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壯山河
出處
唐·張說《孔補闕集市》:"族高辰象,氣壯山河,神作銅鈎,天開金印。"
【示例】:
明.無名氏《鳴鳳記.易生避難》:「生離死別何足慮,但願得早旋旌旆,氣壯山河,金戈挽落暉。」亦作「氣壯河山」。
梁信《從奴隸到將軍》上集第四章:"又聽到了你的朴樸實實、氣壯山河的言談了。"
相關成語
典故
北宋末年,解州聞喜縣人趙鼎,四歲就失去父親,在母親撫養和教育下成長。少年時已經通讀了經史百家著作。他21歲時考中了進士,當官時敢於批評權貴,受到宰相吳敏賞識,被調到都城開封任職。。
公元1125年,金太宗滅了遼朝之後,便把矛頭指向了北宋。金兵一直南下,直逼汴京。宋徽宗趙佶驚慌失措,匆忙傳位於東宮太子趙桓,自己帶二萬人馬逃到亳州(今安徽亳縣)避難去了。趙桓即位,是為欽宗。
1125年冬,北方的金國又一次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嚴重地威脅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欽宗驚慌失措,趕緊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在一次早朝上,宋欽宗問:眾卿家,眼看金國就要打到開封了,你們說該怎麼辦呢?
當時,在眾大臣中有兩派,一派大臣貪生怕死,紛紛主張:金國太厲害了,宋軍根本抵擋不住,還是割讓土地向金國求和為好。但是,也有另一些大臣堅決反對這樣的主張,趙鼎就是這些大臣中的一員。他說:"祖先留下來的國土,怎能拱手送給別人?望陛下千萬不要考慮這種意見!只要我們軍民協力就一定能夠打退金兵"。
可是,欽宗非常懼伯金兵,害怕金兵打進來,讓自己的地位不保,因此,決定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讓。縱然趙鼎冒死勸諫,最後欽宗還是派人去和金兵求和。金軍使者來談判時,要求把黃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讓給金國,欽宗不敢違抗,竟答應了金軍提出的要求。這種結局讓趙鼎很傷心。
但是,金國統治者並不滿足,他們命令部隊繼續南下。這年底,金兵攻破開封城。
宋欽宗眼看末日來到,痛哭了一場,只好親自帶着幾個大臣手捧求降書,到金營去求和。
公元1127年四月,金軍俘虜了宋徽宗、欽宗兩個皇帝和皇族、官吏二三千人,滿載着搜刮去的財物,回到北方去。北宋王朝覆滅。
不久,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南京建立了南宋王朝,史稱宋高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主戰派的大臣,趙鼎也在其中。
當時有一個主和派的頭目,他就是曾經擔任過宰相的秦檜。開始的時候,秦檜因結黨專權而被罷。趙鼎曾經向人表示過:我們應該對秦檜保持警惕,此人如果得志,我們就沒有立足之地。
很不幸的是,後來秦檜又一次被任命為宰相。他知道高宗只想偏安江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與金國講和。這自然遭到了以趙鼎代表的大臣們的強烈反對。秦檜是一個小肚飢腸的人,對那些反對得人深深記在心上,尋機報復。平時,秦檜經常在高宗面前說趙鼎的壞話,漸漸地高宗便對趙鼎失去了信任。後來,高宗終於將他貶到外地去當官。
由於趙鼎在離京時不領秦檜的"送別之情",秦檜很生氣,後來乾脆把趙鼎貶謫到遙遠的朱崖。趙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檜知道他的處境後,便對地方官員說:趙鼎活不了多久了,你們每月要向我呈報他是否還活着。
趙鼎六十二歲那年,終於患了重病。臨死前,他叫兒子取來一面銘旌,在上面書寫了一行字:「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它的意思是:我身騎箕、尾兩座星宿回歸上天,我的氣概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壯豪邁地存在於本朝。
是啊,趙鼎的豪邁之氣如同高山大河,讓後人欽佩不已!
視頻
成語故事 第117集 氣壯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