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水城天生橋景區

水城天生橋景區,位於六盤水市下轄的水城縣金盆苗族彝族鄉的干河地域,毗鄰畢節地區赫章、納雍兩縣交界處;距六盤水市中心區71公里,面積9.4平方公里,含天生橋景區和青林苗寨、南開花場兩個獨立民族風情點。[1]

目錄

景區介紹

天生橋屬石灰岩洞穴坍塌後殘留洞段,橋高135米,跨度60米,頂拱厚15米,橋面長30米,原稱「天仙橋」,亦有「神州第一橋」稱譽,為境內多處天生橋之最。橋身高聳入雲,宛若長虹,橫跨危絕天塹。在橋上,觀群山如海浪起伏。附近區域內多洞穴、伏流及喀斯特峽谷,谷底怪石嶙峋,樹木蔥綠,溪水潺潺。美麗的天仙傳說給該橋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是水城縣及全省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奇觀。

據中外岩溶地質學家考證,水城天生橋屬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橋。橋兩岸全系懸崖絕壁,東部為倮布大溝,西部為干河大溝,橋的四周分布着暗河和溶洞,與灰岩陡壁、深箐密林、構成了天生橋奇特的、高品位的喀斯特奇觀,其下游還有數量眾多、大小不一的天生橋組群。天生橋以其特有的喀斯特岩溶景觀、濃郁的民族風情,構成了集旅遊觀光、考察探險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

1996年4月2日由中科院地質研究所與六盤水市政府在此成功地舉辦了「96南開苗族跳花節暨首屆國際洞穴技術比賽」,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及洞穴專家。[2]

有關傳說

關於天生橋,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古時候,這裡一面依山,二面瀕水,田土肥沃,石峰秀麗.河水清澈見底,兩岸鳥語花香。人們男耕女織,安居樂業,一派太平景象。忽一日,河水猛漲,波浪翻滾。原來是一條孽龍私自出海,沿江河四處遊玩,來到這裡興風作浪,鬧得民眾不得安寧。人們不知所措,只得求神問卜,始知孽龍作怪。時過數日,這條孽龍嫌這裡水淺,不能盡情嬉戲,於是施展法術,張開大嘴,向東海一吸。頓時,風雨大作,電閃雷鳴,海水自東滾滾而來,傾刻淹沒了村莊田園,人們扶老攜動。紛紛逃往後龍山。一連半月,大水遲遲不退,道路不通,人們處於饑寒交迫之中。有一個青年,姓田名生.自幼父母雙亡.靠幫人和打魚撈蝦度日。

他見此情此景,憂心忡 忡,十分苦惱。一大夜晚.田生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白鬍子老人對他說:「田生,光愁有什麼用?只要你敢於獻身,就可拯救這一帶黎民百姓。」田生道:「只要能救家鄉父老,我就是粉身碎骨也心甘情願!」老人說:」好樣的,告訴你吧,這是一條孽龍在作怪。我送你一把斬龍劍,與孽龍大戰七七四十九天,孽龍自然敗在你手下。

孽龍死後的第五十天.日出之前,你必須站在後龍山上,閉着眼睛,大吼一聲,向對面山上撲去,化作一座石橋,橫跨在洪水之上,讓人們踏着你的身子,外出求生。」田生毅然答道:「老人家,只要你把斬龍劍給我.我就與孽龍決一死戰!」待田生一覺醒來一把亮閃閃的寶劍便放在他的床邊。田生欣喜異常.手握斬龍劍,下山尋找孽龍。此時,孽龍正在水中嬉戲。田生見了,手執寶劍,跳人水中,奮力向孽龍刺去:這一場人龍大戰,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如此戰了四十八天,不分勝負。第四十九天傍晚.那孽龍又施展法力.張開大口朝田生一吸一股急流裹夾着田生朝龍嘴衝去,田生急中生智,高舉寶劍,直穿龍腹,揮劍砍劈,不多時竟從龍尾後湧出,孽龍受了重傷,便順水逃逸了。田生見大水仍然不退,想起白鬍子老人的話,拖着疲憊的身子,摸黑爬上後龍山頂,待第二天清晨,田生整了整衣着,佩好斬龍劍.大吼一聲.毫不猶豫地向對面山上撲去,瞬間天崩裂一座石山立於江邊。

田生化作一座石橋,橫跨洪水之上。斬龍劍也隨之化作石劍,吊於橋半空。這一帶的黎民百姓得救了。人們為紀念田生,稱這座橋為「田生橋」,久而久之,便念成了「天生橋」。「險奇冠人寰,無處不畫屏」,這是前人對天生橋風光的評價。天生橋還留下了不少動人的詩篇,如:「人鑿難施鬼斧窮,天心穿出地玲瓏。兩山壁立龜梁架,巧奪爭傳造化工。」[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