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武定路街道

中文名 :武定路街道

所屬地區:上海市靜安區

武定路街道位於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區境東北部。東沿成都北路,西至江寧路折武定路接泰興路,南起山海關路經石門二路折新閘路,北至蘇州河。面積0.49平方公里。

目錄

基本概況

1992年有居民15123戶,人口42762人。設24個居民委員會。辦事處設在新閘路1050弄1號。境內有市、區屬工廠20家,街道工廠11家;市、區屬商業網點190個,個體商業67戶,集市貿易市場5個,集中在石門二路、新閘路沿線,商店鱗次櫛比,行業比較齊全。有工商銀行儲蓄所、大通信用社各1所;中小學8所,幼托10所;地段醫院和電影院各1所。境內革命史跡: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成都北路899號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和新閘路613弄12號彭湃在滬活動地點2處;有位於新閘路750弄6號、新閘路沁園村(今1124弄)22號中共地下組織活動點、「曉鍾劇團」和秘密電台等,還有民國35年暑期陶行知創辦的社會大學(今康定東路小學內)。

歷史人文

境內曾有寺浜、陳家浜流入吳淞江(今蘇州河)。20世紀初期,陸續建造舊式石庫門簡房2827幢,占住房的92%;新式住房則寥寥無幾。此外,有一部分江蘇農民流落境內,沿吳淞江搭建「滾地龍」。勞動人民大都居住擁擠。北部斯文里麇集「燕子窩」(吸鴉片場所)17處,妓院13處,地區內流氓橫行滋事。丁福堂(綽號小梁飯)依仗巡捕房勢力,敲詐百姓,無惡不作,上海解放後被鎮壓。境內中小型工商戶居多。民國元年(1912年),民族資本家榮宗敬創辦福新麵粉廠(今良友飯店);民國36年,上海鋼精廠(今東風有色合金廠)等相繼建立。上海解放前夕有小型廠195家,小型商業153家。境內寺廟、教堂較多,有大王廟、同善圓覺庵、玉皇山、清涼禪寺、玉佛寺分院、小德肋撒教堂(又稱大通路天主堂)等23座。現僅存大通路天主堂。境內有辛家花園,在民國10年改建為清涼禪寺,當時與玉佛寺齊名。此外,在吳淞江邊停盾棺樞的廣東、南京蘇州、杭州等4家同鄉會館和江寧、平江、松茂洋行等3家公所。境域北部吳淞江上,在民國16年前建有木橋,稱舢板廠新橋,後坍塌重建,抗戰時為日偽拆除,民國36年重建鋼筋水泥橋,稱恆豐路橋。1986年為鐵路上海站工程配套,重建恆豐路大橋,橋長275米,橋面寬29.5米,成為疏通南北車客流的主要幹線。1992年在大橋畔建成28層高樓2幢。

社會事業

1958年,組織家庭婦女參加集體生產勞動,辦起生產服務單位139個,其中食堂24個,幼托所24所,服務站9個。經過調整,到1965年生產生活服務單位共56個,從業人員有2600餘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街道又新辦第三產業40個。1992年,街道經濟營業額(產值)3756萬元,利潤259萬元。街道有簡易託兒所4個,衛生站6個,圖書館、文化站、少年之家各1個。1982年首創傷殘兒童寄託所,1983、1985、1990年,三次獲市扶殘助殘先進集體稱號。所長潘槿為開發傷殘兒童智力付出辛勞,獲六一育苗獎,市委書記江澤民為其頒獎。1985年,街道創建武定文化中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深受老年人歡迎。該中心8次獲市、區先進集體稱號。街道老年學校為適應不同層次的老年人的需要,開設學習科目。1992年,街道老齡工作委員會被評為市先進集體。1985~1992年,街道4次獲市文明單位稱號;衛生工作連續10年(1981~1990年)被評為市衛生街道,1991、1992年被評為市二級衛生街道。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