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氯化鉈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目錄

名詞解釋

氯化鉈,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TlCl,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在空氣及光線中變成紫色,微溶於冷水,稍溶於熱水,不溶於乙醇和丙酮,主要用於毛髮脫除劑,也用於煙花、信號彈和照明彈等。

理化性質

密度:7.0g/cm3

熔點:430°C

沸點:720°C

折射率:2.247

外觀:白色結晶性粉末

溶解性:微溶於冷水,稍溶於熱水,不溶於乙醇和丙酮

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氫鍵供體數量:0

氫鍵受體數量:0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互變異構體數量:0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0

重原子數量:2

表面電荷:0

複雜度:2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共價鍵單元數量:1

毒理學數據

急性毒性:LD50:24 mg/kg(小鼠經口)。

用途

主要用於毛髮脫除劑,也用於煙花、信號彈和照明彈等。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消防措施

有害燃燒產物:氯化氫、鉈、氧化鉈。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然後根據着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

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小量泄漏:小心掃起,收集於密閉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防止粉塵釋放到車間空氣中。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氟接觸。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氧化劑、氟、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