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毛顎動物門

來自 技點網 的圖片

中文名:毛顎動物門

拉丁學名:Chaetognatha

界:動物界

已知種類:世界已知

約有70~80種

毛顎動物門動物界的一門,為原口類動物。通稱箭蟲,全在海洋中營浮游生活。已知約60種。體細長,硬直似箭,分頭、軀幹和尾3部分。頭部背面有眼點1對,口兩側有許多剛毛,為攝食器。軀幹不分節,具水平方向的側鰭及尾鰭,能迅速出擊捕食小動物。體壁為復層上皮,有4條縱肌束。真體腔發達,但無明確的體腔上皮。頭、軀幹和尾之間都被隔膜分開,腸繫膜還將軀幹和尾部的體腔各分為左右2室。無排泄、循環和呼吸器官。頭部和軀幹部的腹面各有1個大的神經節。雌雄同體。受精卵直接發育為成體。箭蟲分布廣泛,數量大,是魚類的食料,但它也能大量吞食某些經濟魚類的卵及幼魚。箭蟲又可作海流的指示動物。中國南方常見種類為肥胖箭蟲。 [1]

目錄

毛顎動物門簡介

毛顎動物門(Chaetognatha)世界已知約有70~80種。體細長如箭,一般1~3厘米,最長可達12厘米以上。可分為頭、軀幹和尾3部分。頭部略膨大,具有顎毛;尾部末端尖細。體壁透明,故又稱玻璃蟲。身體兩側對稱,腸腔法形成體腔。有水平方向的側鰭和尾鰭。鋤蟲屬生活於內灣或近海的岩石、海藻間,其餘各屬均為典型的海洋浮游生物。為極為活躍和兇猛的肉食性動物,攝食橈足類、磷蝦、幼蟲、仔魚等,同類相食也常見。雌雄同體。再生能力較強。多生活在200米水層以上。許多種有垂直移動現象,一般是夜晚上升,白天下降;有的有季節垂直移動現象。僅箭蟲綱Sagittoidea,包括2科:古箭蟲科Amiskwidae僅1屬1種,即古箭蟲,為化石種;現存的箭蟲科Sagittidae可分為8屬。有些種類對溫度和鹽度有嚴格要求,可作為海流、水團的指示生物

毛顎動物門形態特徵

毛顎動物 體細長,一般1~3厘米,最長可達12厘米以上。具有掠食性動物的典型結構。全體分為頭、軀幹和尾3部分。頭部略膨大,軀幹與頭連接處稍微縊縮為頸部,尾部末端尖細。頭部兩側各着生一列4~13根鐮刀狀、幾丁質的顎毛,其頂端尖銳,基部膨大,附着於頭部肌肉上,開闔自如,是捕食器官。

頭前端兩側常有1~2列小齒,圍繞在口的前方,也是捕食器官。頭背面中部有眼一對,眼的中心有呈黑色或暗褐色的色素區,由色素細胞和感光細胞組成,被認為有調節動物晝夜移棲節律和支配趨光運動的功能。由纖毛細胞構成的纖毛環司觸覺和嗅覺,起於兩眼間或眼後緣,可向後伸展到軀幹前段。包含纖毛細胞和支持細胞的觸毛斑呈圓形,分布周身,也是一種感覺器官。頭部外被一層可以自由伸縮的表皮組織,稱頭巾,有保護作用。顎毛活動時,頭巾後縮;當動物急速遊動時,頭巾向前包裹整個頭部,以減少阻力。

在頸部和軀幹常有由泡狀細胞組成的泡狀組織,是表皮的增厚部分,鋤蟲屬和翼箭蟲屬的泡狀組織很發達,其他屬多局限於頸部,強壯箭蟲的泡狀組織的發達程度隨水溫和鹽度而變化。時岡隆認為它可能具有保護軀體和提高動物浮力的作用。軀幹和尾部兩側有1~2對側鰭,有漂浮和平衡身體的功用。尾部有一個近三角形的尾鰭,與運動有關。鰭是表皮的延伸,內有鰭條支撐着。營底棲生活的鋤蟲屬在身體腹面還有象棘皮動物管足狀的附着突起,在尾部較多。有的種類在側鰭後端形成大的指狀附着器。尾部兩側在側鰭和尾鰭間突出一對貯精囊,成熟時膨大,從外緣破裂排出精胞,其形狀和位置因種而異。

