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毛達如,植物營養與施肥科學家,農業教育家。長期致力於土壤、植物營養與施肥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在推薦施肥工作中,對多點動態聚類分析、土壤肥力模糊評判和施肥決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建立了適合於不同條件的「土壤—肥料—作物—氣候」多因素綜合施肥系統,突破了施肥模型應用的時空範圍,在我國北方三省二市應用取得了顯著效益。在農業教育研究中,提出在「教學—科研—推廣」中,建立農科實踐教學體系和拓寬專業口徑的「基礎+模塊」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在土壤學界享有威望。

目錄

生平簡介

毛達如1934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市。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自幼愛好音樂。嚴格的家庭和中學教育,給他在如何做人和做學問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52年他考入北京農業大學土化系,1956年作為本校研究生,在X.K.阿沙洛夫(Acapob)教授和彭克明教授指導下,從事玉米營養與施肥研究。其間,先後對查哈爾平原,張北壩上,昌黎濱海,北京西山第三紀紅土進行了土壤調查與研究,參加了烏蘇里江流域荒地考察,多次到京郊進行教學實習和生產勞動。無論是在課堂、實驗室,還是在農村,他都積極向上,嚴格要求自己。嚴謹、艱苦、豐富的大學生活,使他增長了才幹,樹立了為祖國農業發展建功立業的志向。1958年,他通過了研究生論文答辨並被留校工作,從此,肩負教學、科研雙重重擔。一踏上工作崗位,他就將有機肥料資源利用和生物能源開發結合起來,對沼氣利用,高溫堆肥,腐殖酸肥料的效應和機理進行了研究。

早在70年代,他就結合黃淮海平原鹽鹼地的綜合治理,對植物營養快速診斷技術進行了探索。從1980年起,他主持和參加國家重點科技攻

關項目——黃淮海平原施肥技術專題近20年。在60年代和80年代,兩度倡導奠定了肥料定位試驗的基礎。於1981年採用3×3+1設計,在原北京農業大學昌平試驗站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可用於數量化研究的肥料長期定位試驗,並在土壤有機質累積、降解和磷肥後效迭加的數量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十幾年來,該試驗為國內外30名博士、碩士研究生提供了科研基地和試驗土壤,共發表論文32篇,為北京地區土壤肥力、肥料效應監測和基礎科學研究做出了貢獻。

他在長期的科研和教學實踐中,深刻認識到研究方法對科學研究的極端重要性,一再強調,任何一門生物學科都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系統,因此植物營養研究法也必須是一個多種方法綜合運用的方法論體系。他將專業知識與方法論密切結合,發表了多篇研究方法論文,並在1994年,用系統論的觀點主編了國內第一本植物營養研究方法教材。他對原北京農業大學植物營養系的許多重要研究項目的研究路線和方法親自審定,經常向學生介紹國內外科學研究和研究方法動態,對學科研究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推動作用。從80年代起,他先後任原北京農業大學主管教學副校長,中央農業管理幹部學院院長,農業部教育司司長。1995年,北京農業大學和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為中國農業大學後,任該校首任校長。他懷着崇高的責任感和嚴肅的科學態度,深入教學和教育管理實際進行調查研究。每次出國考察或與外賓談話,都悉心了解國外教學和教育發展情況,及時吸收、總結國內外先進經驗為我所用,努力探索教育規律,對教學、教材改革、人才培養等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他主持建立了「教學—科研—推廣」體系中的農科實踐教學體系,提出了拓寬專業口徑的「基礎+模塊」人才培養新模式。兩校合併後,他重點抓「211工程」立項和機構改革兩件大事,提出「五統一」管理方案,使學校從「平衡過度」進入「穩步發展」的階段。改革和發展登上了一個新台階。毛達如先後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8名,出版著作7本,發表論文60餘篇,獲科技成果獎8項,教學成果獎2項,「外國專家工作」成果獎1項,但嚴謹求實的科學家風度依然,普通人民教師的本色未變。毛達如不僅具有頑強拼博,開拓進取的精神,而且很講究工作方法和領導藝術。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音樂素養。正如他自己所說:「校長猶如樂隊指揮,要指揮全校演奏出美妙和諧的樂章」。

人生成就

毛達如對高等院校內部體制結構、專業設置、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探索、研究和改革。主要成果有:

1.通過國內外教材比較研究,提出國內農科教材改革方針國內教材建設五點方針是:

(1)高起點、內容新,全面系統反映學科當代發展水平和趨勢,及時更新和補充新內容;

(2)一個學科至少應有一套反映不同層次,不同方向組合的系列教材;

(3)大學教材應向高質量、多樣化方向發展,以拓寬學生專業視野;

(4)在內容安排上應貫穿由近及遠,由表及里和少而精的原則;

(5)增加實踐內容比重。重視實驗指導,課程設計,習題集等配套教材建設。

在他的倡導下,一批國內新編教材和國外引進教材不斷出版,對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起到積極作用。

2.拓寬人才培養專業口徑,提出「基礎十模塊」的組合教學新模式

毛達如提出「基礎+模塊」的「網絡式」人才培養新模式。它包括三個基本點:一是學生入學後按系學習共同基礎理論和技能,突破以往狹窄專業框框束縛;二是各系課程均包含共同基礎和專業方向二個階段;三是按照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踐教學三個系統設置必修、選修和試驗教學環節。實踐表明,這一改革成果,進一步加強了基礎知識,拓寬了專業領域,提高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增加了學生畢業後被擇優錄用的概率和增強了在實踐工作中的應變能力。3.提出「教學—科研—推廣三結合」的農科四段實踐教學體系。

毛達如針對我國農科院校在專業設置上,長期以來基礎不厚、專業較窄、不能適應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現狀。研究了國內外,特別是西歐、日本、美國等國先進教學經驗,提出大學生四段實踐教學體系。

第一段,農事實習:學生在一年級到農場、試驗站或農村進行農事實習,增加對農業、農村、農民「三農」的認識。

第二段,作物生產責任田:學生在二年級在教師指導下種一小塊責任田,增加對農作物從種到收生物學特性和生產過程的認識。第三段,科研訓練:學生在三年級結合專業學習,參加教師有關的科學研究,增加對科學方法論的認識。

第四段,「教學—科研—推廣」綜合教學實踐。

增強了諮詢、示範、推廣綜合實踐能力。學生畢業前在農村基點用3個月左右獨立綜合實踐活動,與農民和生產結合。四段實踐教學體系,寓政治思想於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

上述教學研究成果在1989年、1993年分別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和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並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中推廣。

科學家品質

科學家的品質對於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1]所具備的素質,首先必須是要有好奇心,對於自然的好奇,對於普遍事物的好奇。據我所知的優秀科學家,他們對於所有事物都非常好奇。他們想探知事物的規律,他們具有看到事物最為本質一面的本領。作為科學家,他們能夠將事物歸納為最基本的簡單而重要的法則,並通過這些基本法則去了解許多其它事物。他們所了解的事物不單單是一個清單,或對個別事物的認識,而是將對它們的認識歸納成為一種普遍的認識。這些素質都是應該具有的。另外,優秀的科學家必須要有恆心。他們在研究實驗過程中不斷努力,努力再努力,鍥而不捨[2]。此外,優秀的科學家一般都有很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斷。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素質。

視頻

毛達如 相關視頻

盤點:中國近現代偉大的科學家
植物營養與科學施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