~71公分(20~28英寸))的秋沙鴨。鴨科中一種體大膘肥,絨乎乎的鳥類。春季,雄絨鴨身披黑白分明的羽衣,雌絨鴨身體的大部分則呈褐色。在所有的絨鴨當中,歐絨鴨是最大的,主要棲息於海上[1] 。
目錄
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歐絨鴨身長50-170mm,翼展80-108mm,體重1200-2800g,壽命18年。歐絨鴨共有6個亞種,主要區別在於嘴的長度和顏色,雄體色型各異,頭上均有獨特的綠色色調。
圖片來自RikenMon的野生動物 |
分布於阿拉斯加、西伯利亞東北部、加拿大西北部的屬於太平洋絨鴨,可從其體大、喙的形狀以及雄性喉部的「V」形標誌三個特徵與其他種類加以區分。 雄體的上體主要為白色,頭頂、腹和尾黑色。體大而圓,喙有隆起。春季,雄絨鴨身披黑白分明的羽衣。雌雄外形不同,雌絨鴨身體的大部分則呈褐色雌鴨有些像麻鴨。幼年絨鴨雌雄差別不大。
棲息環境
繁殖期主要棲息於森林和森林附近的江河、湖泊和河口地區及開闊的高原地區水域。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大的內陸湖泊、江河、水庫、池塘、河口等淡水水域,偶爾到海灣、河口及沿海潮間地帶。
生活習性
歐絨鴨是最大的海鴨,有些有遷移行為。像其他絨鴨一樣,該種原產於極北地區。繁殖於結冰的海岸,南到荷蘭和聖羅倫斯海灣;在南至法國、新英格蘭和阿留申群島的海域越冬。
一年四季,歐絨鴨均以無脊椎動物,如軟體動物,蠕蟲,甲殼動物等為食。它從海底獲取大部分食物,所以喜歡在大陸邊緣的淺水區游來游去。
雄鴨喜歡發出鴿子般的咕咕聲或kor-er-korkorr-kor聲,有時發出呻吟聲。雌性發出鵝鴨般的聲音。冬天則沉默不叫。
繁殖方式
每年晚夏季節,北極地區的島嶼四周被水環繞着,此時,歐絨鴨便開始在島嶼上築巢繁殖,巢通常建於浮木或一叢海草下面,用以避風。雌鴨用大量枝、葉、青草、海藻等築巢底,將絨毛排列在巢中作內襯。巢穴選在岩石或草木隱蔽的地方。白天在潮汐下覓食,潛水10-18m深度,使用翅膀在水下划水,用翅膀直線飛出水面。能嚼碎貝殼的硬殼及其砂囊。雌絨鴨每窩產蛋1-10枚(平均5個),蛋殼的顏色有淺橄欖油色、帶褐色橄欖油色和灰橄欖油色等,卵長7.6cm。令人驚奇的是:歐絨鴨的巢區十分靠近一種海鷗的巢,而這種海鷗並不好相處,是絨鴨卵和幼雛的捕獵者,歐絨鴨喜歡與這種海鷗做正是藉助這種海鷗的力量,將其更強大的敵人如賊鷗、北極狐等趕走,使這種海鷗在保護自身巢區的同時,也使歐絨鴨免遭侵害。
一夫一妻制,由雌鴨孵育21-28天。這期間,雌絨鴨極少離開自己的巢區,一心一意撲在繁殖後代上。孵化後幼雛由雌鴨帶領,一起來到海邊,一邊嬉戲,一邊不停地潛入水中撈取食物。在通常情況下,幾個家庭的小絨鴨會聯合起來,過着集體生活,就像是幼兒園似的。56天後開始能飛行,到九月份,它們便能展翅飛翔,於是開始西行,遷入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海灣去越冬。
種群現狀
在冰島,絨鴨受到嚴格保護。受傷害的因素有易受油污傷害,為了貴重的鴨絨人們追捕雌鴨,以及在北極圈的濫捕。
這種鴨是鴨絨的來源(雌鳥離巢時拔下胸部絨羽墊巢蓋卵)。鴨絨可作外套、枕頭、被褥、睡袋和衣服的充填物,柔軟又隔熱,雌性柔軟的鴨絨最有名。人們學會了比殺死絨鴨取絨更好的辦法,在年輕絨鴨離開巢穴時連續出擊35-40隻巢穴迅速取絨,每35-40個巢可收集到1磅絨羽,而不影響其繁殖周期。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視頻
地球脈動:冰雪原野上,只有歐絨鴨堅守在這裡,直面寒冷
冰凍星球:多虧了燕鷗的幫忙,歐絨鴨才免遭北極熊的捕食
參考資料
- ↑ 歐絨鴨的名稱種類、外形特徵、地理分布、外形特徵、生長繁殖、防衛技術、生活習性、其它、參考資料,百問中文,2017-02-11
- ↑ The World's Fastest Birds.
外部連結
- RikenMon的野生動物| 歐絨鴨(Somateria mollissima)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omateria mollissima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5.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