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母亲的特殊时光(冯保锋)

母亲的特殊时光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母亲的特殊时光》中国当代作家冯保锋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母亲的特殊时光

近两年来,母亲的身体变得愈发孱弱,因而她也就成了医院的“常客”,在母亲住院的日子里,她的一言一行经常在我心湖上掀起阵阵涟漪,带给我万千感慨。

病友

母亲刚住进来时邻床是一个将近90岁的老太,她性格特别开朗,说话特别清晰;声音很亮,病房里始终有她爽朗的笑声;和70岁的母亲比起来,我感觉老太的心态真是好,她常说:“到我这个年龄,活一天就要高兴一天,活一天就赚一天,什么病我都不怕。”我想老太是知道她的病情的。她乐观的情绪感染着病房里的每一个人,包括我的母亲。母亲心情也逐渐好起来了,病情也有了好转。看来“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又过了两天,老人要出院了,母亲俨然对她有了依赖,两人说了很多惜别的话。那一下午,母亲的情绪有点低落,我知道她也想回家了。

隔了一天,邻床又来了一个年轻女孩,高瘦且黑,看起来很像非洲的运动员。她的病从医生的口中得知很难根治,她的妈妈寸步不离得看着她,生怕女儿有什么想不开。这时,母亲就像老太安慰她一样,开始安慰起年轻女孩。原来,善良乐观真得是可以传递的。女孩的脸上也逐渐有了一点笑容。非洲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奔跑如风,争金夺银,我心里暗自祝福女孩在她生命的赛道上也能奋力驰骋,挣脱生命的枷锁,创造奇迹。

世事多变,悲欢无常,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我们能做的,要做的,就是坦然接受;并尝试着,从暗里面找寻一点光,从寒里头寻找一点暖,从荒芜中寻找一点绿。

遗憾

“要是能有个女儿就好了”,这句话在母亲的嘴边时常停留,在她需要有人给她搓背时,在她需要有人陪她唠家常里短时,在她需要去外面转一转时……,这句话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句话是自言自语,还是说给我们哥俩听,就不得而知了。

病友老太有个女儿,每天像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四个女儿每次来都是带着各种好吃的和营养品,像是在比赛。

“妈,我拿了香蕉和蛋糕,你吃一个呗”,老大说。

“妈,我给你买了老年人钙奶,你要记得喝”,老二又说道。

老三,老四也不甘落后,纷纷“炫耀”着自己带的东西……

四个女儿看完,四个女儿的孩子们又来了,左一声姥姥,又一声外婆,叫得是不亦乐乎,老太看着小辈人,那是分外亲,心情也像极了外面的艳阳天。

这样的场景让母亲真是无比的羡慕,她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太一家,一眼也不眨,像是要把看到的全装进自己的脑袋里。病房里安静下来了,母亲的那句话“要是能有个女儿”终于从嘴里溜了出来,这句话的每个字都透露出无尽的遗憾。

我问母亲:“难道我哥俩对你不够孝顺,不够好吗?”

母亲说:“不是,只是有的事你们男孩儿做不到,没有女孩细心,女儿和娘近啊……”

母亲的话让一直迷惑不解的我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原来她只是需要被孩子们多多关注一下就行了,而她的两个儿子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在无意中疏远了自己的母亲,让母亲的日子一天一天被寂寞占据吞噬。我决定不再让母亲带着遗憾度过余生,一定要多陪陪母亲。

回忆

住院的日子里,回忆是最好的支撑,它可以让你打发那无尽的输液和漫长的治愈等待。

母亲住院常喜欢说起过往。她常说起自己盛年时的事:春天,她带着我和哥哥挖荠荠菜,摘槐花,蒸榆钱……,然后把它们变成舌尖上的美味,让我们在那物质贫乏的时代依然能健康成长和保有对生活的热情;麦收时节,我们一家排队使用村里唯一的老式脱粒机,夏夜的打麦场有些微凉,天上的星星在陪伴着我们;深夜,我累了倒在麦秸堆上睡着了,一觉醒来,爸妈依然在挥汗如雨;秋收过后,闲下来的时候,她和爸爸就开着三轮车到处收粮食送到粮站赚取差价,然后才有了我家的两层楼房,我们家的日子在她和爸爸的勤劳中慢慢变了样。后来,我和哥哥成了家,他们也卸下了重担,村子里又逢拆迁,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只能留在她的记忆中了。母亲曾经经历的酸甜苦辣现在成了她永远的最美好回忆

在回忆中时光过得飞快,母亲的病也逐渐有了好转。

母亲住院的这一段特殊时光让我深颏地了解了母亲,了解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人们常说“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母亲,你的余生,我一定会用心陪你走下去。[1]

作者简介

冯保锋,河南济源人,轵城实验中学教师,爱生活、爱读书、爱旅游,作品散见于报纸媒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