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石北口遗址
石北口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临洺关镇北石北口村西南台地上,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是豫北冀中南地区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 。 1986年—1987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对石北口遗址2次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房基、灰坑、墓葬,并出土陶、石、骨、蚌、角器等1033件;出土的陶器大多是生活用具 。 2006年5月25日,石北口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目录
历史沿革
仰绍文化时期,石北口遗址已有人类先祖生活,以林间狩猎为主转向平原定居,村落大小不一,形成一定布局,房屋仍为半地穴式建筑,人们除农耕外还进行渔猎 。 1986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石北口遗址进行发掘,发掘者根据层位叠压关系,并依据陶器组合、陶器形制的变化,将石北口遗址遗存划分早、中、晚3期 。
遗址特点
石北口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为300米,形状呈不规则长方形,文化层一般厚1-1.5米,少数地方达4-5米(多为沟内堆积),西依聪明山,南连朱山、娄山,北300米处临洺河,周围有季节性河流,水源充足,适宜农耕、渔猎,10公里范围内拥有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使石北口遗址拥有了特有的文化集群,石北口遗址的特征与仰韶文化、石岗文化基本一致 。
文物遗存
1986年—1987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对石北口遗址进行2次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房基1座、灰坑96个、墓葬8座,并出土陶、石、骨、蚌、角器等1033件;出土的陶器大多是生活用具,泥质陶占85%左右,陶色以“上红下灰”、素面和磨光为主,少量陶器表面还有花纹和彩绘,全部是手制,大部分经过慢轮修整,比较规整;其中一件名为“鸟头型器盖”的红陶,是一件仿照飞鸟头形状制作的陶器盖子,尖嘴巴、圆形眼睛、尖圆状的顶部,表面刻划有恍若鸟羽纹理的纹饰;整个遗址保存状况良好,在遗址东北部边缘断面上,仰韶文化时期的房基遗址、灰坑、墓葬以及早、中、晚期文化层叠加关系清晰可见 。
研究价值
石北口遗址,是豫北冀中南地区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早期相当于以下潘汪第二类型为代表的遗存,中晚期则属于后冈遗址一期阶段的遗存,发掘出绘制有各种图案的彩陶、磨光石器和各式遗存灰坑,是普通生活细节的朴素遗存,体现祖先的生产生活方式,石北口遗址丰富了后岗一期文化的内涵,而且为探讨石北口遗址同磁山文化渊源关系提供了线索,对揭示仰韶文化各时代特征及相互关系提供了依据,解决了下潘汪第二类型遗存与后冈一期遗存早晚年代的关系,从文化面貌上探明了两者间的演变发展关系,两者代表了同一文化系统两个先后不同发展阶段,年代上是紧密衔接的,文化面貌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具有重要的文物研究、社会文化、旅游、城市景观等价值 。
保护措施
1993年7月15日,石北口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2006年5月25日,石北口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0年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大遗址保护工作会议,并与邯郸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书,同时印发《河北省大遗址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确立了河北省大遗址保护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历史文化
邯郸境内漳河、洺河流域保存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时代),其中,以洺河流域石北口遗址最为典型。在仰绍文化时期,生活在石北口遗址的古人类,凭着聪明智慧,制作了石器、陶器(包括彩陶)、骨器、角器、蚌器等器物,不仅用于农业生产劳动,还用于生活和装饰。
地理位置 石北口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临洺关镇北石北口村西南台地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