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氰菊酯
简介
化学式:C22H19CL2NO3
分子量:416.32
性状:工业品为黄色至棕色粘稠固体,60℃时为粘稠液体。
熔点:60-80℃
相对密度(水=1):1.1
蒸气压:20℃为2.3×107Pa
挥发度:对光稳定,温度>220℃时缓慢重量损失,在弱酸中性条件下稳定,遇碱分解,水解半衰期为1天。
溶解度:难溶于水,在醇、氯代烃类、酮类、环己烷、苯、二甲苯中溶解>450g/L。
闪点:80℃
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6.3
危险性
加热超过220℃,该物质分解生成氰化物气体。
评价
急性毒性
属中等毒类。大鼠经口LD50251mg/kg,经皮剂量达1600 mg/kg未见死亡,吸入LC50>0.048mg/ L,大鼠静注6mg/kg;小鼠经口LD5082 mg/kg;兔经皮LD50>2400mg/kg。禽鸟口服LD50>2000mg/kg,鱼高毒,对蜂蚕有巨毒。动物急性中毒表现为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偶有震颤,存活者3天后恢复正常。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慢性毒性
以1600ppm的饲料喂大鼠3个月,在头5周有步态异常等中毒症状出现,自第6周起逐渐恢复。病理学检查发现少数染毒动物坐骨神经轴突变形。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5 mg/kg/d。,
诱变性
本品不是诱导剂,但是用大剂量的本品小 鼠腹腔60mg/kg/d(连续),小鼠经口56mg/kg/7d(连续),小鼠经皮2520mg/kg/7d(连续)可引起小鼠骨髓微核细胞短暂性增加。在人类、细菌和仓鼠细胞培养以及小鼠肝脏的诱导试验阴性
致癌性
无明确的资料显示本品有致癌作用。
致畸性
无致畸作用。大鼠以70 mg/kg/d喂饲、家兔以30 mg/kg/d喂饲后代无出生缺陷。另有报道大鼠(未报告途径)(TDLo): 400 mg/kg(孕6-15 d)胚胎毒性;小鼠腹腔(TDLo):30mg/kg(雄1-4 d)影响精子形成。
体内转归
小鼠口服后,24 h后即有27-80%以膀胱代谢物N-(3-苯氧基苯甲酰)-牛磺酸的产物从尿中排出
吸入中毒
给予新鲜空气,休息,并予以医疗护理。
皮肤接触
脱掉污染衣服,冲洗,然后用水和肥皂洗皮肤。
眼接触
首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方便取下隐型眼镜),然后就医。
摄食中毒
立即获得医疗护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