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苄青黴素
氨苄西林(Ampicillin),又稱氨苄青黴素,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16H19N3O4S,是一種β-內酰胺類抗生素,可治療多種細菌感染。適應症包含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腦膜炎、沙門氏菌感染症,以及心內膜炎。也能用於預防新生兒的B群鏈球菌感染,可經由口服、肌肉注射以及靜脈注射給藥。[1]
氨苄西林於1961年首次發現,該藥列名於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為基礎公衛體系必備藥物之一。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氨苄西林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目錄
化合物簡介
基本信息 化學式:C16H19N3O4S 分子量:349.405 CAS號:69-53-4 EINECS號:200-709-7 理化性質 密度:1.45g/cm3 熔點:198-200°C 沸點:683.9℃ 閃點:367.4℃ 外觀:白色結晶性粉末 溶解性:溶於稀酸和稀鹼,微溶於水,幾乎不溶於氯仿 分子結構數據 摩爾折射率:89.94 摩爾體積(cm3/mol):239.3 等張比容(90.2K):702.7 表面張力(dyne/cm):74.3 極化率(10-24cm3):35.65 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氫鍵供體數量:3 氫鍵受體數量:6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4 互變異構體數量:4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138 重原子數量:24 表面電荷:0 複雜度:562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4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共價鍵單元數量:1
藥品簡介
藥理作用 氨苄西林為半合成的廣譜青黴素,抗菌機制是阻止細菌的細胞壁合成,故不僅能抑制其增殖,而且能直接殺滅細菌。對革蘭陽性菌的作用與青黴素近似,對草綠色鏈球菌和腸球菌的作用較優,對其他菌的作用則較差,對耐青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無效。革蘭陰性菌中淋球菌、腦膜炎球菌、流感桿菌、百日咳桿菌、大腸埃希菌、傷寒與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布氏桿菌等對本品敏感,但易產生耐藥性。肺炎桿菌、吲哚陽性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對本品不敏感。 藥代動力學 肌內注射0.5g後,於0.5~1小時達到血藥峰濃度12μg/mL;靜脈注射0.5g後,15分鐘和4小時後血藥濃度分別為17μg/mL和0.6μg/mL。廣泛分布於胸腹腔積液、關節腔積液、房水和乳汁中,且濃度較高。膽汁中濃度高於血藥濃度數倍。可透過胎盤屏障,但透過血.腦脊液屏障能力低。蛋白結合率為20%~25%。半衰期約為1.5小時,腎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可延長至7~20小時。12%~50%的藥物在肝臟代謝,部分通過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分泌。 氨苄西林給藥後吸收良好。正常人空腹口服0.5g、1g,2h後達血藥濃度峰值,分別為5.2μg/mL、7.6μg/mL;肌內注射0.5g,0.5~1h達血藥濃度峰值,約為12μg/mL;靜脈注射0.5g後15min和4h的血藥濃度分別為17μg/mL、0.6μg/mL。新生兒和早產兒肌內注射10mg/kg、25mg/kg後1h,血藥濃度達峰值,分別為20μg/mL、60μg/mL。藥物吸收後在體內分布廣泛。胸腹腔積液、關節腔積液、眼房水、乳汁中藥物濃度較高。氨苄西林在膽汁中的濃度高於血藥濃度數倍;肺部感染患者的支氣管分泌液中濃度為同期血藥濃度的1/50;孕婦血清中藥物濃度明顯低於妊娠期。氨苄西林可透過胎盤屏障,羊水中可持續保持一定血藥濃度。氨苄西林透過正常腦膜能力低,正常腦脊液中僅含少量藥物,但在腦膜發炎時藥物濃度明顯增加。氨苄西林分布容積為0.28L/kg,蛋白結合率為20%~25%。 健康成人半衰期為1.5h,新生兒和早產兒半衰期為1.0~1.2h。12%~50%的藥物在肝臟內代謝。氨苄西林腎清除率比青黴素略緩,部分通過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分泌。24h尿中排藥在口服為20%~60%,肌內注射為50%,靜脈注射為70%。腎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可延長至7~20h。