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水車,是利用水流產生機械能(位能與動能)的一種原動機。在蒸汽機電動機發明以前,人類常用它來取、脫谷、制粉、紡織。水車輪一般以木材製成,也可用金屬成型。一個用於發電的水車通常被稱為水力發電機。

目錄

簡要介紹

水車是一種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車也叫天車,車高10米多,由一根長5米,口徑0.5米的車軸支撐着24根木輻條,呈放射狀向四周展開。每根輻條的頂端都帶着一個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裝水。河水衝來,借着水勢的運動慣性緩緩轉動着輻條,一個個水斗裝滿了河水被逐級提升上去。臨頂,水斗又自然傾斜,將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農田裡。

中國自古就是以農立國,與農業相關的科學技術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水利作為農業中最不可缺的一環,各朝政府雖致力於興修水利工程,不論是灌溉渠道或是運河都動員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營建。但是這些渠道大都分布在各大農業區,至於高地或是離灌溉渠道及水源較遠之地,顯然是無法顧及。於是中國勞動人民善用其智慧,發明了一種能引水灌溉的農具——水車。

水車外形酷似古式車輪。輪幅直徑大的20米左右,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高達15-18米。輪幅中心是合抱粗的輪軸,以及比木斗多一倍的橫板。一般大水車可灌溉農田六、七百畝,小的也可灌溉一、二百畝。水車省工、省力、省資金,在古代可以算是最先進的灌溉工具了。

中國民間最早的汲水用具該是「桔槔」。《莊子·外篇·天地篇》中,載子貢南遊,反途路過漢陰時,看到一個老丈人辛苦的抱瓮汲水灌溉,事倍而工半,於是告訴老翁一種省力的器具,名曰之『槔』。它的製作方式是:『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掣水若抽,數如沃湯。』也就是用一條橫木支在木架上,一端掛着汲水的木桶,一端掛着重物,像槓桿似的,可以節省汲水的力量。從抱瓮灌地到桔槔汲水初步利用器械,可以說是水車發明的先軀[1]

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

中國正式記載中的水車,則大約到東漢時才產生。東漢末年靈帝時,命畢嵐造「翻車」,已有輪軸槽板等基本裝置。又有一說三國時魏人馬均也有「翻車」的製造(見《三國志·魏志》卷二九杜 傳裴松之注)。不論「翻車「究竟首創於何人之手,總之,從東漢到三國」翻車「正式的產生,可以視為中國水車成立的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水車的發展到了宋時代,在輪軸應用方面有很大的進步,能利用水力為動力,作出了"筒車",配合水池和連筒可以使低水高送。不僅功效更大,同時節約了寶貴的人力。南宋張孝祥〈題能仁院壁詩〉中大讚其曰:『轉此大法輪,救汝旱歲苦。』可見此水車對農事幫助之大。這是中國水車發展的第二個階段[2]

第三階段

到了元明時代,輪軸的發展更進步。一架水車不僅有一組齒輪,有多至三組,而有「水轉翻車」、「牛轉翻車」或「驢轉翻車」,可以依風土地勢交互為用。這項發展,使翻車的利用更有效益。翻車打東漢三國時代發明以來,一直停滯在人力的運轉。至此,利用水力和獸力以為驅動,使人力終於從翻車腳踏板上解放。同時,也因轉軸、豎輪、臥輪等的發展,使原先只用水力驅動的筒車,即使在水量較不豐沛的地方,也能利用獸力,而有所貢獻。另外,則有「高轉筒車」的出現。地勢較陡峻而無法別開水塘的地方,也能低水高送,有所開發。這是中國水車發展的第三階段。元明之後,中國水車的發展便再沒有多少特殊的成就了。

水車一物在中國農業發展中有很大貢獻。它使耕地地形所受的制約大為減輕,實現丘陵地和山坡地的開發。不僅用之於旱時汲水,低處積水時也可用之以排水。後來作為農業建築物,深受農民喜愛。

視頻

水車 相關視頻

工作原理:水車是如何工作的?
各種各樣的水車,民間高手自製的水車最實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