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是指由那些沒有受過正規藝術訓練,但掌握了既定傳統風格和技藝的普通老百姓所製作的藝術、手工藝和裝飾性裝飾物。一個國家或地區均可能產生出一種典型的民間藝術。

目錄

中文名

民間藝術

例 證 象皮影、剪紙 定 義 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 類 別 編織類、剪刻類、印染類

目錄

總體概述

分類

染織繡類

▪ 傳統刺繡 ▪ 民間印染 ▪ 中國織錦

塑作藝術

▪ 泥塑藝術 ▪ 麵塑藝術 ▪ 木偶藝術

總體概述

民間藝術是針對學院派藝術、文人藝術的概念提出來的。廣義上說,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包括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狹義上說,民間藝術指的是民間造型藝術,包括了民間美術和工藝美術各種表現形式。按照材質分類,有紙、布、竹、木、石、皮革、金屬、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製成的各類民間手工藝品。它們以天然材料為主,就地取材,以傳統的手工方式製作,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與民俗活動密切結合,與生活密切相關。一年中的四時八節等歲時節令、從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禮儀、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間藝術的陪伴。

按照製作技藝的不同,又可以將民間藝術分為繪畫類、塑作類、編織類、剪刻類、印染類等等。

從創作者的角度看,民間藝術是以農民和手工業者

為主體,以滿足創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補充家庭收入為目的、甚至以之為生計來源的手工藝術產品。

從生產方式看,民間藝術是以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以父傳子、師帶徒的方式世代傳承的。

從功能上看,它包括了側重欣賞性和精神愉悅的民間美術作品,也包括了側重實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裝飾品。作品的題材和內容充分反映了民間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飽滿粗獷,色彩鮮明濃郁,既美觀實用,又具有求吉納祥、驅邪避害的精神功能。

分類

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可以有多種角度的分類方法,按照材質來分類,有紙、布、竹、木、石、皮革、金屬、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等不同材料製成的各類民間手工藝品,它們基本上都是天然材料,以手工加工製作的。按照製作技藝的不同,又可以將民間藝術分為剪刻類、塑作類、織繡類(包括印染類)、編織類、繪畫類、雕鐫類、扎糊類、表演類、裝飾陳設類等。也有學者按照造型來分類,但是這幾種分類都比較單一,不能完全體現出民間工藝美術極為豐富的內容種類與傳統文化的密切關係。

染織繡類

染織繡類的民間藝術實際上包括了印染、手工紡織、刺繡、織錦、緙絲等幾大類別。

印染是民間服飾和日常居室裝飾密切相關的工藝品,主要有蠟染、扎染、藍印花布、彩印畫布等,主要用在服裝、帽子、被褥、床飾、門帘、包袱布等方面,是用途非常廣泛的布藝。

刺繡則包括了四大名繡、各地民間刺繡等。四大名繡有湘繡、蘇繡、蜀繡、粵繡。

傳統刺繡

中國的傳統刺繡,根據使用者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工藝精緻程度的差別,分為民間刺繡和四大名繡。

民間刺繡是相對於具有宮廷文化風格和文人畫風格的「四大名繡」而言的、普遍存在於中國各地的民間刺繡工藝。中國傳統刺繡歷史悠久,隨着絲綢的產生和發展而存在。早在四五千年前,刺繡就已經成為「章服制度」中重要的裝飾手段。兩千多年前的長沙馬王堆墓出土的刺繡已經有了豐富的不同針法。可見當時刺繡工藝已經出現了不同針法的程式化的固定工藝。1982年從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了戰國時期的繡衾(被)和禪(單)衣,上面繡着龍、鳳、虎和花卉等圖案,形神兼備,絢麗多彩。

漢代的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有「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的詩句。漢末、六朝時期,刺繡題材中出現了人物形象,為後來的人物繡品開了先河。唐、宋時期,文人們開始參與刺繡畫稿的設計,文人畫所表現的詩詞境界、書法和繪畫的雅致,影響到民間刺繡的創作,刺繡開始向精緻化和文人化的方向發展。到了宋代,刺繡幾乎成為婦女的女紅手藝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項,不少有文化的富家女子的刺繡創作,更使刺繡工藝臻於精細絕妙。明、清時期,全國城鄉出現了眾多的刺繡商業作坊。尤其是明代,首先在上海出現了「露香園繡」這樣繡工精細,用針巧妙的以個人風格著稱的「顧繡」,並專門刺繡花鳥走獸畫幅、畫頁、手卷等陳設品,表明中國傳統刺繡從附屬在服飾上的裝飾手段,成為獨立欣賞的藝術品。清代開始出現了幾個重要的刺繡藝術流派,如北京的京繡、開封的汴繡、山東的魯繡等,以及後人稱譽的四大名繡。

