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帶
氣候帶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目錄
名詞解釋
氣候帶(Climatic zone)是指根據氣候要素的緯向分布特徵而劃分的帶狀氣候區域。在同一氣候帶內,氣候的基本特徵相似,與土壤風化和形成密切相關。太陽輻射是氣候帶形成的基本因素。太陽輻射在地表的分布,主要取決於太陽高度角。太陽高度角隨緯度增加而遞減,不僅影響溫度分布,還影響氣壓、風系、降水和蒸發,使地球氣候呈現出按緯度分布的地帶性。由於受氣候影響,地球表面的土壤也呈現與氣候帶相一致的地帶性分布。
古希臘人亞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氣候帶的概念,並以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為界線,把全球氣候劃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5個氣候帶(或稱天文氣候帶)。隨着氣候資料的積累,人類對氣候帶的認識和劃分也逐漸完善。蘇潘(A.Supan)於1879年提出以年平均溫度20°C等溫線和最暖月的10°C等溫線為指標,把全球氣候劃分為5個氣候帶。
柯本(W.P.Koppen)在1900〜1936年以溫度和降水量為指標,將全球氣候劃分為熱帶多雨氣候、乾旱氣候、溫暖多雨氣候、寒冷雪林氣候和冰雪氣候5種氣候帶(主要氣候型)。釆用溫度和降水量指標劃分的氣候帶較天文氣候帶更接近於實際。
參考文獻
- ↑ 中華漢字:人類發展史上空前絕後的文明瑰寶!,搜狐,2019-07-20
- ↑ 傳統薈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