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林
水土保持林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1]、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目錄
名詞解釋
水土保持林是為防止﹑減少水土流失而營建的防護林。是水土保持林業技術措施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作用表現在﹕調節降水和地表徑流。通過林中喬﹑灌木林冠層對天然降水的截留﹐改變降落在林地上的降水形式﹐削弱降雨強度和其衝擊地面的能量。通過增加地表覆蓋物的形式減少雨水對地表物質的侵蝕。可以改善地表物質組成。改善微生物環境。最終改善小氣候。
歷史
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魏峴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備覽·自序》較系統地闡述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及其改善河川水文條件等。明代劉天和提出「沿河六柳」(即臥柳、編柳、浸柳、深柳、低柳、高柳),巧妙地利用林木,特別是活柳調節洪峰頂溜歸槽的特殊功能以治河保堤,至今仍不失為有效措施。山區人民群眾所以歷來對村莊和住宅前後的「照山」和「靠山」備加愛護,主要是由於他們認識到這是森林保持水土在生活上的重大作用。至於在生產上廣泛採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方法,以護坡、保土、護田、護路、保護水利設施(渠道、水塘、水庫、水工建築物等),防護河川,防止滑坡、山崩、泥石流等,在中國的一些水土流失地區,都有着長期的歷史傳統。水土保持作為現代科學的分支於20世紀20年代在中國出現時,水土保持學科的先驅者即在山東嶗山、山西五台山等地研究森林的水土保持效用。1934年陝西省林務局在渭河沿岸沖積灘地,採用柳樹、白楊、白榆、臭椿等進行造林,並創設了天水縣林場、寶雞縣林場等若干處。此後,在溝道治理中應用各種活柳谷坊、沿河保灘中應用「柳籬掛淤」等生物工程,以及水庫周圍防護林、梯田地坎的護坡林等水土保持措施,也得到不斷的完善與推廣。1949年以來,中國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根據水土流失發生、發展規律,以及長期以來積累的經驗,提出水土保持工作必須按流域、水系實行小流域(面積一般在30平方公里以上)綜合治理。其中包括:山區土地合理利用規劃;各種生產用地上有利於水土保持的技術措施和經營管理措施;必要的坡面、溝道和河川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以及相應的生物措施等。隨着山區生產建設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開展,水土保持林在小流域綜合治理中,得到更為廣泛的推廣與應用。70年代末中國開始興建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中,水土保持林是重要的組成林種。
各國現狀
日本近百年來﹐一些石質山地也結合工程措施﹐營造人工林以防止耕地(主要是水田)被水沖沙壓和減免山洪﹑泥石流的為害。歐洲一些國家如聯邦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等緊密結合荒溪(小流域)綜合治理﹐採用工程措施和人工造林相結合的方法在防治山區水土流失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以經營農業﹐牧業為主的一些水土流失地區﹐農田﹑牧場的水土保持工作也以營造人工林作為主要的措施。
參考文獻
- ↑ 日文是怎麼來的,日本人是如何把漢文,改換成他們自己文字的,搜狐,2021-03-15
- ↑ 與漢文同宗同源的西夏文,國人看它如天書,俄羅斯人卻如數家珍,搜狐,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