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柳鄉
段柳鄉隸屬於沁縣,地處於縣城三公里處,屬城郊鄉鎮,二OO一年撤鄉並鎮(原樊村鄉和段柳鄉合併)後為全縣第二大鄉鎮,全鄉總面積82平方公里。
2021年3月9日 ,撤銷段柳鄉,分別併入沁州黃鎮、南里鎮、定昌鎮。將原段柳鄉的荊村、霍溝、大良、小東嶺、輕城、圪垯上、閆家溝、西河底、黑峪溝、白家溝10個村委會劃歸沁州黃鎮管轄,將寺家莊、雙溝、交漳、樊村4個村委會劃歸南里鎮管轄,將段柳、長勝、青屯、南頭、泊村、宋家溝、上北里、良樓溝8個村委會劃歸定昌鎮管轄。[1]
目錄
簡介
轄三十三個行政村,一萬五千八百六十口人,208國道,東長公路,太焦鐵路穿鄉而過,"村村通"公路形成網絡,"村村通"電話率達 98%。土地肥沃寬闊,位於境內的圪蘆河中型水庫,十一萬變電站為全鄉工農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資源。
基本概況
近年來,段柳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創環境、上項目、促發展的戰略目標,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經濟建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一年一個新台階,健康向上,全鄉現有鄉中1所、小學8所,自宿制小學3所,在校教職工143人,在校學生1487名,99年國家投資的煤炭部希望工程教學大樓於2001年投入使用,教學、管理、升學和入學等方面是我縣教育界的一顆明珠。文化事業蓬勃發展,98年興建占地面積560平方米的段柳鄉宣傳文化站於2000年投入使用,該站內設閱覽室、圖書室、多功能活動室等融為一體,2004年,由中央精神文明委員會贊助安裝了"二次資源共享工程",已正式交付使用,文化站的建成曾多次受到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申維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史耀清等領導的視察,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鄉衛生院經過全體人員的拼搏努力,2003年段柳鄉衛生院被確定列入"中國農村衛生院被動式太陽能暖房全球基金項目"建設單位,於2004年正式竣工,建築面積235.77平方米的一層門診樓投入使用,全院現有職工16名,其中;主治醫師1人,醫師10人,護師1人,其它技術人員4人,該院設有急診室、候診室、門診處置室等科室,並配有X光機、婦科診療儀以及各種先進的功能檢測設備,為周邊人民群眾衛生服務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平台。
段柳鄉農業產業調整成效顯著,全鄉重點以種植蔬菜、奶牛、肉兔、沁州黃為主導產業的四大富民工程正在迅速做強做大,水、電、交通、教育、醫療、通訊已全面配套,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人民安居樂業。
建置沿革
段柳鄉位於縣城南部,東與次村鄉、武鄉縣曹村鄉相接,西與南里鄉為界,南與新店鎮相鄰,西北與縣城接畔,屬城鄉交錯鄉鎮。鄉政府駐地地理坐標為北緯36°42′,東經112°43′。1961年成立段柳人民公社,2001年撤鄉並鎮,原樊村鄉併入該鄉,鄉政府駐段柳村,現轄段柳、西河底、長勝、黑峪溝、堯上、荊村 、小東嶺、小良、大良、姜家莊、尚義、霍家溝、東寨、圪垯上、輕城、閆家溝、白家溝、樊村、青屯、上北里、下北里、蘆家嶺、暖泉、宋家溝、泊村、南頭、交漳、長征、良樓溝、孫家溝、寺家莊、上王、雙溝33個行政村,47個自然村。[2]
環境資源
自然環境與資源
段柳鄉位於沁州盆地腹部,全鄉地勢平坦,平川地居多。濁漳河水系和圪蘆河水系流經全鄉80%以上區域,圪蘆河水庫壩高21.6米,庫容1720萬立方米,控制流域114平方公里,是沁縣唯一的一座礦泉湖。段柳鄉年平均氣溫8.2℃,極端天氣氣溫最高為34.8℃,最低氣溫為-24.3℃。年降水量約為467.1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為165天。全鄉總面積86.8平方公里
人口耕地
全鄉1949年有2855 戶,10216人;1978年有3472戶,15113人;2010年有4347戶,15266人。2010年全鄉共有耕地面積52286畝,農業人口人均3.53畝。
常住人口15683人(2017年) 。
交通:
208國道、太焦鐵路貫通南北,太長高速連接線貫通東部,段中線貫通西部,鄉村公路全部硬化,路網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
經濟發展
段柳鄉地處沁州盆地腹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豐富,是沁縣經濟發展的黃金地帶。改革開放以來,該鄉一、二、三產業齊頭並進,全面發展。糧食產量由1949年的3989噸、1978年的7467噸增長到15065噸。2010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520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64元增長為2475元。全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亮點紛呈,成效顯著,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後經勃發,以休閒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強勢崛起,方興未艾。
第一產業
