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
名词解释
使心归之于正以践行日用伦常之道。出自《礼记·大学》,与格物、致知、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称“八条目”,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心”以“诚意”为前提。在真诚践行日用伦常之道的过程中,人心不可避免地会因愤怒、恐惧、欢乐、忧患等情感而有所偏邪。因此需要时常修正自己的心意,使之不受干扰,始终保持对实现日用伦常之道的追求。
引例1
意既诚了,而其心或有所偏倚,则不得其正,故方可做那正心底工夫。 (《朱子语类》卷十六) (“诚意”已经做到了,而心意或许有所偏颇,就不能做到端正,因此正可做“正心”方面的锻炼。)
引例2
著(zhuó)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 (《传习录》卷中) (切实地发挥良知而没有一丝妄测、武断、固执、自我之心,这便是“正心”。)
参考文献
- ↑ 中国人中国字|看中国人专属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
- ↑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汉字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机,搜狐,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