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賦李仁仲懶慢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既然走過了熱鬧的戲場,享受一回安閒又何妨。既然辭別了忙碌的公堂,顯露一會懶散也應當。急性子連珠炮說話倒了嗓子,如今不妨學着慢些兒講。就是搬來了梯子,也別往高危處上,榮華富貴不過是一枕黃粱。世風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世路險惡,一方賽過一方。您不見鳥兒到了黃昏,還懂得調轉方向,朝着自家的舊巢飛翔!
注釋
鬧排場:熱鬧的戲場。樂回閒:享受一回安閒。
勤政堂:官員的辦公場所。
掇梯兒休上竿:元人有「掇了梯兒上竿」的俚語,意謂只知貪進而不考慮退路和危險。
夢魂中識破邯鄲:唐沈既濟《枕中記》述盧生在邯鄲(今屬河北)旅舍中入夢,享盡榮華,醒後發現店中黃粱尚未炊熟。
賞析
李仁仲以「懶慢齋」為自己的齋號,其憤世嫉俗的反語意味是不言而喻的。作者在這首小令中,更是將主人的此層含意鋪展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把紛紛擾擾的世俗人生比作戲場,「鬧排場經過」五字便概括了李仁仲此前的全部閱歷,而「樂回閒」則是從戲場上抽身脫出,從容獲得作壁上觀的閒適和享受,所以這一句已對「懶慢齋」的性質和意義作出了總評。以下兩句分別詮釋「懶慢齋」中「懶」和「慢」的含義:過去在官場中忙忙碌碌,所謂「勤政」,如今無官一身輕,「撒會懶」是天經地義的事;過去性直口快,在戲場上扮了個「急喉嚨」的角色,結果吃力又不討好,如今穩坐場下,「學些慢」也是順理成章的。這三句中都包含着截然分明的對比,語言冷峭,既回顧了「懶慢齋」主人曾經滄海的閱歷,又顯示了他達道知機、急流勇退的明智。從這段開場白中,讀者已可見出李仁仲以「懶慢」命名齋室,是在他脫離官場的桎梏之後;而作者探本究源,下文便轉向對宦海風波的揭露。「掇了梯兒上竿」是元代的一句俗語,從作者在曲中的借用來看,李仁仲並非在官場中混不下去,他甚而還有「上竿」進一步發達的機會。好在他經歷豐富,頭腦清醒,早就識破了富貴榮華「一枕黃粱」的虛幻實質,不願再步邯鄲旅店中盧生的後塵。也虧得他如此果斷,不愧為未雨綢繆,因為官途上一天比一天黑暗,一處比一處險惡,時間、空間都充滿着危機感。「倦鳥知還」出於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名句:「鳥倦飛而知還。」作者用「君不見倦鳥知還」的反詰,是代李仁仲述懷,寫出了「倦鳥」飛還「懶慢齋」的理所當然。[2]
這首小令,起首三句用鼎足對,表現出對宦海仕進的失望和輕蔑,是疏狂語;四、五兩句,借俚語、典故表明急流勇退的果決和明智,是經驗語;六、七兩句,則直言沉溺官場執迷不悟的危險,是警誡語。由此引出的「倦鳥知還」的結論,水到渠成,飽含着對友人求取「懶慢」的理解與讚賞。全篇一氣呵成而感情由緩趨迫,句冷意雋,老辣灝爛,遣詞用句都體現了元曲「當行派」的風格。
喬吉
喬吉(約1280~1345),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 太原(今屬山西)人,元代雜劇家,他一生懷才不遇,傾其精力創作散曲、雜劇。他的雜劇作品,見於《元曲選》、《古名家雜劇》、《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據《全元散曲》所輯存小令200餘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詞》1卷,李開先輯《喬夢符小令》1卷,及任訥《散曲叢刊》本《夢符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