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明昭宗朱由榔年號)
基本內容
歷史事件 明昭宗皇帝朱由榔(公元1623-1662年),明神宗朱翊鈞孫,桂端王朱常瀛之子,熹宗、威宗、安宗之叢弟。閩事壞,他於廣東肇慶稱帝,年號永曆,在位16年。由於與清軍作戰不利,逃亡緬甸。1661年,吳三桂入緬,迫使緬甸王交出昭宗。永曆十六年(1662年),昭宗在昆明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終年40歲。葬於貴州省都勻市大坪鎮高塘山永曆陵。
朱由榔,桂王朱常瀛子,襲封桂王,崇禎年間受封永明王。清兵入關後,他流徙廣西,居於梧州。公元1646年11月,受丁楚魁、呂大器、陳子壯等人擁為監國,1646年12月24日(隆武二年十一月十八日)於廣東肇慶即皇帝位,次年改為永曆元年。
而此時紹宗弟朱聿粵稱帝於廣州,擬建元紹武。昭宗和文宗在關鍵時刻卻不能團結一致,為爭所謂的正統地位而大動干戈,互相攻伐。文宗皇帝稱帝僅40多天,廣州被攻破,文宗皇帝朱聿粵自縊殉國。昭宗朱由榔也在清軍的進攻下逃往廣西。
此時大明開始與農民軍協同抗清。朱由榔先和李自成的大順軍餘部合作。自李自成死後,他的餘部分為二支,分別由郝搖旗、劉體純和李過、高一功率領,先後進入湖南,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合抗清。1647年,郝搖旗部護衛逃來廣西的昭宗居柳州,並出擊桂林。年底,大敗北師於全州,進入湖南。次年,大順軍餘部又同何騰蛟、瞿式耜的部隊一起,在湖南連連取得勝利,幾乎收復了湖南全境。這時,廣東、四川等地的抗清鬥爭再起,在江西的降清將領金聲桓和在廣州的降清將領李成棟先後反清,清軍後方的抗清力量也發動了廣泛的攻勢。一時間,南明政府控制的區域擴大到了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出現了明季時期第一次抗清鬥爭的高潮。
但大明內部依舊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勢力互相攻訐,農民軍也倍受排擠打擊,不能團結對敵,這就給了清軍調整的機會。1648—1650年,金聲恆、李成棟等反正明軍先後被清軍剿滅,何騰蛟、瞿式耜等大明重臣相繼被俘犧牲,清軍重新占領湖南、廣西;其他剛剛收復的失地也相繼丟掉了。不久,李過病亡,其子李來亨同其他農民軍將領率部入川。
1652年,大明接受大西軍餘部孫可望、李定國聯合抗清提議,在貴州安隆所依附了農民軍。這時,由孫可望、李定國已據有雲南全境。這年,李定國發動反攻,率軍8萬東出廣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廣東。使駐守桂林的清定南王孔有德戰敗自殺;隨後又在衡州殺清軍統帥敬謹親王尼堪,「兩蹶名王,天下震動」。 同時,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克復川南。東南沿海的張煌言等的抗清軍隊也發動攻勢,並接受了永曆封號。抗清鬥爭再次出現高潮。
不幸的是,這時孫可望同李定國之間矛盾爆發,破壞了大好形勢。孫可望妒忌李定國功高勢大,陰謀殺李定國。李定國避往廣東,希望與鄭成功會師,收復廣州,但戰鬥失利,實力大損。他撤到貴州,接走了被孫可望劫持的永曆帝,1656年李定國回師雲南。次年孫可望率軍征討李定國,原大西軍同室操戈,永曆政權危如累卵。孫可望兵力雖眾,但驕橫妒功,軍心不附,陣前倒戈,被晉王李定國所敗。公元1658年,孫可望叛變,貴州、廣西均為清軍進占,使朱由榔失盡了地盤。公元1659年,北師三路追逼,永曆帝於12月逃亡緬甸,被緬甸人解除武裝後安置於草殿,十分困辱。李定國曾多次與緬甸方面交涉,欲迎他回雲南,均為緬甸國王拒絕。
公元1662年,吳三桂進兵緬甸,向緬甸國王索取朱由榔,緬甸國王哇達姆摩剛弒兄自立,內部不穩,無力與吳三桂對抗,只得答應吳三桂的請求,發兵3000,圍住永曆帝的住所,假稱要與永曆帝盟誓,要他的隨從出屋飲咒水。他的隨從次第而出,一個個被殺,共死42人。永曆帝自知難以脫身,哭着寫信給吳三桂,斥責了吳三桂叛明助清,卻又說,我如今兵衰力弱,命運懸在你的手中,倘若能留我一條活命,我什麼東西都願意給你。吳三桂不允,仍加緊向緬甸國王催索。緬甸國王派兵士把永曆帝連人帶座地抬到吳三桂軍營,眷屬25人哭着相隨。吳三桂將他押回雲南,拘禁於昆明。吳三桂擔心如將他押送北京,中途有被明朝遺民劫奪的危險,經清廷批准,於4月14日,將永曆帝及其眷屬25人押到昆明篦子坡絞死,從此,篦子坡改名為逼死坡。
使用時間
1646-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