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武寧採茶戲

中文名稱;武寧採茶戲

所屬地區;江西 · 九江 · 武寧縣

遺產編號;Ⅳ-6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2006

遺產級別;省

申報單位;江西省武寧縣

武寧採茶戲江西省四大傳統戲曲劇種之一。風格獨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歷史悠久,為群眾喜聞樂見。它產生於傳統農事採茶之中,並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形成了相對完備、固定的體系。武寧採茶戲以武寧為中心,廣泛流傳於修水、瑞昌、永修、德安、九江、奉新、靖安、銅鼓及湖北省的陽新、通山、大冶、黃梅、武穴等縣,深受人們喜愛。武寧縣採茶戲《梆兒聲聲》曾在首屆國際博興小戲藝術節上獲得銀獎和組織獎、編劇獎、表演獎。這是武寧採茶戲首次在國際舞台上獲獎。[1]

目錄

起源

武寧採茶戲最早起源於"茶歌"即"採茶調"。武寧採茶戲是指由人們在採茶時所唱的採茶歌發展而來,動作套路則來源採茶舞,後經藝人創造、革新,最終形成了具有武寧當地特色的採茶戲。地處幕阜山區的武寧縣,境內盛產茶葉。由於當地有採茶歌流行,漸漸形成了採茶小戲, 名為"三角班",大約在清代乾隆年間,武寧採茶戲就流傳到湘、鄂、贛部分地區,後經許多藝人的創造、革新、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武寧採茶戲;並以縣城為中心,在修河上游稱"上河派",修河下游稱"下河派"。前者受漢劇湘劇寧河戲等大型劇種影響,長於做功。後者受湖北黃梅、陽新採茶戲影響,側重唱功。

當地人在種茶、鋤茶、摘茶、揀茶、制茶、賣茶、喝茶等勞動與交往活動中形成了一種"茶文化",進而產生了一種"採茶歌"。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進士陳奉茲在《潯陽樂》中描寫當時九江元宵燈會盛況時寫道:"燈火照龍河,魚龍雜綺羅,偏憐女兒巷,一路採茶歌。" 《武寧道光志》里也記載了一首古老的茶歌:"南山頂上一株茶,陽鳥未啼先發芽,今年姐妹雙雙采,明年姐妹摘誰家。"在武寧一些茶坊里,也流傳着《十二月揀茶歌》 :"正月揀茶懶紡紗,一心一意去揀茶,心想做件漂白褂,腰中無錢托人賒,以後還錢去賣茶"。由此可見,當時民間"茶歌"風行盛況。這種優美動聽"採茶調"(包括民間小調)很自然地成為當時民間燈彩和婚嫁喜慶、祭祀、節日娛樂活動等歌唱部分的內容,特別是民間燈彩,有些是以唱"採茶調"為主的,所以叫做"採茶燈"。與此同時,"採茶調"還被民間藝人用到茶行、茶館去唱"板曲",慢慢形成了"唱生"這一職業。當時武寧有很多商人在江西的四大名鎮之一的吳城開設茶行,武寧的"唱生"經常到這些茶行去賣唱,並將流傳到吳城的早期贛東北採茶戲和萬載花燈等帶回武寧,促進了武寧採茶戲的發展。[2]