毛顎動物門生理習性

運動 鋤蟲屬生活於內灣或近海的岩石、海藻間,依靠附着突起在底質上匍匐爬行,遇到驚擾就躍起遊動,立即潛入海底。浮游生活的種類以身體後半部作節律性的背腹向擺動和以尾鰭打水而躍進。平時總是前進一下,靜止一下,在靜止時以側鰭維持身體的平衡和漂浮。有時驟然連續顫動,急速前進,宛如離弦的飛矢。為此,箭蟲被列為浮游性游泳生物的一個代表類群。

攝食 毛顎動物是貪得無厭的捕食者。捕食時常驟然躍進,以頭部齒器的迅猛動作捕獲獵物,並在顎毛的操縱和齒、口的配合下強行送入腸道。鋤蟲則用附着突起將後體部附着於底質,並抬高前體部,待食物臨近,便急速躍起捕捉。毛顎動物主要是在夜間或弱光下攝食。一般攝食大小適度的動物,如橈足類、磷蝦類、幼蟲、仔魚等,偶然也攝食小型水母、原生動物、硅藻和浮游被囊類等。同類相食也常見。有時吞下比本身更長、更大的獵物,把身體脹得又圓又粗,食物的一端已達肛門,而另一端還在口外。排便時無腸道的蠕動,只見腸道里纖毛的擺動。

生殖 毛顎動物是雌雄同體而雄性生殖腺先成熟的動物。行自體受精,當貯精囊破裂時,排出的精胞粘附於其他物體或親體的鰭上,然後成堆的精子從精胞中放出,進入納精囊。行異體受精的有配偶行為,互以精胞移附於對方身體,精子同樣進入納精囊達到受精的目的。箭蟲屬排出分散的受精卵,漂浮于海面;鋤蟲屬的受精卵排出後附着于海草或其他物體上,?蟲屬的受精卵外被膠質囊,粘附於親體的尾部;翼箭蟲屬成團地排出200~300個浮性卵,在海中漂移孵化。剛孵出的幼體便具成體的基本形態。

再生 毛顎動物的再生能力強。如頭翼鋤蟲切去尾鰭,2天後表皮再生,出現鰭條,1周後尾鰭完全再生。切去尾部也能長出,有的傷及軀幹前端也不死亡。

毛顎動物門科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毛顎動物門 Chaetognatha Leuckart, 1854 Archisagittoidea 箭蟲綱 Sagittoidea

毛顎動物門生態分布

地理分布 除鋤蟲屬在內灣、淺海營底棲生活外,其他各屬都是典型的海洋浮游生物。由于海域溫度、海流、水體含氧量和地理阻隔等因素的限制,各種的分布情況不同,如秀箭蟲只出現於北方寒帶,強壯箭蟲只分布於中國和日本的近海和內灣,秘魯箭蟲和瑪麗箭蟲分別為秘魯沿岸和南大洋的特有種。廣布於太平洋、大西洋或印度洋的種比較多,各大洋共有的世界種也不少。在中國海,典型的熱帶種向北只分布到東海外海。溫帶沿岸種只有少量向南分布到南海北部沿岸水域。

垂直分布 一般在200米水層以上,毛顎動物的種數和個體數較多,例如,在千島-堪察加海溝,50~200米水層的數量最多,200米水層以下開始減少,2000~4000米銳減,6000米以下絕跡。屬的棲息水層是:鋤蟲屬底棲,淵鋤蟲屬和異?蟲屬是深水浮遊動物;鈎狀真?蟲在兩極區生活於上層,在熱帶潛入深水;翼箭蟲屬和?蟲屬分布於表層水,箭蟲屬幾乎出現于海洋的各水層。很多種的成熟個體比幼年個體的生活水層深。

垂直移動 毛顎動物許多種有垂直移動現象。一般是夜晚上升,白天下降,為晝夜垂直移動。美國聖迭戈沿岸的近岸箭蟲中午棲息於15~20英尋的水層,傍晚和黎明上升到表層,夜間又下降。在不同季節變換棲息水層,叫做季節垂直移動,例如,緬因灣的秀箭蟲,3~4月間不分晝夜生活在表層,而在春末和夏季則潛入深水。垂直移棲與環境條件有關,也與動物的生理要求(如繁殖等)有關。

季節變化 毛顎動物的種類組成和種群數量隨季節而變化,它受水溫、海流和餌料生物等環境因子的影響,同時也取決於自身的繁殖狀況和生態特性。一般暖水種的周年數量變化幅度不大,冷水種波動明顯。有些種類的數量隨着所棲息的水團的消長而變化,如英吉利海峽的秀箭蟲的數量變化與大西洋流入海峽的高鹽水勢力強弱有關。夏季熱帶河口的低鹽度成為河口區毛顎動物銳減的重要原因。生活於內灣、淺海的柔弱箭蟲隨着水溫的升降,在夏秋大量繁殖,而冬春很少。

