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母猪草
t01aaf31a4d48e7edea.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109181&sid=1173577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母猪草

汉语拼音:Mǔ Zhū Cǎo
别名:山黄连(四川)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清热除湿,解毒散结,止咳化痰
主治:湿热黄疸,痈肿疮毒,瘰疬,痰热咳嗽,癫痫

母猪草,中药名。为毛茛科人字果属植物耳状人字果Dichocarpumauriculatum(Franch.)W.T.Wang的根。植物耳状人字果,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散结,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湿热黄疸,痈肿疮毒,瘰疬,痰热咳嗽,癫痫。[1]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母猪草

拼音名:Mǔ Zhū Cǎo

别名:山黄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hocarpum auriculatum(Franch.)W.T.Wang et Hsiao[Isopyrum auriculatum Franch.;I.delavayi Franch.]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耳状人字果的根。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耳状人字果,多年生直立草本,无毛。根状茎横走,黑褐色,质坚硬,有多数细根。基生叶少数,在果期常枯萎;叶柄长5-11cm;叶为二回鸟趾状复叶;中央一回指片菱形,长1.8-6cm,宽1.5-5cm,中上部有浅牙齿,侧生指片有小叶2枚,小叶不等大,上面小叶斜卵形,下面小叶斜卵圆形;茎生叶2-4枚,似基生叶;叶柄长2-5cm。复单歧聚伞化序,长7-19cm,有1-7朵花;下部苞片叶状;花梗长2.5-3.5cm;花两性,萼片5,花瓣状,白色,倒卵状,椭圆形,长5-9mm,宽3-5.5mm,先羰钝;花瓣5,金黄色,长约4mm,瓣片宽倒卵圆形,长、宽均1.5mm,先端微凹或全缘,下部有细长的扑;雄蕊约20,长5-6mm,花药0.6mm;心皮2,基部合生。蓇葖果2,狭倒卵状披针形,长11-15mm,叉状分开,喙长约2mm。种子8-9里,近圆形,直径约1mm,黄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阴处潮湿地,或疏林下岩石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解毒散结;止咳化痰。主湿热黄疸;痈肿疮毒;瘰疬;痰热咳嗽;癫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烂敷。[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母猪草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母猪草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