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英
人物經歷
1956年5月,武俊英出生在山西省新絳縣三泉鎮三泉村。自幼受喜愛戲曲的母親影響,從小就愛唱愛跳,上學後便成了學校文藝宣傳隊隊員。
12歲那年,她從幾百個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考上了新絳縣蒲劇團,師從一代名伶「筱蘭香」(田郁文),學習傳統蒲劇的唱法和表演形式。那時,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唱出個樣子來,於是便在蒲劇團里和許多演員一樣,開始了苦練唱功和基本功。早上,登上山頭或到田野練唱功,晚上邊唱邊聽找差距。由於刻苦學藝,非常紮實的基本功,在演出時成功扮演了《紅燈記》中的小鐵梅,《杜鵑山》中的柯湘等,為她以後的從藝之路奠定了基礎。
1986年被調到運城市蒲劇團。
武俊英師從著名蒲劇大師田郁文,完整繼承了其代表劇目《藏舟》、《送女》的精彩表演和唱腔藝術,並有所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俊英腔」被廣大觀眾和戲迷喜愛,風靡劇壇,廣為傳唱,成為蒲劇唱腔藝術中一個重要流派,此外,她還積極開展帶徒傳藝活動,同時現已培養出的徒弟中突出的有賈菊蘭、王苗苗、段虹、李紅麗,被譽為武派「四大名旦」。
童年的夢想
1956年榴花五月,一個明媚的日子,在山清水秀、風光綺麗的江南福建泉州的一座醫院裡,小俊英呱呱墮地。五個月後,母親帶着她回到了家鄉——新絳縣三泉村。
從此,俊英便在歷史文化名城古絳州的文化薰陶下成長,在母親的哺育、呵護下長大。母親性格開朗,愛歌善舞,曾為新中國的誕生打過腰鼓,扭過秧歌;曾為土改的勝利唱過眉戶,扮過角色
外公也是個蒲劇迷,常常背着俊英步行十里、二十里去看戲。在這充滿戲劇氛圍的家庭影響下,使俊英從小就中了唱戲的魔,着了唱戲的迷。她經常同小夥伴把紅紙舔濕塗紅臉蛋,用鍋底黑描眉,仿照着戲台上的小旦咿咿呀呀地又唱又舞。學校老師看她是棵唱戲的苗,吸收她加入了文藝宣傳隊,並讓她在《紅燈記》里扮演李鐵梅。這可把小俊英喜壞了,樂瘋了。她纏着媽媽讓照着年畫上劉長瑜的扮相化妝打扮。演完戲,還捨不得洗掉,竟帶着滿臉的油彩入睡,去做甜甜的戲劇夢。
考取蒲劇團
13歲那年,在幾百個競爭對手中,俊英考上了新絳縣蒲劇團。欣喜的她,為了能順利報到,起了大早,給曾反對她從藝的外公在枕頭前留了一紙條:「外公,我愛你,但我更愛唱戲,我去了。」她接過娘給的一個包袱,一溜小跑出了院子。從此,俊英開始了她的藝術生涯。
拜師筱蘭香
那時,家裡光景緊巴,娘每天起早摸黑地幹活,賣蔥、賣白菜,掙點零碎錢來供她學藝。俊英念念不忘,絕不能辜負娘的希望呀!