毛顎動物門與其他生物的關係

毛顎動物在海洋中同其他生物之間的關係是密切而錯綜複雜的,主要表現在捕食關係和寄生關係上。

捕食關係 毛顎類大量捕食其他浮遊動物,許多橈足類都是它的重要餌料生物,附帶帶吞食一些浮游植物如硅藻類等。這樣,毛顎類的繁殖和攝食活動,在保持浮遊動物一浮游植物群落數量平衡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種群增長也受到制約,因為它同時又是許多魚類、水母類、櫛水母類Ctenophora的食物。不但中、上層魚類捕食毛顎類,如東海底層魚類也以之為食(Nagasawa等,1981)。此外,它也是其他海洋無脊椎動物侵襲的對象。在毛顎類樣品中常見的無頭或頭部傷殘的個體,相當一部分就是由盲蠶Typhloscolex(多毛類)和某些橈足類捕食所致。Feigenbaum(1979)發現盲蠶捕食箭蟲,他認為毛顎動物無頭是盲蠶襲擊的結果。Nagasawa(1986)發現橈足類的紡錘水蚤Acartia和簡角水蚤Pontellopsis有捕殺幼年毛顎動物的行為,斷言東京灣、駿河灣強壯箭蟲、肥胖箭蟲和中華箭蟲的頭部傷殘與捕食者的傷害有關。他認為顎毛和齒是毛顎類的捕食器官,失去它們,終必飢餓致死,不能再生。

寄生關係 毛顎動物也遭受寄生蟲的侵害,沿岸和近海較常見。在澳大利亞東岸樣品中1%的毛顎動物被感染(Thomson,1947),黑海的黑海箭蟲(Elian,1960)、加勒比海的六翼箭蟲(Colman,1959)和普利茅斯沿岸的毛箭蟲(Russell,1932)被寄生的分別為2%,4.3%和7%,最高的感染率是印度馬德拉斯海域的肥胖箭蟲高達90%(Dollrus等,1955),是罕見的特例。我國近海的強壯箭蟲、中華箭蟲和肥胖箭蟲等也常見到感染寄生蟲的個體。已發現的寄生生物有原生動物、線蟲、吸蟲、絛蟲、橈足類和一些細菌類(圖40)。原生動物是毛顎類最常見的寄生生物,如有色擬變形蟲Paramoeba pigmentifera 寄生於箭蟲的尾鰭和尾腔內,纖毛蟲類的Metaphrya sagittae寄生在箭蟲的體腔中,長吻蟲Lacrymaria sp.寄生於強壯箭蟲內海型體上,鞭毛蟲 Trypanophis sagittae 寄生六翼箭蟲、琴形箭蟲和多變箭蟲的腸壁內。一種雙鞭毛蟲Oo-dinium jodani外寄生於秀箭蟲。在箭蟲體上還發現無核或有一定組織結構的囊泡,1尾箭蟲可多達10個,可能也是一些原生動物的寄生。黑海箭蟲體腔有黃綠色的對盲囊線蟲Contracaecum sp.的幼蟲寄生,在黃海一種寄生性的異尖線蟲Anisakis salaris 的幼蟲較多。日本海域寄生的吸蟲有多變頸源吸蟲Derogenes varicus、管孔吸蟲Opechona bacillaris 和普通半尾吸蟲Hemiurus communis等的幼蟲。寄生在大洋箭蟲肌肉中的吸蟲可輕易地穿過體壁。絛蟲侵襲瘦箭蟲S.tenuis 和弗氏箭蟲,而肥胖箭蟲的體腔中則同時寄生着吸蟲和絛蟲的幼蟲。此外,還發現寄生橈足類附着於多變箭蟲的雌性生殖孔上,還有多變箭蟲直腸下方有寄生橈足類,可能是從箭蟲肛門進入的。南極半島的鈎狀真(釒毳)蟲有盲蠶外寄生。

寄生對毛顎類的危害是嚴重的。吸蟲幼蟲寄生使毛顎類的卵巢發育受阻,喪失生殖力,身體畸形,導致死亡率增高或改變生境。但最嚴重的莫過於感染細菌,輕則全體包裹着枝狀滋生物或出現瘤狀腫塊(圖41);重則侵入體內,細菌大量繁殖,引起肌肉退化,形成結節,變得軟弱。如東京灣的強壯箭蟲感染後,攝食活動和生殖行為衰退,含食率(FCR)不到10%,個體變小,終於造成高死亡率、低生長率,限制了種群的增長。

