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门
武林门,武林门西接环城西路桃花河,与西湖相望;北面是万向公园也称武林小广场,杭州十大古城门"武林门"的古迹依稀可循,古新河绿化带风姿绰约,武林门为杭城最古老的北大门,始建于隋代,有1300多年历史。[1]
武林门 | |
---|---|
五代吴越时筑罗城,建北关门,在今夹城巷;宋高宗时移城门于此,称余杭门;明代改称武林门。武林门外自隋代以来一直是沟通我国南北大运河的大集市。古时"北关夜市"为钱塘八景之一。从武林门至湖墅一带,历来是杭嘉湖淡水鱼聚散地,所以有"百官门外鱼担儿"之说,卖鱼桥也由此而得。民国初,因筑路拆除武林门。为使后人明了城池变迁,于故址立碑志念。
目录
基本信息
历史
武林门,亦名"北关门"。因"北关"在杭州话里同"百官"发音相近,民间俗称为"百官门"。由于杭州旧称"虎林"的原因,它原本是被称为虎林门的。因为旧时城门外有山,据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记载:"土阜陂陀,高可三丈,广不满百步……弄虎出焉,故名虎林。吴音承讹,转虎为武耳",故讹传为"武林",最终这座城门名称变为武林门。
作为杭州的北城城门,武林门始建于隋朝。吴越国王钱镠修建杭州城垣时名为"北关门"。南宋高宗建都杭州,将它称为"余杭门",是作为北城的唯一旱门(另外还有"天宗""余杭"两座水门以通舟楫)。其后,杭州城城门虽屡有兴废,但此城门始终未变,明代,改余杭门为武林。
辛亥革命后城门被拆除,故址在今武林路与环城北路相交处,也就是今天的万向公园。武林门地近京杭运河,一直是商贾云集之地。每当夕阳西下,"樯帆卸泊,百货登市",入夜,"篝火烛照,如同白日"。加上游人集宿于此,"熙熙攘攘,人影杂沓",形成热闹的夜市场面,素有"北关夜市"之称,亦被元人列为"钱唐十景"之一。因武林门到湖墅一带历来是杭嘉湖地区的淡水鱼集散地,故民间有谣传唱"百官门外鱼担儿"。
民谣
武林水门外是京杭运河,每当运河水涨,河水潺潺南流,于是,沿途就有了"武林桥河下"、"狮虎桥河下"这一些让后人遐思的地名。附近的百井坊巷,当年是满清后裔的集中居住之地,那时候的武林门外,一是米店多,二是鱼行多。
武林门外也称"银湖墅"。有了火车,米仓多移向铁路沿线,"武林门外鱼担儿",也就成了风景独秀。每到后半夜,来自塘西、德清水乡的鱼船,便早早地到了卖鱼桥卸船过秤。大兜路上,鱼行林立,灯火通明,吆喝记账声,隔了河都能听见。
民俗
北关夜市
从隋代以来,武林门外一直是沟通我国南北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城北运河和城内运河的枢纽地带。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从隋唐至清末,从杭州输向京城的钱、粮、鱼、盐及其他丝绸百货,主要依赖这一南北水上交通孔道。
所以,北关外,今武林门至湖墅一带,一直是"人烟辐辏,商贾云集"之处。每当夕阳下山之际,"樯帆卸泊,百货登市",入夜"篝火(指灯笼)烛照,如同白日"。那时从西湖倦游归来的游人香客,多集宿于此,"熙熙攘攘,人影杂沓",形成热闹的夜市场面。正因为这样,继宋人题的"西湖十景"之后,元人增题"钱塘十景"时,把"北关夜市"列为一大景观。
明代诗人曰:"北城晚集市如林,上国流传直至今。青苎受风摇风影,绛纱笼火照青阴。楼后饮伞联游袂,湖上归人散醉襟。圜圚喧阗如昼日,禁钟未动夜将深。"写的正是"北关夜市"的景色。
历史传说
梁山诸将取北关门
武林门传说与水浒英雄们有关。据《水浒》114回,宋江率军镇压方腊农民起义军时攻打杭州,即由好汉李俊、张顺、阮小二、阮小五、等人,率马步水三军,分作三队进发,取北关门(即武林门)。
是日,宋江等部领大队人马,直近北关门城下勒战。城上鼓响锣鸣,大开城门,放下吊桥,石宝首先出马来战。宋军阵上,急先锋索超生平性急,挥起大斧,也不打话,飞奔出来,便斗石宝。两马相交,二将猛战,未及十合,石宝卖个破绽,回马便走。索超追赶,关胜急叫休去时,索超脸上着一锤,打下马去。邓飞急去救。
石宝马到,邓飞措手不及,又被石宝一刀,砍做两段。城中宝光国师,引了数员猛将,冲杀出来,宋兵大败而逃。幸好花荣、秦明等斜刺里杀出,冲退南军,救得宋江回寨。石宝得胜,欢天喜地,回城中去了。
宋江等回到大寨歇下,升帐而坐,眼见,久攻不下,今又折了索超、邓飞二将,心中很是不痛快。吴用谏道"城中有此猛将,只宜智取,不可对敌。"
其后,众好汉劫持富阳县袁评事解粮船携带子母炮潜入城中,在吴山顶上放炮,并在城内四处放火,内外夹击,方才一举攻破了杭州城。
相关诗词
姜 夔 《出北关》
吴儿临水宅,四面见行舟。蒲叶浸鹅项,杨枝蘸马头。
年年人去国,夜夜月窥楼。传语城中客,功名半是愁。
叶韶翁 《出北关一里》
脱衣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录自《南宋古迹考》)
陆 游 《夜泛西湖示桑甥世昌》节选
嗟我客上都,忽已见暮春。骑马出暗门,眯眼吻红尘。
西湖为贾区,山僧多市人。谁令污泉名,只合加冠巾。
(录自《南宋古迹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