1969年,正是批判「封資修」的時候,團里的老藝人田郁文,藝名「筱蘭香」,在蒲劇界很有名望,可眼下被打成「牛鬼蛇神」靠邊站了,人們都說她進了「牛棚」。俊英剛到劇團,一心想着唱戲,卻不管這些,如同吃了豹子膽似的跑到田老師住的「牛棚」里求藝。田老師反而驚怕了,「女娃,我是『牛鬼蛇神』,靠不得!過去那戲活兒是『封資修』學不得的!」而俊英不聽,偏要靠!偏要學!一天,趁周圍沒有人的時候,撲通一聲跪在了田老師面前,淌着眼淚懇求:田伯伯,「收我做個徒弟吧?」田老師趕忙扶起她,直盯盯地望着她這位熱衷於藝術的姑娘,終於答應教她唱戲。從田老師那兒,她學到了傳統蒲劇的幾種唱法和多種表演程式。這是她藝術的啟蒙。
走出新天地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某劇團的一位演員,學王秀蘭演戲學得十分逼真,不管王秀蘭怎樣唱怎樣個演,她都能學得繪聲繪色,宛如其人。人送她個外號「氣死王秀蘭」。然而,多年過去了,王秀蘭照樣輝煌,而她呢?慢慢地被人們遺忘了。
俊英聽後很受震動,她覺得學藝不能老跟在別人屁股後面步人後塵,必須要有自己的風格。為此,她也琢磨起自己的路子來。 她想了,唱戲的首先應有個好嗓子,要有個美好的歌喉。[1]
雖然爹娘給了俊英一副好嗓子,是得天獨厚的好條件,但俊英不滿足,練嗓子幾乎到了着魔的地步。她喜歡登山,在高山上練。無論是在團里還是下鄉演出,大清早就跑到山頭上盡情地吼叫,吼呀叫呀,讓音域向遠方擴展,久久地迴蕩。她喜歡水,臨水練音色。要麼站在潺潺的溪水邊練唱,讓聲腔變得活脫歡暢;要麼站在滔滔的黃河邊練唱,使得聲腔激越奔放;要麼又在平靜的湖水邊練,讓聲腔變得優雅舒緩或者是淒涼哀傷。她還喜歡靜夜,在靜夜裡練音質,萬簌俱寂的夜晚,俊英索性關了電燈,獨個兒站在房間開始練唱,一次一次,渴了或是嗓子沙啞了,摸起茶杯喝上幾口溫開水,無須開燈,再繼續練唱。這便是她的耳靜、心靜、腦靜與夜靜四靜合一的練法,她與整個天地構成了一個感覺的世界。
藝術特色
為了爭取更多的觀眾,為了讓蒲劇走向全國,她便在演唱實踐中對蒲劇旦角的唱腔進行了改革創新。
獨創俊英腔
武俊英根據自己的音質和音色條件,在練唱中大膽地採用了附加音,即斷音、顫音、滑音、鼻音、具有各種情感色彩的裝飾音和弱音、輕音、氣音、干板清唱和無字吟唱等唱法,這是她的獨創。使自己的唱腔形成一種既激越高亢又委婉纏綿,既有蒲劇傳統韻味,又有時代氣息的新流派,從而贏得了更多的觀眾層,被觀眾親切地稱為「俊英腔」 。
借鑑其他劇種
在戲曲的實踐中,俊英越來越感覺到,一個地方劇種有相對的封閉性,若不改進、兼收並蓄,老在自己陳舊的模式里兜圈,是不會有美好前景的。俊英認為,自己是唱蒲劇的,固然是以蒲為本,蒲腔蒲調不能丟,但也要吸收一些「外腔外調」。她縱向繼承了蒲劇旦角名家楊翠花、裴青蓮、朱秀英等人的唱腔技巧,又橫向借鑑了秦腔、越劇、黃梅戲以及歌曲的發音運腔,極大地豐富了唱腔的內涵和表現力。武俊英以蒲劇本韻為基礎,兼學京劇唱腔的寬厚嘹亮,豫劇唱腔的婉轉悠揚,越劇唱腔的柔曼低回,評劇唱腔的吐字真切,晉劇唱腔的虛聲幽長。 借鑑流行歌曲
俊英仍不滿足,她又進行着大膽的藝術嘗試,即是從流行歌曲中汲取營養。她認為,蒲劇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爭取年輕觀眾。老年人愛看蒲劇,而青年人喜歡跳舞、看錄像、玩電子遊戲之類,若不爭取青年人,蒲劇也將會隨着時間的流逝黯然失色。如何爭取呢?她發現,年輕人有一特點愛聽流行歌曲,若將流行歌中的藝術精華提取一點,如同打維生素針似的,輸送到蒲劇腔里豈不更好嗎?只是,流行歌曲歸流行歌曲,蒲劇歸蒲劇;一個是自由浪漫、隨其自然的歌,一個是有板有眼、蒲味濃濃的戲,二者相差甚遠,哪能合二為一?可是,俊英不服氣,覺得同樣都是「1、2、3、4、5、6、7」幾個音符,這裡能用,那裡也能用,只要能將它用好!她採用了一個辦法,潛移默化。於是,就唱起流行歌曲來。每天每日地唱,唱得多了,不由地那種美味兒便往蒲腔里滲。俊英成功了!她唱得輕鬆愉快、悠然自得,妙趣橫生,耐人尋味,就連不愛看戲的年輕人也都被吸着過來。下鄉演出時,有的後生還將她的唱腔比喻成名產名吃中的「油酥餅」!
代表作品
《西廂記》、《蘇三起解》、《送女》、《玉嬋淚》等
參考文獻
- ↑ 武俊英舞台生涯50年紀念演出將於2018年5月29日在鹽湖會堂舉辦 搜狐,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