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发生在健康足月儿中、与母乳喂养相关的一种常见的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胆红素血症。其通常发生在婴儿出生的第1~2周,也可持续到12周。常表现为眼巩膜、黏膜、皮肤或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该病属于一种良性疾病,不经过治疗或干预可自行恢复,少数患儿可能发展成胆红素脑病。
目录
基本信息
就诊科室:新生儿科、儿科
是否医保:是
英文名称:Breast milk jaundice
疾病别称:人乳黄疸、母乳喂养性黄疸
是否常见:是
是否遗传:是
并发疾病:胆红素脑病
治疗周期: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黄疸
好发人群:母乳喂养的新生儿
常用药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茵栀黄注射液、肝酶诱导剂
常用检查:血生化检查、血常规
病因
1.母乳摄入不足
母乳摄入不足与成人饥饿性黄疸代谢紊乱相同,成人24h不摄入热卡,即使水摄入充足,也可使非结合胆红素成倍上升。新生儿小肠黏膜富含β~葡萄糖醛酸苷酶,能够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链形成非结合胆红素。热量摄入不足和喂养次数偏少导致肠蠕动减慢,使胎粪中非结合胆红素的排出减少,重吸收增加,从而引起非结合胆红素升高。
2.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
迟发性母乳性黄疸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多种原因导致的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密切相关。新生儿肝脏内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在胆红素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显著低于成年人,导致结合性胆红素效量降低。母乳中的孕-3(α),2(β)-二醇竞争性抑制婴儿肝脏内的UGT,使非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转化为结合性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引起非结合胆红素蓄积,从而引起黄疸。
3.遗传因素
随着基因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1A1的多态性与母乳性喂养具有相关性,携带位于UGT1A1基因编码区的211GA或AA核苷酸的突变更容易发生早发性母乳喂养性黄疸。从遗传学角度发现,在欧洲、东南亚等人群中迟发性母乳性黄疸亦与UGT1A1211碱基的突变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母乳性黄疸患儿主要出现黄疸症状,黄疸可持续3周~3个月。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
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黄染,巩膜、口腔黏膜或其他组织发黄。部分新生儿偶尔有厌食、呕吐等症状,一般精神状况良好,睡眠和大小便情况正常。
诊断
母乳性黄疸。根据其临床特点,诊断标准主要包括:
患儿多为足月儿,纯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为主。
黄疸出现新生儿出生后3~5天。
暂停母乳喂养48~72小时后,黄疸明显消退,血胆红素迅速下降30%~50%,恢复母乳喂养后黄疸再次加重。
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其他检查均正常。
患儿一般情况好,精神食欲正常,生长发育良好。
鉴别诊断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鉴别
1.生理性黄疸[1]:最多见,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感染、溶血、贫血等表现,血胆红素水平在生理性黄疸范围内。
2.ABO血型不合:黄疸可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进展迅速,血游离胆红素超过生理范围。主要发生于母亲O型血,患儿A或B型血,可伴有贫血,网织红细胞比例上升,直接和间接Coombs试验阳性可予鉴别。
3.新生儿败血症[2]:常见精神欠佳、吃奶差或拒食、黄疸加重等,黄疸可为其惟一表现,病史中常有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孕母发热或局部感染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明显增高或显著,血培养、局部感染灶分泌物培养和涂片找细菌,既可作诊断又可作治疗参考。
4.G6PD缺陷症:我国两广地区发病率高,黄疸出现及高峰时间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大致相同,但前者易出现核黄疸,可出现急性溶血,部分患儿有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形态和网织红细胞异常,G6PD测定值低可予鉴别。
5.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由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陷所致血半乳糖浓度增高。临床表现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类似,但生后4~6天即可出现肝大、脾大、呕吐、腹泻、精神差、体重不增或下降,如不停止喂奶病情可迅速加重合并感染而死亡。慢性者有肝、肾损害,白内障,智力低下。此症通过筛查或尿还原糖试验或酶活性测定可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鉴别。
6.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Ⅰ: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黄疸较母乳性黄疸出现早且重,生后l~2天即可出现黄疸,短期内血清胆红素可达256.5~598.5μmol/L(15~35mg/dl),并持续存在。通常需换血,常于1周内死亡,幸存者也有严重的共济失调等神经损害后遗症。
7.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婴儿肝炎综合征
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通过产道被感染,以乙肝、巨细胞病毒等多见,其他如风疹、单纯疱疹、柯萨奇等病毒以及弓形虫、梅毒等。起病隐匿,可在数天或3~4周渐见黄疸,可表现为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同时伴有呕吐、畏食、体重不增甚至下降,肝脏轻或中度肿大,肝功能异常,TORCH阳性或病毒分离检查可予鉴别。
8.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可无特异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因肌张力低、肠蠕动慢导致胎便排出延迟,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而加重黄疸,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筛查或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予鉴别。
治疗
母乳性黄疸轻症患儿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恢复。如需干预,可调整母乳喂养,给予药物治疗和光照疗法。
1.一般治疗
母乳喂养性黄疸与母乳喂养密切相关,如前所述,母乳喂养作为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需要消除母亲对于母乳性黄疸的恐惧,尽量鼓励和教育母亲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而非单纯的停止母乳喂养。对于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如果胆红素水平不是非常高,可适当增加哺乳频率,但仍提倡“按需哺乳”。
2.药物治疗
轻症患儿无需特殊治疗,中、重症患儿治疗可以同其他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案,给予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诱导肝细胞中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的活性,促进胆红素的结合,增加肝脏胆红素的清除;给予活性炭、琼脂、蒙脱石散等阻断肝肠循环的药物,减少肠道对非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肠道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可以抑制母乳性黄疸的发生。我国的中药对于母乳性黄疸的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抑制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如茵栀黄注射液、茵陈蒿汤等。
预后及预防措施
母乳性黄疸多数预后良好,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较低。故确诊后,多数轻症患儿无需特殊治疗。极少数并发胆红素脑病者,预后较差。
合理喂养母乳,早开奶生后1小时内进行哺乳,生后第1日即需增加哺乳频率,至少达到每日8~12次。
适当补充微生态制剂,如肠道益生菌等,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必要时监测胆红素水平。
视频
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完?
母乳性黄疸应该怎么办?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第4~6天达高峰,足月儿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在3~4周消退,表现为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
- [https://www.youlai.cn/baike/disease/AahbnUWBg1.html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或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临床可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拒奶、体重不增、黄疸、休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