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芝荃
毛芝荃(MaoZhiQuan)(1902-1982)字羽鹏,1902年10月20日(清光绪廿八年九月十九)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法库县蛇山沟村,早年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东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
毛芝荃 | |
---|---|
出生 | 1902年10月20日 |
国籍 | 中國 |
职业 | 53军(军长) |
知名作品 |
|
目录
人物简介
毛芝荃(1902-1982)字羽鹏,1902年10月20日(清光绪廿八年九月十九)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法库县蛇山沟村,早年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东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0月任第53军(军长周福成)第116师(师长赵绍宗)第348团团长,参加远征军对日反攻作战,后升任第53军第116师(师长刘润川)少将副师长。
1945年5月25日因滇西抗战有功,获颁国民党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腾冲是日军在滇西最大流血区,城内各兵种和军属机构及其他支援官兵约7000人全部阵亡。我军围攻腾冲战役伤亡过万。美军联络官员阵亡14人。滇西战后,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因功奉颁青天白日勋章。所部军长阙汉骞少将,周福成中将,师长熊绶春少将,刘润川少将,毛芝荃少将等多人,亦同时接受此一最高荣誉,第五十四军并奉颁荣誉旗。
1947年七月上旬,53军由华北调往东北,七月中旬第-一六师在铁岭县北威远堡门遭到解放军的全歼,师长刘润川、副师长张绍贤均被俘。后又以第一纵队为基础恢复了第-一六师,以军参谋长刘德裕为师长,并以第二纵队作为整训,补充部队,番号为东北守备第二总队,以毛芝荃为少将总队长。
1948年年11月1日在沈阳投诚。1950年赴香港定居,任东北旅港同乡会会长兼同乡会有限公司董事长。1982年2月7日,因尿毒症在香港九龙伊丽莎白医院去世,遗体被葬于天主教堂柴湾墓场。
火线投诚
到了辽沈战役末期,驻守沈阳的国民党军开始打算放下武器,部分军官则纷纷要求"火线起义",但大部分军官一直在观望。
1948年11月1日上午九时左右,毛芝荃派来一辆吉普车,要接二纵五师十四团的解放军代表去接洽谈判。十四团政治处主任王佐邦带着三名股长以及几名战士到达五马路的一幢楼上。出面谈判的是守备总队总队长毛芝荃、副总队长佟道和参谋长胡大谟。三个人提出的中心条件是承认他们"火线起义"。王佐邦主任说,我们既没有接到上级关于你们起义的通报,双方更没有事先达成某种协议,因此现在我们无权承认你们"火线起义",守备总队只能立即交出防御地图,所属部队全部撤出防区,到指定地点集中。于是,就是否"火线起义"的问题,双方剧烈地争论起来。
争吵的时候,守备总队司令部里的电话铃声不断,大多是报告部队被打散或者投降的消息,弄得气氛愈加紧张。最后,副总队长佟道和参谋长胡大谟同意先达成停火协议,但是总队长毛芝荃就是不同意,坚持必须给他一个"火线起义"的承诺。
正在这时,突然有个国民党军军官大喊大叫地冲上楼,端着冲锋枪就朝天花板扫射:"我们早就起义了,他们还打我们,谈判个屁!"顿时,王佐邦主任身边的战士也端起枪对准了毛芝荃。双方僵持的时候,王主任说:"刚才那一梭子是朝我放的,这说明你们既不想起义,也不想投诚,而是想打,那就请便吧。"说完,就要走人,被副总队长佟道和参谋长胡大谟拉住,他们还是要求继续谈判。
再次谈到"火线起义"的时候,毛总队长拿出两个证据,说他早就下令部队不抵抗,同时还与高级将领们商量过起义的事。但王佐邦主任说,从没有看到过守备总队起义的迹象,无论如何不能认定为"火线起义"。
毛芝荃和佟道说解放军有位"周政委",已经答应他们"起义"了。毛队长提出派代表去东北"剿总"司令部找人查证--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去那里要路过还在抵抗的二0七师的防区,而且王主任还要化装成国民党军军官。不谈了,去五十三军军部找这个"周政委",根本没有此人。
下午又谈,一方坚持要求"起义",一方坚决不同意,言来语去迸出火星子。"起义",还是"投诚",关系前途和命运,当然非同小可,是个"原则问题"。
好容易到达东北"剿总"司令部,得知那里已经宣布投诚,司令部里混乱不堪,解放军官兵和国民党军官兵出出进进,根本找不到可供查证的人。只好又回来继续争吵。下午,楼外突然枪声大作,毛总队长的警卫部队被解决了,毛芝荃这才让步,交出了防御部署图,下令部队去指定地点集中。当毛总队长本人被要求留在原处听候处理时,他又愤怒了,说先是起义,后是投诚,现在怎么又成了俘虏?
可是,当十四团部队逼近总队司令部,迫使警卫排放下武器后,也就没甚么"原则"可争执的了。
两天后,王佐邦主任带着慰问品看望了他--国民党军东北第二守备总队最后被定性为"火线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