發展

從茶歌到燈戲

陽春三月,採茶姑娘縱歌於萬綠叢中,如流傳下來明末清初的:"南山頂上一株茶,陽鳥未啼先發芽,今年姊妹雙雙采,明年姊妹適誰家。"年深月久,便形成一種茶歌。茶歌內容豐富,生動活潑,委婉動聽。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76年)進士陳奉慈在《潯陽樂》中寫道:"燈火照龍河,魚龍雜綺羅,偏憐女兒巷,一路採茶歌。"這說明兩百多年前茶歌就已經出現在元宵燈會上。 明清兩代,縣境設有茶莊、茶坊、茶行多處,從事茶葉收購、焙制和營銷業務,僱請農村勞力揀茶和制茶。在揀茶和制茶特別是在揀茶時,茶農信口唱起茶歌,解悶消乏。人多口眾,南腔北調,逐漸形成一種小曲,有故事情節和敘事唱段,並開始有唱本傳抄,在採茶和揀茶男女中流傳,如《十二月揀茶》 、 《姑嫂摘茶》等。有人收集唱本,配以民間小調,經練唱後到茶坊賣唱維生,一人頂唱兩個或幾個角色清唱,群眾稱之為板凳戲。後來發展成為有表情動作的小旦、小丑的二小戲,已略具採茶戲雛形。

明末清初,二小戲摻入到正月茶燈隊伍,衍變成燈戲。演出形式是由四人各舉茶燈一盞,站四角圍成一個場子,一旦一丑在場地中央演唱採茶調或表演戲文。武寧至今尚有燈戲演出,習稱茶鼓燈,表演內容多為現代題材。後又加入小生,稱三腳班或三小戲,表演形式及內容漸趨豐富。[3]

從困境到新生

武寧採茶戲形成後登上草台演出,多為民間藝人從生活中提煉創編的小戲,難免出現男女間調情說愛的劇情。藝人們多為長期受奴役的貧苦百姓,本性不使他們為封建統治者歌功頌德,由此惹怒了"表面仁義道德,一肚男盜女娼"的官紳。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江西巡撫俞兆岳以"淫邪"為由上奏,武寧採茶戲被禁。在封建統治階級的高壓政策下,茶戲受到摧殘,陷入困境,至解放前夕,處於半生不死的狀態之中。

1952年冬,文藝界老前輩江西省文化局局長石凌鶴在全省第一次文化館工作會議上提出,要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工作方針,大力挖掘民間藝術。石老着重提到武寧採茶戲是江西四大地方戲之一,源遠流長,必須繼承和發揚。並一再強調,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把散落在民間的老藝人組織起來,大力進行搶救。石老語重心長地說,如果讓歷經坎坷曲折道路的、灌注多少民間世隊心血的傳統藝術,在這一代人手上失傳,那將是無可彌補的損失。

武寧縣領導按照石老的指示,幾經周折,動員在茶戲藝人中頗有影響的人物劉詩笙進行串連。經短期籌備,1953年春節,"武寧採茶劇團"在縣城成立後正式演出,在化妝、服裝及表演手法等方面作了初步改革,保留了仍用鑼鼓伴奏的傳統習俗。演出劇目有傳統戲《七姐下凡》 ,改編現代戲《兒女親事》等。上河與下河兩個流派消除隔閡,同台演出,陣容強大,連演兩月,場場爆滿,盛況空前。劇團又應群眾要求,下鄉巡迴演出,群眾扶老攜幼,翻山越嶺前往觀看,武寧採茶戲獲得了新生。

1953年6月,九江專區接收了這個劇團,改稱九江專區採茶劇團,遷去九江。專區文化部門有意在武寧茶戲的基礎上,發展成為新的劇種,便從外地調進了一批其他劇種的演員,動員入團老藝人對傳統劇目和音樂唱腔進行挖掘整理,改革步伐既大又快。劇團風華正茂之時,一場風暴平地颳起,在大唱樣板戲的年月里,採茶劇團受到衝擊而解散,演員被批鬥之後隨之下放,農村業餘茶戲團也被宣傳隊取而代之,武寧採茶戲跌落低谷。

幕阜山下夕陽紅

1984年,為使武寧採茶戲延續生存,江西省文藝學校武寧縣採茶班應運而生,9月正式成立。兩次共招收學員62名,經過四年的艱苦培訓,1987年12月參加九江市戲劇節,學員演出《陰差陽錯》,獲演出優秀獎、編劇、導演、美術設計一等獎、作曲二等獎,9名學員獲優秀新苗獎。1988年11月正式成立武寧採茶劇團,堅持上山下鄉為農民演出,劇目有《翠花貧》 、《烏金記》 、 《于成龍私訪》等,豐富了山鄉的文化生活,武寧採茶戲再次進入復興發展期。