必須提到的還有細菌—河豚毒素—毛顎動物關係。多年來就知道毛顎類捕食是以毒液麻痹獵物,而後咽下。到20世紀80年代發現箭蟲、鋤蟲和真(釒毳)蟲的有毒物質是一種神經毒素——河豚毒素(TTX),具強烈的鈉通道阻斷劑的作用(Thuesen et al.,1988)。又從秀箭蟲、琴形箭蟲和鈎狀真(釒毳)蟲等頭部分離出產生TTX的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菌株(Thuesen & Kogure,1989)。因而認為毛顎類毒液的產生可能與細菌有關。雖然現在對毛顎類富集TTX的機制還不清楚,細菌與毛顎類的共生關係還有待探計,但在海洋中無處不有的毛顎動物,對於擴散TTX和TTX產生菌的媒介作用是值得關注的。

毛顎動物門系統分類

本門僅有1綱(箭蟲綱Sagittoidea)2科。屬於古箭蟲科(Amiskwidae)的僅1屬1種,即古箭蟲,是化石種。現存的箭蟲科(Sagittidae)根據側鰭數目和位置、有無腹部橫走肌及其所在部位、有無齒和齒列數目等特徵分為8屬。常見的有箭蟲屬、翼箭蟲屬、蟲屬和鋤蟲屬,以箭蟲屬最重要。中國近海也以箭蟲屬種類最多。

毛顎動物門化石資料

1911年C.D.Walcott發現不列顛哥倫比亞中寒武紀頁岩中3隻被認為是毛顎動物化石的標本。他稱之為古箭蟲(Amiskwia sagittiformis )。該化石動物(圖43)體長20mm,頭頂一對發育良好的觸角,頭左側有顎毛跡象,軀幹部一對短側鰭,後端有一典型的尾鰭。腸管明顯,向後伸延止於尾鰭基部,其末端可能即是肛門所在位置。頭部外觀無明確的界線,但頭一軀幹橫隔膜明顯,無尾—軀幹橫隔膜,生殖腺和貯精囊了無痕跡可辨。從此,由古箭蟲單獨建立一科——古箭蟲科Amiskwiide Walcott,與現存的箭蟲科Sagittidae Claus et Grobben並立,共隸於箭蟲綱Sagittoidea Claus et Grobben。但對此持懷疑論者並不乏其人,如Owre 和Bayer(1962),Conway-Morris(1977)與Bieri(1991)都先後質疑,認為Walcott推測的化石毛顎動物證據不足。Bieri(1991)認為由Schram(1973)報道的出自伊利諾斯州上賓夕法尼亞的化石Paucijaculum samamithion,可能是毛顎動物化石。Schram未加描述,據Bieri觀察,此化石存在着成熟卵巢、顎毛和類似貯精囊、泡狀組織的痕跡,不同的標本表現出的特徵明顯不同。令人相信,這些都是毛顎動物確鑿的特徵跡象,是古箭蟲化石所無法比擬的。Bieri 還指出,Schram 的化石材料似乎包含着3種分隸於3屬的化石毛顎動物。它們更接近於現存的浮游生活的屬,而不是底棲性屬。與現存屬的密切關係表明其起源和分化遠比石炭紀早,可能是寒武紀露頭時期。

曾有人推想毛顎動物的顎毛與古生物學研究的牙形刺(conodont)有關(如H.Szaniawski,1983),實際上牙形刺是已滅絕的原來身體柔軟的海洋無脊椎動物的一個類群的頭上捕食器官,它主要含有磷酸鹽成分,與顎毛的化學成分迥異(W.C.Sweet,1985),已予以否定。

毛顎動物門經濟意義

毛顎動物為海洋浮遊動物的重要類群之一。它們大量吞食其他浮遊動物,又是許多魚類的攝食對象,在海洋食物鏈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是海洋次級生產力的代表者。

毛顎動物廣泛分布于海洋各水域,因體型較大,數量較多,而有些種類又嚴格要求一定的溫度和鹽度,所以可作為海流、水團的指示生物。例如,在20世紀30年代,曾用毛箭蟲和秀箭蟲作為英吉利海峽兩個不同的水團的指示生物,獲得了良好的結果。中國從60年代初起,已經探討用毛顎動物作為近海海流、水團的指示生物。

參考來源

  1. 毛顎動物門,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