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水袖

古有"长袖善舞"之说,水袖的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作为袖舞道具的"水袖",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它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古典舞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韵味。水袖的运用,不仅肢体动作得以延伸,更是扩展了身体的表现力和延伸了内在感情。通过技法和身体的表现力,体现出"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目录

基本简介

中国传统戏曲的戏装袖口上大都缀有一段白绸,这就是水袖。水袖是对古代服饰衣袖的夸张展现,是戏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演员经常通过对水袖的运用来刻画人物。

姿势

水袖的姿势有数百种,不胜枚举。如:抖袖、掷袖、挥袖、拂袖、抛袖、扬袖、荡袖、甩袖、背袖、摆袖、掸袖、叠袖、搭袖、绕袖、撩袖、折袖、挑袖、翻袖等等。

技术

说起水袖,大家不会感到陌生。它来自于戏曲舞蹈中,我们今天的中国古典舞借鉴和继承了戏曲舞蹈独特、鲜明的风格和形态。水袖也是继承和发展的一部分。本文所要谈的两个“力”——用力及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只掌握了水袖的技法,却没有通过身体的表现力去体现水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那么水袖仅仅只是一种技能而已,不但不能体现出舞蹈中的韵律美,反觉多余、牵强。我认为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也可将二者合而为一,理解为同一个“力”的两个阶段:始于“用力方法”,即用身体的协调力和表现来带动水袖正确的用力技巧;成于“表现力”,运用水袖的修长、多变来表现人体形态和思想感情。

用力

综述

指、腕、肘、肩四者的协调和统一,就是舞好水袖的关键所在。这就是协调好“三节”、“六合”的关键所在。所谓“三节”以手臂来说,手是稍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以腿来说,脚是稍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以整个人体来说,头是稍节、腰是中节、脚是根节。水袖的运动规律是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三节”不仅是水袖舞起后外部动作运动的程序,重要的是完成每一个水袖表演动作时内部力量的必经渠道。“六合”分“内三合”与“外三合”。“外三合”为: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

外部动作

从外部动作讲,首先要求头(上)、腰(中)、脚(下)的相互对称与力量的均衡;其次是胯、膝、脚的统一与配合;然后是肩、肘、腕的追与随。所谓追、随是分清动作的主次关系,各部位所用的力量的强弱、活动幅度的大小等。肩、肘、腕与运动中的相互关系是微妙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都是自身内部协调与统一的关系,演员自身必须做到松弛、协调,内紧外松,挺拔含蓄,刚劲而柔韧;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舞动起来才能处理好水袖在运动中的“线中有点”、“点中有线”的外部动作与身体内在节奏层次、对比关系。水袖技术的用力方法从训练的全过程来看,遵循的是从动律、动作、短句到组合的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一)动律:水袖的用力大多是“反衬劲”。即依循“一切从反面做起”的韵律。其特点表现为:欲左先右、欲前先后,逢开必合、欲上先下。“反衬劲”在古典舞身韵中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之美。“这种相反相成的逆向劲势,可以产生人体动作的千变万化,给观众一种出其不意的特殊效果”(唐满城《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反衬劲”的动律用于水袖的修长来延伸艺术形体的点与线之间的动、静关系。更重要的是,水袖技术的用力方法关键就在于一个“反衬”的“劲”。

(二)动作:即我们常说的“字”。所谓“字”就是单一的动作或技巧。“字”可以发展、变化;可以放大了做、朝不同方位做、交织组合做;但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其规律是“万变不离其宗”收拢回来还是单一的技法,即作为母体的“字”。

以上是最基础最具体的方法,是初级阶段的基本用力方法。每个字的训练都单手做,再双手做,然后才双手交叉进行。

基本功能 基本动作 水袖的基本动作有:甩、掸、拨、勾、挑、抖、打、扬、撑、冲10种。 水袖靠着这些众多的基本功的相互搭靠,可以组合出表现丰富情感的多种手法,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并且在舞台上有着很多功能: 功能 1 扇子的功能:用水袖在脸前来去。 水袖 水袖 2 行礼:在躬身行礼的时候,一只手横着扯起另外一只水袖,表示很有礼貌并且很恭敬。 3 哀痛、害羞:用一只手扯起另一只水袖遮着脸。 4 拭泪:用水袖轻轻的虚拭。 5 拂尘: 用水袖轻轻的在衣服上掸拂。 6 握手相拥:双方把水袖轻轻的扬起来,互相的搭在一起。 7 示意:演员在舞台上到了要演唱的时候,示意乐队时,运用水袖。 水袖名家编辑 语音 李德富 (1930—2003)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先后在河北涞水剧团、北京红光京剧团、吉林延吉市戏曲剧院担任演员。文化大革命之前,著名戏剧家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马健翎为了发展秦腔事业,特聘他来陕西省任教,他从此离开了京剧舞台。早在50年代,他就开始了水袖研究。他在学习、研究、继承京剧“四大名旦”的水袖艺术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突破、创新,在他多年的苦心研究,不断探索,逐渐积累了独特丰厚的旦角表演艺术程式。 他以一丈二尺水袖的精彩表演曾风靡剧坛,被戏曲界舞蹈界誉为“水袖大师”。 齐爱云 齐爱云《嫦娥奔月》 齐爱云《嫦娥奔月》 (1968~)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中国戏剧第二十一届“梅花奖”得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1980年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表演班,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兰鱼(火凤凰)、李瑞芳、肖玉玲、李德富。齐爱云在秦腔《打神告庙》剧中的七尺水袖以及在秦腔《嫦娥奔月》剧中的一丈水袖的应用可谓是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与剧情完全融合。齐爱云的单抛、双抛、旋子、抖袖、翻袖、绞袖等都非常的利落,整个水袖伸缩自如,无论是力量、尺寸、舒展程度都体现出了她在舞台上控制剧情的发展的深厚功力。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 词条图片(5) 概述图册 概述图册(1) 参考资料 1. 王华茹.《大众文艺·浅析水袖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历史发展》:大众文艺编辑部,2012 2. 陶襄.《中华遗产·水袖:袖里有乾坤》:中华书局,2017:63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