受中國戲曲普遍不景氣的大氣候影響,採茶劇團於1993年撤銷,員工安排至各單位,武寧茶戲又一次跌落低谷。

武寧採茶戲的幾起幾落,深深地反映時代的變革和群眾對文化生活需求的變化。雖然有造詣的老茶戲藝人相繼謝世,但在廣大農村中能唱能演茶戲的人比比皆是,業餘劇團仍在草台上演出不輟。

2004年9月,武寧縣老年體育協會成立了採茶劇團,巡迴演出,以推動各地群眾業餘茶戲活動,在已動工興建的夕陽紅工程老年人活動中心,設計有可容三至五百人的小劇場,供採茶劇團演出。縣文化宣傳部門亦已將發展古老茶戲列入議事日程。這朵百花園中的奇葩,歷經風霜冰雪的煎熬,但它根深蒂固,有肥土沃壤的培育,陽光雨露的滋潤和廣大群眾的愛護,她定能越開越艷,盛開在幕阜山下。

藝術特點

武寧採茶戲的音樂唱腔極其豐富,按傳統有九板十八腔之說,與黃梅戲有較多共同點。其中以北腔、漢腔、嘆腔、四平腔使用最多,故也叫"四大聲腔"。劇目大部分與黃梅戲同,另有《失印配》、《褂袍記》、《文武魁》、《雙戰魁》等劇目。

武寧採茶戲唱腔的特點是下旋音多,善於表現訴說、悲哀、哭泣等感情。武寧採茶戲最主要的骨幹唱腔是"北腔",一板三眼,頂板起唱,鑼鼓伴奏,整個唱腔由起板句(一、二句),檢板句(三、四句)、中韻句(五句)、落板句(六句)六個樂句組成的"六句式"唱腔,其第三、四句可以無限反覆,能唱大段的敘事唱詞,因而成為主要的骨幹唱腔。

唱腔

武寧採茶戲的音樂唱腔極其豐富,可分正腔、花腔、雜調三大類,它們是民間音樂語言和民間文學語言的有機結合,唱腔優美、通俗易懂、有濃郁的地方氣息。按傳統有九板十八腔之說。武寧採茶戲唱腔的特點是下旋音多,善於表現訴說、悲哀、哭泣等感情。武寧採茶戲最主要的骨幹唱腔是"北腔",一板三眼,頂板起唱,鑼鼓伴奏,整個唱腔由起板句(一、二句),檢板句(三、四句)、中韻句(五句)、落板句(六句)六個樂句組成的"六句式"唱腔,其第三、四句可以無限反覆,能唱大段的敘事唱詞,因而成為主要的骨幹唱腔。

聲腔

武寧採茶戲嚴格地區分是四大聲腔:北腔、漢腔、嘆腔、四平腔,未悉何故一直只用鑼鼓伴奏,很具特色。民間藝人因不受絲弦伴奏束縛,在演唱時將民間小調揉合成耍花腔而衍變成"九板十八腔",九板為搖板、導板、悶板、平板等;十八腔為北腔(茶腔)、漢腔(仙腔)、嘆腔、慢四平腔等。它灌注了前輩藝人大量心血而成為豐富多彩的腔調,如上河的羅時春、下河的黎邦綸,以及這兩位茶戲老師傅的高徒上河寧茂煌和下河的劉詩笙。藝人們對茶戲腔調的形容是:"北腔敘家常,快板火燒房,二六鄭重事,嘆腔動哀腸,落魂歸地府,花調跳粉牆,夾白補不足,為下先轉腔"。