清代後期,各地都出現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技藝特色的民間刺繡工藝。但是長期以來,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對各地出現的民間刺繡工藝極少關注,更談不上記錄和評介。民間刺繡基本上處於與日常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普通「手藝」的地位,但是正是這種生活的藝術,才使得民間刺繡一代代自發地保留了下來,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傳統藝術中最精彩、最形象、最富有文化內涵的非物質文 中國傳統的民間印染有扎染、蠟染、藍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前三者都是以印和染的方法着色、顯花的工藝,以植物蓼蘭中分解提煉出的靛青為染料,民間也稱為藍染和藍印。彩印花布則是一種多版套色印花的工藝。據《史記》、《竹書記年》等古籍記載,早在公元前26世紀初,「黃帝制玄冠黃裳,以草木之汁染成文彩」。夏、商、周時代,就已經有用服飾的印染色彩、紋飾來區分尊卑等級的規定了。秦漢以後,鏤空版印花方法大為盛行,其後花色品種日見繁多,印染工藝也日臻完善。

中國織錦

中國織錦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生產出「何菱形紋錦」、「填花燕紋錦」、「對龍對鳳紋錦」等多色提花錦。到漢代,已能用複雜精密的提花機織出圖案優美的錦。唐宋以後,以各色絲線和金銀線製作的織錦緞及妝花緞,色彩鮮艷瑰麗,人們喻為錦上添花。

蜀錦產於四川,以成都為主,故成都又有錦城和錦官城之稱。此外,南充、閬中、樂山、綿陽、新都等地也生產蜀錦。蜀錦仍然沿襲染色熟絲織造,質地堅韌,五彩繽紛,富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宋錦因今之產地在蘇州,故又名「蘇州宋錦」,以古樸雅潔而著稱於世,現已面臨技藝中斷的瀕危局面。雲錦的產地在南京,因其錦紋瑰麗有如雲彩,故而得名。其圖案布局嚴謹,富有裝飾性,並多以金線顯花或絞邊,華彩四溢,臻麗至極,是中國皇家的御用織錦,代表了織錦工藝的最高技術水平。

塑作藝術

塑作類是指以捏、塑、堆、納等方法為主製作的民間藝術品,其內容包括了泥塑、麵塑、陶塑、糖塑、米粉捏製品、紙漿拍塑、琉璃和玻璃等造型藝術。塑作類藝術往往靠藝人以手施藝,靠手工方法造型,由於採用了與雕刻不同的創作手法,它們的藝術效果也不同。塑作類藝術還常結合彩繪裝飾方法,在塑形後再施以彩繪,以增加藝術品的欣賞性、象徵性和吉慶祥和的氣氛。如泥塑中的典型作品有江蘇惠山的「手捏戲文」、河南淮陽的「泥泥狗」、北京的面人湯、面人郎的作品等;納模玩具如泥餑餑、泥玩具中的耍貨「阿福」、鳳翔泥塑、北京兔兒爺、中秋月餅、巧果、糖人等都是典型的塑作類民間藝術。一些民間臉譜和器物採用紙漿拍塑而成,而玻璃類、糖人等則採用吹塑方法,趁熱邊吹邊塑形,也屬於塑作類藝術。如作為「南國陶都」,佛山石灣一直在大力弘揚石灣陶藝文化,增進年輕一代對石灣陶藝的理解與興趣,推動這項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參考資料

拉爾夫·邁耶(Ralph Mayer) .最新英漢美術名詞與技法辭典: 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杭州西興老街竹編燈籠年味濃 民間工藝或面臨失傳 .新藍網.2014-02-05[引用日期2014-02-23]

漆器與漆畫的關係解說 .中國網.2014-02-05[引用日期2014-02-23]

佛山「石灣陶塑技藝培訓班」開班 培養非遺傳承人 .金羊網.2017-09-19[引用日期2021-04-0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