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茜镇
水茜镇1958年建水茜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辖水茜、张坊、棠地、下洋、下付、上谢、安寨、焦坑、儒地、沿溪、沿口、庙前、杨城、邱山、石寮15个村委会和水茜居委会。2015年7月27日水茜乡撤乡设镇,镇名水茜镇。水茜镇是千里闽江干流流经的第一个镇。
2019年,水茜镇辖1个居委会、15个建制村,226个村民小组;计6873户30419人。农林牧渔总产值3.09亿元,工业产值2.3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万元。[1]
目录
基本概况
水茜镇位于宁化县城东北部33公里,东界明溪县枫溪乡和本县泉上镇,南接本县湖村镇,西邻本县中沙乡、河龙乡,北连本县安远镇及建宁县均口镇,为三县八乡结合部。全境东西宽19公里,南北长20公里,居全县第二。现辖15个行政村(其中庙前为畲族村),1个居委会,226个村民小组。年种植烤烟1.2万余亩,是烤烟种植大镇之一。
自然条件
水茜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5℃,极端高温38.5℃,最低温-9.6℃,无霜期255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808mm左右。
境内山峦起伏,整个地势是低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海拔平均445米,从北面桃丰山(海拔1054米)延伸到西面福建嶂(海拔1020米)形成西北屏障,西北高、中部低,山峦四面包裹形成水茜盆地(海拔370米)。
主要河流有张坊溪、上谢溪、儒地溪,山涧、小河蜿蜒全境,水资源较充足,是闽江发源地之一。
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5.5%,共有山地面积26.8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9.6万亩,竹林面积10000亩)。
山地土壤有红壤、黄红壤、暗红壤,耕地以山垅田、山排田为主。[2]
社会经济条件
水茜是农业大镇,主产粮食和烤烟,年产粮食2.2万吨,烟叶2万多担,毛竹20万根。
全镇盛产红菇、梨菇、香菇、豆腐皮、银杏、笋干、野生猕猴桃等土特产品。
银杏(食药两用)种植已初具规模,现存古银杏37株,近年新发展种植银杏1千余亩,计12万株。在儒地村建有年产近3万株银杏种苗繁育基地。
全镇共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7所(水茜中心小学1所,完小1所,村级初级小学2所,教学点3所),幼儿园15所,1个乡文化中心,1个中心卫生院、1个卫生分院、14个村级卫生所,文教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各村均已完成农村电网改造,通村公路实现100%硬化,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信号实现行政村100%覆盖,所有行政村实现了与县有线电视联网对接。
拥有小(一)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6座。
现有水茜(农历逢1、6)、庙前(农历逢3、8)两个墟场,是三县八乡结合部农产品贸易中心,商品交易十分活跃。
工业规模较小,以加工粮食、竹木为主。
2008年全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364万元,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8.3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859元,保持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头。
2019年,水茜镇种植粮食面积5.6万亩,总产量2.07万吨,其中优质稻2万亩(比2018年新增7000亩,增幅53.84%);水稻制种3000亩;烟叶种植6300亩,收购1.06万担。积极培育特色农业,海丰智慧农业产业园扩建大棚60亩,三叶青新增种植面积500亩,总面积2765亩。2019年,水茜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工业产值2.3亿元,新增工业企业5家。全盛钢材、欧冠橱柜、旺龙香米加工、九格格橱柜5个工业项目实现投产。
历史文化景观
宋代史学家、兵部侍郎郑文宝出生地在庙前畲族村郑家坊。
建于明代被称为"闽北长廊"的水茜藩维桥已有500余年历史。
第二次土地革命期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腾代远等革命先辈率领红军转战境内,在沿溪村寒坑庙曾设过苏维埃政府,邱山村曾办过红军医院,石寮村曾办过红军兵工厂和后勤留守处。
传统的木偶戏、舞龙灯等民间艺术远近闻名。全县唯水茜有木偶戏班,仅沿口村就有11个。水茜的舞龙灯包括稻草龙、布龙、鼓灯、"舞鬼子"等节目表演,"舞鬼子"曾在全县民间艺术汇演中获奖。沿口村传统的铸造(铸犁斗、庙钟)手工艺代代相传,铸造的庙钟销往整个闽西北地区。
岩溶地貌形成的安寨村岩石寨风光和石寮村堪称"世界之最"的杉木王群(亩蓄积量101.85立方米世界最大)为两大优美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