表演藝術

武寧採茶戲的表演藝術顯得原始、古老,如旦角舉手不超眉,走台步時手拿手帕自然擺動,台前有慢步、快步、雲步、蹉步、跑步;生不出單指,旦不出雙指;手法有三叉手等多種,水袖功高有沖袖、抱肩袖等十多種。由於長期活躍在農村,為適應"草台"演出,藝人獨創出三步頭、九四頭、大站門、小站門等多種形式,調度恰當,符合劇情需要,舞台形象亦很協調。

流派

武寧的採茶戲以武寧縣縣城和修河的交匯處為分界線,分為上下兩派,分別稱為

"上河派"和"下河派",兩者分別受到其他省份和相鄰地區的民間藝術的影響,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

武寧茶商為擴大茶葉銷路,在永修吳城鎮開設多家茶行,將寧紅茶推銷至長江下游大中城市。被稱為"唱生"的民間藝人常到吳城茶行賣唱,同時吸取流傳到吳城的早期贛東、贛南採茶戲的長處,帶回武寧,促進了武寧燈戲的發展,豐富了劇目和唱腔。

又經若干年民間藝人的不斷創造和移植,武寧燈戲擴大到六七人的半班,逐步向高級階段發展,走上了鄉村草台,形成能演整本戲的茶戲班,如福春班、成堂班、十二都班等,唱腔也由散曲、小調向板腔體過渡,逐漸形成富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武寧採茶戲。

過去由于山區交通的阻塞,各地方言上的差異,武寧採茶戲形成兩種流派,即上河派和下河派。以老縣城為中心,修河上游的氵里溪、船溪、清江等地為上河派,因距修水縣較近,受漢劇大班的影響,長於做功,唱腔純樸。修河下游的魯溪、棋路、官蓮等地為下河派,側重於唱功,唱腔婉轉、流暢動聽,群眾習慣稱之為山背腔。雖有兩種流派之分,但在劇目上無多大區別,主要是唱腔有所不同。武寧採茶戲的主腔上河派稱茶腔,下河派稱北腔,唱法雖然基本相同,行腔卻有很大差異。

劇目

早期武寧採茶戲劇目只有一丑一旦的"二小戲"和一丑二旦或一丑一生一旦的 "三小戲",

武寧縣

表演藝術顯得原始、古老,其音樂唱腔都是本地或外地傳來的民歌小調(採茶調)。後來受到大劇種的影響和兄弟劇種的借鑑,逐步發展成有自己聲腔特色的"茶戲"。

武寧採茶戲現有大小型劇目150餘種,多數為民間傳說題材的文戲,其中也有少量的武戲,如《金釵記》、《葡萄渡》、《蕎麥記》、 《告錢糧》等;折子戲一百餘出,如《姑嫂摘茶》 、《打底勸夫》、《挖芋頭》、《秧麥》、《扳筍》等。絕大部分是創編,反映農民和小市民的現實生活、勞動生產與風土人情,生動活潑,貼近生活。

榮譽

武寧縣採茶戲《梆兒聲聲》在首屆國際博興小戲藝術節上獲得銀獎和組織獎、編劇獎、 表演獎。這是武寧採茶戲首次在國際舞台上獲獎。

首屆國際博興小戲藝術節,參賽劇種49種、劇目64個,絕大部分劇目是國家和省級劇團演出,其中還有曾獲梅花獎、文華獎的國家一級演員。武寧採茶戲《梆兒聲聲》是惟一一部由縣級文化館創作演出的劇目,也是武寧省參加此次演出的惟一一部小戲。"武寧採茶戲"最早起源於贛北"茶歌",其音樂素材大部分來自於當地民間,且與方言緊密結合,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相關視頻

梁祝十八相送 武寧採茶戲

武寧採茶戲--戰疫行動有台標

參考資料

  1. 武寧採茶戲 , 360doc個人圖書館 2013-04-24
  2. 武寧採茶戲 , 有道詞典
  3. 武寧採茶戲的發展 , 中國戲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