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水华(1916年11月23日—1995年12月16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1950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白毛女》 ,该片获得第6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1959年,执导的剧情电影《林家铺子》获得第12届葡萄牙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水华(导演、编剧)
出生 江苏省南京市
逝世 1995年12月16日(1995-12-16)(79岁)
国籍 中国
别名 张水华
职业 导演、编剧
知名于 《白毛女》 ,该片获得第6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执导的剧情电影《林家铺子》获得第12届葡萄牙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知名作品 《白毛女》
《林家铺子》
《 革命家庭》
《 在烈火中永生》
《 伤逝》

目录

人物简介

水华,原名 张水华,1931年投身左翼戏剧活动,1934年为左翼戏剧 联盟 南京分盟成员,1936年东渡日本留学,1937年回国。七七事变后,他参加 上海救亡演剧四队,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演出活动。1940年,他来到延安,在鲁艺实验剧团任导演工作,194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4年,他参加了新歌剧《 白毛女》的创作。他1949年任东北鲁艺实验剧团团长;1950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导演,与人联合导演《 白毛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荣获卡罗维·伐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调入 北京电影制片厂,他拍摄了一系列优秀影片,如《 林家铺子》、《 革命家庭》、《 在烈火中永生》、《 伤逝》等,并多次获奖。他导演的电影,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严谨细腻、深沉、含蓄,洋溢着强烈的革命激情和浓郁的民族特色。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100周年暨 中国电影90周年“世纪杯”评奖中,水华被评为中国电影最佳导演之一。

1995年12月16日,新中国电影开拓者之一的水华因病在京逝世,终年79岁。

人物经历

1939年他在重庆育才学校当戏剧教员,1940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实验剧团担任导演,与王滨合作导演《 带枪的人》、《 神手》等话剧及秧歌剧《周山子》。

1949年他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任导演,开始了电影导演生涯。 水华是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是中国影协第二、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水华的影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场景朴实而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色调变化丰富,导演处理上既注意了艺术上的整体性,细节处理又很讲究。

他的代表作有:《 白毛女》(与王滨合作)、《 土地》《 林家铺子》、《 革命家庭》(与夏衍合作编剧)、《 伤逝》、《 烈火中永生》、《 西沙儿女》等。

《白毛女》曾获第六届 捷克斯洛伐克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林家铺子》曾获 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革命家庭》获第一届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伤逝》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

1995年,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时,水华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

水华[导演] - 心血

水华在《白毛女》成功之后,一边导演影片,一边钻研电影理论,不断总结个人的艺术经验。经过将近十年的积累,1959年,水华又把自己的艺术创作瞄准了新的目标——把茅盾的名著《林家铺子》搬上银幕。

小说《林家铺子》是著名作家茅盾于1932年创作的。小说以当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疯狂进犯上海的闸北、吴淞为背景,描写老洋广货铺子兴衰的过程,反映了旧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残酷现实,塑造了具有两重性的小商人形象。《林家铺子》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

《林家铺子》的改编者夏衍,是和茅盾处于同一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们的创作,具有同样的精练炼、严谨、含蓄和深沉的特点,这也是水华所追求的艺术风格。因此,水华以其特有的艺术积累,完成了对电影《林家铺子》的导演,交一举获得了成功。荣获第十二届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林家铺子》的成功,表现了水华独有的电影导演风格和功力。首先表现在简洁和精细相结合的处理上——在片子的开头,观众看到的是倒在河中的一盆污水,以此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生活环境,二是暗示这是一个混浊的年代。这样简洁而精细的处理方法,影片中还有多处。其次表现在整体和细节的统一上——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时代气氛和人物心理状态,收到了以少带多、由细微处见深刻的艺术效果。水华导演的《林家铺子》成为中国电影的精品。

水华[导演] - 力作

水华在完成了《林家铺子》之后,又于1960年改编导演了《革命家庭》。《革命家庭》是根据陶承同志的同名传记体纪实文学改编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家庭从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为革命前赴后继的悲壮故事。影片上映后,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在1962年举办的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荣获最佳编剧奖。

1965年,水华又导演了由周皓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影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在敌人集中营中的艰苦斗争,动人心魄,极富感染力。《革命家庭》和《在烈火中永生》是在60年代产生很大教育意义的影片,并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在十年动乱中,水华因导演了《革命家庭》和《在烈火中永生》反遭诬陷,被强加上“为叛徒树碑立传”、“反动权威”的罪名,长期关押,精神和身体备受摧残。

粉碎“四人帮”后,水华重新回到电影制片厂,并且于1981年拍摄完成了又一部电影精品——将鲁迅的小说《伤逝》搬上银幕。影片不仅保持了水华的导演风格,而且又有了新的探索,使影片寓意深远,富于哲理,标志着水华艺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影片荣获1981年优秀影片奖。 [1]

人物评价

水华是著名导演,不仅硕果累累,而且先后担任中国影协第二至第五届理事、常务理事和主席团委员,曾被选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96年去世。在中国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活动中,他荣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资料来源

  1. 水华导演 名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