段柳鄉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突出區位優勢,按照平川種植蔬菜、藥材,河道水庫沿線發展淡水漁業,東部沿山種植穀子、核桃,重點發展養殖大戶的產業規劃,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努力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快速轉變。初步形成了以設施蔬菜、沁州黃、藥材、肉兔、淡水漁業為主導的新型農業產業體系。2010年沁州黃種植面積達到8300畝,成魚產量突破15萬公斤,核桃經濟林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蔬菜大棚達到767個,面積達到1150畝,年產大棚西瓜9萬斤,大棚香瓜72萬斤,畝均實現純收入2300元;綠筍種植120畝,畝產鮮筍4000斤。中草藥種植面積近千畝,年銷售收入達到2480萬元左右。海洲兔業在全縣建成標準化養殖基地7個,年出欄肉兔110萬隻,全鄉土雞養殖達到3萬隻,年產土雞蛋20萬斤。
工商業
初步形成以海州有機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園區和沁利食品有限公司等農業企業為骨幹的農產品加工業,以龍騰木業、合創彩磚、永誠商品混凝土、蔬菜儲貯加工的低碳、環保、無污染新型工業,以和利園林經濟合作社為主體,集苗木花卉、蔬菜大棚種植銷售、農家飯店為一體的鄉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
海州有機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園區:建於2008年4月,占地330畝,現有員工158人,至2010年已形成集牧草種植、種兔繁殖、肉兔育肥、飼料加工、兔糞轉化、沼氣利用、有機蔬菜智能化育種、種植的綠色循環產業鏈。年出欄種兔20萬隻,肉兔150萬隻,日產沼氣150方,年產沼渣沼液3000方,年產飼料5萬噸,蔬菜育苗2000萬株,年產有機蔬菜300萬公斤。
段柳鄉龍騰木業有限公司 2009年建成投產,公司占地面積11畝,職工50餘名,總投資2000餘萬元,公司以生產整體複合實木套裝門為主。年產量2萬餘套,產值1500萬元,年上繳稅收50多萬元。
旅遊業
段柳鄉緊緊抓住沁縣打造全國休閒旅遊度假勝地的歷史機遇,充分挖掘利用該鄉水系發達,天藍地綠,自然風光優美的自然優勢和紅色旅遊資源,推進萊茵湖郡旅遊綜合開發、漳河生態漁業休閒園、小東嶺紅色旅遊三大旅遊基地建設,為帶動全鄉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萊茵湖郡旅遊綜合開發:
該項目總投資32億元,開發區域約10平方公里,項目建設分四期五年完成。項目包括歐式莊園、別墅、園林、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古堡酒店、運動休閒等設施和嘉年華遊樂場,以及婚禮殿堂、林中露營、跑馬場,森林探險等旅遊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山西省轄區內最佳旅遊、度假、宜居的風景勝地。[3]
社會狀況
基礎設施
2010年,全鄉33個行政村全部達到通自來水、通電、通公路、通有線電視。全鄉公路總里程達93公里,有1/3的村實現了戶戶通。各村在新農村建設政策的扶持下建起沼氣、秸稈氣池,用上了清潔能源。
文化體育
2000年投入使用的段柳鄉文化站,占地面積560平方米,內設閱覽室、圖書室、多功能活動室。2004年中央精神文明委員會贊助安裝了"二次資源共享工程"。全鄉33個村全部建有基層組織活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健身園、籃球場,有"音樂團"1家,秧歌隊3支。段柳鄉各種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夕陽紅藝術隊、威風鑼鼓隊享譽全縣,文化活動得到了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的充分肯定,省市報紙、電視台曾多次予以宣傳報道。
教育
全鄉有小學12所(寄宿制小學3所),鄉中1所,職業中學1所。1984年成立的沁縣中等職業學校, 1992年3月被國家教科委認定為省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現有14個教學班,795名學生,教職工69人。
衛生
段柳鄉衛生院為"中國農村衛生院被動式太陽能暖房全球基金項目"建設單位,全院現有職工16名,其中主治醫師1人,醫師10人,護師1人,其他技術人員4人。該院設有急診室、候診室、門診處置室等科室,並配有X光機、婦科診療儀以及各種先進的功能檢測設備,能進行簡單手術和常規治療。2010年全鄉有農村衛生所36個,年內全鄉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84%,計劃保健普及率達到99.8%。
名勝古蹟
小東嶺東路軍高級將領會議舊址:位於段柳鄉小東嶺村關帝廟。1938年時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東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於3月24日至28日在此召開了著名的第二戰區東路軍高級將領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八路軍和決死隊旅以上幹部朱德、彭德懷、左權、劉伯承、王新亭、徐海東、薄一波、朱瑞、李達等,還有國民黨駐晉東南地區各部隊少將級以上將領(師級以上)30餘人。會議集中討論部署了伏擊日軍"九路圍攻"晉東南的作戰計劃,與會將領一致表示,要在朱、彭的指揮下,堅決"掃滅倭寇,還我河山",小東嶺高級將領會議,是中國抗戰史上一次極其重要的軍事會議,是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傑作,也是沁軍人民革命鬥爭光輝的一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