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原圖鏈接[ 來自 360 的圖片]

止(拼音:zhǐ)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模擬人足,本義是足,引申指腳趾,這些意思後來寫作"趾"。足在人體的最下面,故又引申指地基,字後作"址(址)"。通過腳可以去任何地方,故引申為至、臨義,由至、臨引申為停止、靜止義,進一步引申為停留、逗留義。由停留引申為居住、處所義。由停止義引申為禁止、去除義。由本義亦可引申指人的舉止、容止。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止

拼音; zhǐ

注音字母; ㄓˇ

平水韻; 上聲四紙

部首; 止

筆畫數; 4+0

統一碼; 6B62

GBK; D6B9

鄭碼; II

五筆; HHHG

造字法; 象形字

結構; 獨體字,獨體結構

字級; 一級(0109)

文字溯源

甲骨文中"止"作圖1、2,在象形程度比早期甲骨文和一般金文都高的用作族名的金文中,"止"作圖A,顯然這是人的腳。徐灝在《說文解字注箋》中說,金文中"手"只列三指,象手掌之形,"止"也同樣,只列三指,象足趾之形。"止"在甲骨文和一般金文中"只列三指",不像在族名金文中描摹逼真,所以不太容易直接看出"足"的意思。西周金文(圖3)對照甲文字形,大同小異,只是腳跟邊緣的線向右延伸,稍失其形。戰國文字(圖4)不離甲、金文之形。篆文(圖5)顯承於金文。隸書二例,一例全據篆文為形(圖10);一例大腳趾變為橫線,自失其形(圖7、8、10),而楷書之止,即沿自後者。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

"止"的本義是"腳",腳是用來走路的重要器官。走路自然要達到某一目的地,所以"止"便引申出"至、到"的意思,到達目的地之後自然不再走了,所以"止"又有了"停止"的意思。"止"字也是重要的意符,古文字中的"止"構件往往預示着動作、行動,如:步、走、武、正等。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依據小篆的字形,把"止"的本義解釋為"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許慎認為,因"止"的字形"象草木出有址",所以才有"足"的意思。徐灝《說文解字注箋》:"許以為象草木出有址,殆非也"。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二】【止部】諸市切(zhǐ)

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凡止之屬皆從止。

說文解字注

下基也。

段注:與丌同部同義。

象艸木出有址。

段注:止象艸木生有址。屮象艸木初生形,᳿象艸過屮枝莖益大,出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

故㠯止為足。

段注:此引伸假借之法。凡以韋為皮韋,以朋為朋黨,以來為行來之來,以西為東西之西,以子為人之偁皆是也,以止為人足之偁與以子為人之偁正同。許書無趾字,止即趾也。《詩》麟之止;《易》賁其止,壯於前止;《士昏禮》北止。注曰:止,足也。古文止為趾。許同鄭從今文,故不錄趾字。如從今文名,不錄古文銘也。或疑銘趾當為今文,名止當為古文。周尚文,自有委曲煩重之字不合於倉頡者。故名止者,古文也。銘趾者,後出之古文也。古文禮今文禮者,猶言古本今本也。古本出於周,從後出之古文。今本行於漢,轉從冣初之古文。猶隸楷之體,時或有舍小篆用古籀體者也。諸市切,一部。

廣韻

諸市切,上止章 ‖止聲之部(zhǐ)

止,停也。足也。禮也。息也。待也。留也。諸市切。十。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止部】 止·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0

《唐韻》《集韻》《韻會》並諸市切,音芷。《說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徐曰:初生根干也。

又《廣韻》:停也,足也。《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又靜也。《禮·玉藻》:口容止。注:不妄動也。《莊子·德充符》: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

又已也,息也。《論語》:止吾止也。《史記·酷吏傳》:寇盜不為衰止。

又居也。《詩·大雅》:乃慰乃止。又《商頌》: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又心之所安為止。《書·益稷》:安汝止。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大學》雲: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

又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

又留也。《論語》:止子路宿。《孟子》:可以止而止。

又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又凡戰而被獲曰止。《左傳·隱十一年》:公與鄭人戰於狐壤,止焉。杜注:內諱獲,故言止。又《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

又容止。《詩·墉風》:人而無止。箋:止,容止。無止則無禮節也。《孝經·聖治章》:容止可觀。

又舉止。《齊書·張欣泰傳》: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

又俗謂德行曰行止。《外史檮杌》:鄭奕敎子《文選》,其兄曰:莫學沈、謝嘲風弄月,污人行止。

又樂器。《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注:止者,其椎名也。《書·益稷》:合止柷敔。鄭注:柷,狀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又鳥集亦曰止。《詩·小雅》:載飛載止。

又三止,三禮也。班固《幽通賦》: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乎三止。注: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

又語辭。《詩·周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又首止,衛地名。在陳留襄邑。《春秋·僖五年》:齊侯會王世子於首止。

又與趾同。《儀禮·士昏禮》:皆有枕北止。鄭注:止,足也。古文止作趾。《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豚止。郭注:止,足也。《前漢·郊祀歌》:獲白麟,爰五止。師古注:止,足也。時白麟足有五蹄。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首筆豎在豎中線。第二筆短橫在橫中線上側。末筆橫長而平。

書法欣賞

音韻匯集

中上古音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高本漢系統;ȶ i̯əɡ

王力系統;之 ȶǐə

董同龢系統;之 ȶjəɡ

周法高系統;之 tjiəɣ

李方桂系統;之 tjəgx

西漢;之

東漢;之

魏 ;之jəї

普; 之jəї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之jəї

北魏後期北齊 之;jəї

齊梁陳北周隋 脂之;je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tɕ i

擬音/王力系統;tɕ ǐə

擬音/董同龢系統;tɕ i

擬音/周法高系統;tɕ i

擬音/李方桂系統;tś ï

擬音/陳新雄系統;tɕ ǐə[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