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藥物,但腹膜透析對氨苄西林的清除無影響。 適應症 本品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統、呼吸系統、膽道、腸道感染以及腦膜炎、心內膜炎等。 禁忌症 對氨苄西林或其他青黴素類過敏者禁用,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巨細胞病毒感染、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等患者避免使用。 用法用量 肌內注射 ① 成人,一日80萬~200萬單位,分3~4次給藥。 ② 小兒,2.5萬單位/kg,每12小時給藥一次。 ③ 新生兒(足月產):每次按體重5萬單位/kg,出生第一周每12小時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時1次,嚴重感染每6小時1次。 靜脈滴注 適用於重症感染。 ① 成人,一日200萬~2000萬單位,分2~4次靜脈滴注。給藥速度不能超過每分鐘50萬單位。 ② 兒童,一日5萬~20萬單位/kg,分2~4次靜脈滴注。 ③ 新生兒(足月產):用量同肌內注射。 不良反應 氨苄西林的不良反應與青黴素相似,過敏反應常見皮疹和蕁麻疹,較其他青黴素類發生率高。偶見過敏性休克、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少見肝功能異常,大劑量靜脈給藥可發生抽搐等神經症狀。 氨苄西林的不良反應以過敏反應較為多見。 1、皮疹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多發生於用藥後5天,呈蕁麻疹或斑丘疹,前者為青黴素過敏反應的典型皮疹,後者對氨苄西林有一定的特異性。注射給藥的發生率高於口服者。 2、偶見用藥後致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3、少數患者用藥後可發生間質性腎炎。 4、少數患者用藥後偶見肝功能異常。 5、大劑量靜脈給藥可發生抽搐等神經系統毒性症狀。嬰兒用藥後可出現顱內壓增高,表現為前囟隆起。 6、氨苄西林相關性腸炎極為罕見。 注意事項 1、用藥期間如出現嚴重的持續性腹瀉,可能是假膜性腸炎,應立即停藥,確診後採用相應抗生素治療。 2、在弱酸性葡萄糖液中分解較快,宜選用中性輸液作溶媒。溶解後立即使用。 其他同青黴素: 1、首先詳細詢問過敏史,有過敏史者一般不宜做皮試。 2、用藥前要按規定方法進行皮試(濃度為500單位/mL,皮內注射0.05~0.1mL)。 3、一旦出現過敏性休克症狀,應立即肌內注射0.1%的腎上腺素0.5~1ml,臨床表現無改善者,半小時後重複1次,同時配合其他對症治療。 4、本品不宜鞘內注射,可經肌內或靜脈給藥,當成人一日劑量超過500萬單位時宜靜脈繪藥。靜脈給藥時速度不能超過每分鐘50萬單位,且宜分次快速滴入,一般每6小時1次,以避免發生中樞神經系統反應。 5、有哮喘、濕疹、花粉症、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史者慎用,嚴重腎功能損害者應調整劑量或延長給藥間隔。 6、大劑量給藥時,應考慮到帶入的鈉離子或鉀離子,可引起高鈉血症或高鉀血症。青黴素鈉100萬單位含鈉離子1.7mmol(39mg);青黴素G鉀100萬單位含鉀離子1.5mmol (65mg)。 7、本品水溶液不穩定,易水解,因此注射液應新鮮配製,必須保存時,應置冰箱冷藏,24小時內用完。 藥物相互作用 1、與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和磺胺類藥物合用,可減少青黴素類藥物的排泄,使青黴素類血藥濃度升高,作用增強,但毒性反應也可能增加。 2、與四環素類、紅黴素、氯黴素和磺胺類等[]抑菌藥]]合用,可能降低本品抗菌作用。 氨苄西林與氯黴素聯合應用後,在體外對流感桿菌的抗菌作用影響不一。氯黴素在高濃度(5~10mg/L)時對氨苄西林無拮抗現象,在低濃度(1~2mg/L)時可使氨苄西林的殺菌作用減弱,但對氯黴素的抗菌作用無影響。且兩藥合用於治療細菌性腦膜炎時,遠期後遺症的發生率比兩藥單用時高。 3、與華法林合用,可加強抗凝血作用。 4、同時服用避孕藥,可能影響避孕效果。 氨苄西林能刺激雌激素代謝或減少其腸肝循環,降低口服避孕藥的藥效。 5、卡那黴素可增強氨苄西林對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和腸桿菌屬的體外抗菌作用。 6、慶大霉黴素可增強氨苄西林對B組鏈球菌的體外殺菌作用。 7、氨苄西林與棒酸聯用,可使對產β-內酰胺酶的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從64μg/mL降至4μg/mL。 8、林可黴素可抑制氨苄西林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9、別嘌醇可使氨苄西林皮膚黏膜反應發生率增加,尤其多見於高尿酸血症者。 10、氯喹可減少氨苄西林吸收量達19%~29%。 11、氨苄西林在弱酸性葡萄糖液中,分解較速,宜用中性液體作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