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前188年二月丙申[1]-前141年3月9日),为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7月14日—前141年3月9日在位),在位16年,享年48岁,其正式谥号为“孝景皇帝”,后世省略“孝”字称“汉景帝”,景帝后元三年正月甲子(前141年3月9日)崩于未央宫,二月癸酉(3月18日)葬于阳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为汉文帝刘恒长子,母窦皇后。他在位期间,主要是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和他父亲文帝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
汉景帝 | |
---|---|
概要 | |
姓名 | 刘启 |
庙号 | 无 |
谥号 | 孝景皇帝 |
陵墓 | 阳陵 |
政权 | 汉朝(西汉) |
继任 | 刘彻 |
在世 | 前188年二月—前141年3月9日(48岁) |
在位 | 前157年7月14日—前141年3月9日(16年) |
年号 | 无 |
目录
生平经历
刘启为汉文帝长子。刘启出生时,父亲刘恒为代王,母亲窦姬为妾。前180年,父亲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嫡母代王王后早已逝世,而她所生的世子也在此时病死,刘启成为父亲刘恒事实上的长子。同年正月,刘启以刘恒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其后,母亲窦姬亦被立为皇后。
刘启为太子时性格刚烈,因与吴国世子刘贤下围棋(一说六博)发生争执,而拿棋盘打死了刘贤,汉文帝敕命送遗体回去埋葬,到了吴国,刘贤的父亲吴王刘濞大怒,说道:“天下都是刘家的,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何必回吴国埋葬!”遂又把遗体送回长安埋葬,以示对朝廷的不满,从此刘濞怨恨刘启。
前157年7月6日(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7月14日(丁未),皇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藩,景帝听从,引起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诸侯王们的不满,于是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首的七国之乱开始了。七国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叛乱,欲夺天下。晁错政敌袁盎献策景帝,诛晁错以平叛乱。景帝“嘿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于是有丞相青翟等一众臣子劾奏晁错。景帝“制曰:‘可’”,令中尉以上朝议事为名,诱晁错上朝,行中错道,至东市,中尉宣汉景帝刘启诏书,当场腰斩晁错。但晁错死后,七国之乱不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演越烈,占领了不少土地。景帝无可奈何,只得派太尉周亚夫、窦婴镇压,前后三个月即平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以后,景帝开始专心打理朝政,据说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有大规模用过兵,和匈奴的战争始终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依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前元六年(前151年),皇后薄氏被废。第二年(前150年),废太子刘荣。同年四月,立胶东王太后王氏为皇后,随后立王氏的独子胶东王刘彻为太子。
景帝崇尚黄老之说,减少刑罚,减少赋税,兴修水利,提倡农业,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进行重审,以免冤狱发生。百姓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创造了大量财富,其间百姓富裕,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乐,一派盛世景象,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并称文景之治。
景帝后元三年正月甲子(前141年3月9日),景帝崩于未央宫,遗诏赐予诸侯王与列侯骏马两匹、吏二千石、黄金两斤,吏民户百钱;又命放出一批宫人,使其归家再嫁。景帝享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无庙号,葬于阳陵。景帝崩后由皇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
人物评价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之不以为渐也。”
班固在《汉书》中评价:“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评价景帝以德待臣子、鼓励耕作,面对吴楚之叛,引领将领翦除逆贼。但是平叛的周亚夫,受到景帝的猜忌,仓促下狱,这对于一个治理国家的明君来说,是很可惜的:‘【索隐述赞】景帝即位,因脩静默。勉人于农,率下以德。制度斯创,礼法可则。一朝吴楚,乍起凶慝。提局成衅,拒轮致惑。晁错虽诛,梁城未克。条侯出将,追奔逐北。坐见枭黥,立翦牟贼。如何太尉,后卒下狱。惜哉明君,斯功不录!’
家族成员
先祖 | ||||||||||||||||||||||||||||||||||||||||||||||||||||||||||||||||||||||||||||||||||||||||||||||||||||||||||||||||||||||||||||||||||||||||||||||||||||||||||||||||||||||||||||||||||||||||||||||||||||||||||||||||||||||||||||||||||||||||||||||||||||||||||||||||||||||||||||||
---|---|---|---|---|---|---|---|---|---|---|---|---|---|---|---|---|---|---|---|---|---|---|---|---|---|---|---|---|---|---|---|---|---|---|---|---|---|---|---|---|---|---|---|---|---|---|---|---|---|---|---|---|---|---|---|---|---|---|---|---|---|---|---|---|---|---|---|---|---|---|---|---|---|---|---|---|---|---|---|---|---|---|---|---|---|---|---|---|---|---|---|---|---|---|---|---|---|---|---|---|---|---|---|---|---|---|---|---|---|---|---|---|---|---|---|---|---|---|---|---|---|---|---|---|---|---|---|---|---|---|---|---|---|---|---|---|---|---|---|---|---|---|---|---|---|---|---|---|---|---|---|---|---|---|---|---|---|---|---|---|---|---|---|---|---|---|---|---|---|---|---|---|---|---|---|---|---|---|---|---|---|---|---|---|---|---|---|---|---|---|---|---|---|---|---|---|---|---|---|---|---|---|---|---|---|---|---|---|---|---|---|---|---|---|---|---|---|---|---|---|---|---|---|---|---|---|---|---|---|---|---|---|---|---|---|---|---|---|---|---|---|---|---|---|---|---|---|---|---|---|---|---|---|---|---|---|---|---|---|---|---|---|---|---|---|---|---|---|---|---|
|
后妃
子女
子
- 皇太子→临江闵王刘荣(母栗姬)
- 河间献王刘德(母栗姬)
- 鲁恭王刘余(母程姬)(东汉刘表、刘璋为其后裔)
- 临江哀王刘阏于(母栗姬)
- 江都易王刘非(母程姬)
- 长沙定王刘发(母唐姬)(更始帝刘玄、光武帝刘秀为其后裔)
- 胶西于王刘端(母程姬)
- 赵敬肃王刘彭祖(母贾夫人)
- 中山靖王刘胜(母贾夫人)(汉昭烈帝刘备为其后裔)
- 胶东王→皇太子→汉武帝刘彻(母王皇后)
- 广川惠王刘越(母王夫人)
- 胶东康王刘寄(母王夫人)
- 清河哀王刘乘(母王夫人)
- 常山宪王刘舜(母王夫人)
女
纪年
汉孝景皇帝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中元年 | 中二年 | 中三年 |
---|---|---|---|---|---|---|---|---|---|---|
公元 | 前157年十月—前156年后九月 | 前156年十月—前155年九月 | 前155年十月—前154年九月 | 前154年十月—前153年后九月 | 前153年十月—前152年九月 | 前152年十月—前151年后九月 | 前151年十月—前150年九月 | 前150年十月—前149年九月 | 前149年十月—前148年后九月 | 前148年十月—前147年九月 |
汉孝景皇帝 | 中四年 | 中五年 | 中六年 | 后元年 | 后二年 | 后三年 | ||||
公元 | 前147年十月—前146年九月 | 前146年十月—前145年后九月 | 前145年十月—前144年九月 | 前144年十月—前143年九月 | 前143年十月—前142年后九月 | 前142年十月—前141年九月 |
参考文献
- ↑ 根据刘氏宗谱汉朝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