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盤點:回族十三姓都有哪些
回族 |
民族文化盤點:回族十三姓都有哪些回族人民生活在中國分布最廣的一個少數民族。回族整體信仰着伊斯蘭教,所以整個民族的生活方式都以伊斯蘭的生活方式在進行着。在這麼一個獨特的民族中,還有十三個獨特的姓氏你知道嗎?本期回族文化,帶你了解他們的十三姓。[1]
回族十三姓:納、馬、撒、哈、沙、賽、速、忽、閃、保、木、蘇、郝。
納回族十三姓之一。
回族中的納姓,取自賽典赤贍思丁長子納速喇丁名字首音。據《陝西通志》載,元朝初,貴族納速喇丁子孫甚多,分為納、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楊和鄉,還有納姓回族七百餘戶,四千餘人組成的村子——納家戶。納姓回族主要分布在雲南和寧夏。
撒回族十三姓之一。
撒撒姓為回族十三姓之一。也是回族中的大姓。據安徽和縣撒姓回族家譜載:撒氏始祖居西域,為回紇人,後為唐平叛,因其功被封斌王,以居關中。(《撒氏宗譜》)明建文元年(1399年),其後人撒仲謙一家由陝西遷往和縣城西門響水溝一帶居住,有祠名懋款堂。在回民族當中,經名帶撒字頭的也比較多。僅元代有史可查的官員就有撒都丁、撒里蠻、撒特迷失、撒的迷失,其中撒的迷失同名者有8人,這都是撒姓的主要來源。撒姓回族主要分布在雲南、河北、河南和西北地區。
沙 沙姓為回族中的大姓。故《千家姓》稱:今回族多此姓,別為一族。該姓大多取自經名首音和尾音。如元初的沙全,其父沙的,世居沙漠……(沙)全初名抄兒赤,甫五歲,為宋軍所虜。年十八,留劉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姓,而名曰全。
閃
回族中的閃姓,據《回教民族說》稱,由苫思丁之後裔轉為閃和陝。在明代,閃姓回族多以擅長詩文見着,如閃應雷,閃繼迪、閃仲侗、閃仲嚴等。閃姓也是賜姓之一。據《賽典赤家譜》載:明太祖定鼎金陵,賜為十姓:日閃,…在閃姓中,也有改作他姓者,如宣化有回教望族姓玉,自言原姓閃,賜姓玉。(《回教民族說》)閃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河北及雲南等地。
蘇蘇姓為回族十三姓之一。
蘇姓大多取自經名首音。如蘇里曼……之後裔取姓蘇。《回教民族說》蘇達尼,就取自第一個音蘇為姓。(《中國回回姓氏來源》)再有,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韋州鎮蘇家回族老人講,元末明初一位阿拉伯商人名叫蘇拉瑪尼,沿絲綢之路來到韋州經商,並長期定居下來,其後裔均姓蘇。(《中國回族大辭典》)此外,也有因速來蠻的速(與蘇音相近)賜給蘇姓的。
速姓,回族姓氏之一。
(見《中國回族貴州回族》)速姓為回族十三姓之一。取自賽典赤?贍思丁長子納速喇丁名字的第二個字音。另,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入附後授雲南左衛副千戶的西域回回亦速,子亦名亦速,孫速來蠻時,以速為姓,四世外速俊……八世孫速華,世代為宦,至今為回回望族。(《回回歷史與伊斯蘭文化》)速姓回族主要分布在雲南和西北地區。
保 雲南回族中的保姓,出自賽典赤贍思丁家族,即回族十三姓之一。但昭通《保氏族譜》稱:吾族原於蒙古,初以特穆爾為氏,元之右族也。自庫庫台特穆爾尊號保保,而入滇始祖以阿保名,於是改姓保氏。(《滇南叢話》)對於此話,白壽彝先生指出:予於《族譜》所記第十三世以後,頗為相信。十三世之前,予乃不能無疑。其真實之程度如何,固不難據史籍以斷。哈哈姓為回族十三姓之一。
哈姓起源於中亞布哈拉王族。元代住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廣東宣慰使都元帥的哈散,任宣慰司副使的哈辛,便分別是北宋神宗年間進入中國的布哈拉王后裔賽典赤?贍思丁的次子和孫子。在元代的中高級官員中。
還有哈伯、哈八石、哈八失、哈兒沙、哈海赤、哈黑丁、哈刺、哈麻、哈迷都丁等三十餘人。在明代官員中,有哈林(通事指揮僉事)、哈銘(錦衣衛指揮使)、哈直(安慶衛指揮)、哈維新(商鎮參將)、哈斯哈(潼關副將),以及隨同鄭和一同下西洋的大掌教哈三等。
郝郝姓為回族十三姓之一。郝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
忽忽姓為回族十三姓之一。
忽姓取自祖上回回名首音。據《元史氏族表》載:贍思丁三子忽辛、納速刺丁四子忽先後裔有以忽為姓者。清代張澎在《姓氏尋源》中也指出:陝西蒲城多忽氏,當為元忽都、忽辛之後。又據金吉堂《回教民族說》稱:忽先或忽辛之後裔姓忽。在元代,編着《飲膳正要》的營養學家忽思慧也是回回人。另,元代回回人中,名字有忽字頭、居官達魯花赤者有25人,其中忽辛就有7人。忽姓回族主要分布在雲南。
回族中的木姓,主要取自經名之首音。如木八刺或木沙刺福丁之後裔,姓木。(《中國回族大辭典》)有一部分木姓,也出自沐姓。如:明初,因木氏鎮守雲南有功,被皇帝賜姓沐』。明亡後,沐氏後裔為避災禍,有些又改沐為木。
(《中國回族大辭典》)明清時,木姓回族在陝西咸陽還形成了一個聚居點——木家村。該村在50年代時,還立有國子監太學生木際豐(慶生)的石碑,立碑時間為乾隆十年(1745年)。(《同治年間陝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木姓回族主要分布在雲南、陝西。
馬回族第一大姓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發祥於阿拉伯半島。阿拉伯語人名音節多,聽起來不順口,當譯成漢字省寫或稱呼時,常取人名之某一字或一音節作為姓。馬姓取於阿拉伯語音人名的情況複雜。《滇南叢話》說阿拉伯人之漢姓則多為其首音。[2]
關於每個民族最早的姓氏又或者現在的姓氏,可能我們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多去了解它們的民族文化,其實也並沒有什麼不好,就讓我們一起多多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