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陳亮
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此詞上片緊扣「出使」的題目,概括章森出使時的形勢,期望和肯定章森能恢復漢使的形象,給章森以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下片沒有直接實寫章森,但處處以虛筆暗襯對他的勖勉之情。其議論站得更高,觸及整個時事,表達了不甘屈辱的正氣與誓雪國恥的豪情。詞人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對詩詞創作的獨特見解,敏感地從消極事件中發現有積極意義的因素,開掘詞意,深化主題,使作品顯得氣勢磅礴。全詞採用通篇議論的寫法,言辭慷慨,充滿激情
目錄
原文
陳亮〔宋代〕
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群空。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譯文
不見南方的軍隊去北伐已經很久,金人就胡說中原的人才已一掃而空。當場大事,只手可了,畢竟我還是萬夫之雄。我們堂堂漢使必能完成使命,哪能像河水永遠東流那樣,年年向金廷求和?這次遣使往賀金主生辰,是因國勢積弱暫且再讓一步,終鬚髮憤圖強,戰而勝之,獲彼王之頭懸於藁街。
那本就是我漢族所有的國土,堯、舜、禹那些先祖都曾生活在那片土地。那裡總有幾個有骨頭,以向異族俯首臣稱為恥的!萬里河山充斥着金人遊牧民族的腥膻之氣,千古以來,英雄們所發揮的浩然正氣,幾時才有人能和他們的精神相通呢!金國的命運用不着多問,宋王朝的國運如赤日之在中天,必將獲得最後勝利。
譯文
不見南方的軍隊去北伐已經很久,金人就胡說中原的人才已一掃而空。當場大事,只手可了,畢竟我還是萬夫之雄。我們堂堂漢使必能完成使命,哪能像河水永遠東流那樣,年年向金廷求和?這次遣使往賀金主生辰,是因國勢積弱暫且再讓一步,終鬚髮憤圖強,戰而勝之,獲彼王之頭懸於藁街。
那本就是我漢族所有的國土,堯、舜、禹那些先祖都曾今生活在那片土地。那裡總有幾個有骨頭,以向異族俯首臣稱為恥的!萬里河山充斥着金人遊牧民族的腥膻之氣,千古以來,英雄們所發揮的浩然正氣,幾時才有人能和他們的精神相通呢!金國的命運用不着多問,宋王朝的國運如赤日之在中天,必將獲得最後勝利。
創作背景
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自與金簽訂了「隆興和議」以後,常怕金以輕啟邊釁相責,藉口又復南犯,不敢作北伐的準備。金使到宋,敬若上賓;宋使在金,多受歧視。故南宋有志之士對此極為惱火。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十二月,章森(字德茂)以大理少卿、試戶部尚書銜為賀萬春節(金世宗完顏雍生辰)正使,出使金朝,陳亮作這首《水調歌頭》為他送行。
賞析
以論入詞而又形象感人,是此篇又一重要特色。陳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書》中說:「南師之不出,於今幾年矣!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氣抑鬱而不得泄,豈以堂堂中國,而五十年之間無一豪傑之能自奮哉?」在《與章德茂侍郎》信中說:「主上有北向爭天下之志,而群臣不足以望清光。使此恨磊磈而未釋,庸非天下士之恥乎!世之知此恥者少矣。願侍郎為君父自厚,為四海自振!」這首《水調歌頭》便是他這些政治言論的藝術概括。葉適《書龍川集後》說陳亮填詞「每一章就,輒自嘆曰:『平生經濟之懷,略已陳矣!』」可見他以政論入詞,不是虛情造作或抽象說教,而是他「平生經濟之懷」的自覺袒露,是他火一般政治熱情的自然噴發。梁啓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一文認為這類作品「都是情感突變,一燒燒到白熱度,便一毫不隱瞞,一毫不修飾,照那情感的原樣子,迸裂到字句上。我們既承認情感越發真,越發神聖;講真,沒有真得過這一類了。這類文學,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開!」這些話,可能有過甚其辭之處,但對理解和欣賞這首詞還是有啟發的。陳亮此詞正是他鮮明個性的化身,是他自我形象的一種表現。
在抒發愛國豪情壯志、促進詞體發展的大合唱中,陳亮高亢雄壯的歌喉征服了千百年來的「聽眾」。在陳亮所有的愛國詞中,這首送章德茂的《水調歌頭》獨樹一幟,寫得頗具特色。整篇立意深遠,章法整飭,同時體現了南宋抗金派詞充滿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念的特點。這種詞使人振奮,使人鼓舞,帶有積極浪漫主義的氣息。
簡析
此詞上片緊扣「出使」的題目,概括章森出使時的形勢,期望和肯定章森能恢復漢使的形象,給章森以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下片沒有直接實寫章森,但處處以虛筆暗襯對他的勖勉之情。其議論站得更高,觸及整個時事,表達了不甘屈辱的正氣與誓雪國恥的豪情。詞人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對詩詞創作的獨特見解,敏感地從消極事件中發現有積極意義的因素,開掘詞意,深化主題,使作品顯得氣勢磅礴。全詞採用通篇議論的寫法,言辭慷慨,充滿激情。
陳亮
陳亮(1143—1194)原名汝能,後改名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孝宗淳熙五年,詣闕上書論國事。後曾兩次被誣入獄。紹熙四年光宗策進士第一,狀元。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諡號文毅。所作政論氣勢縱橫,詞作豪放,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宋史有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