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汉藏语系

Template:Infobox Language family 汉藏语系英语:Sino-Tibetan languages),或称泛喜马拉雅语系藏缅语系,是语言学家按照谱系分类法划分的一组语群,但是划分的形式很多。这个语系至少包含汉语族藏缅语族,共计约400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等亚洲各国和地区。按使用人数计算,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系

目录

范围和争议

File:SinoTibetanTree Chinese version.png
汉藏语系语言关系图

关于汉藏语系的分类和归属问题,学界争论不休。在中国,汉藏语系一般分为四个语族,即汉语族壮侗语族(或称侗台语族、侗泰语族、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197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一般认为苗瑶语族壮侗语族不属于汉藏语系。

法国学者沙加尔还提出汉藏语系和南岛语系有发生学关系,这个理论得到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的赞同。近来叶尼塞语系也被认为和汉藏语系有关。还有学者认为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有发生学关系。

有学者,如克里斯托弗·贝克威思(Christopher Beckwith)和罗伊·安德鲁·米勒(Roy Andrew Miller)不认为藏缅语和汉语有发生学关系。

语言特色

汉藏语系中各语言的一些类型学的特点:

但是,大部分语言学家认为,原始汉藏语的语音和语法和嘉绒语相似:没有明确的声调系统,有复辅音,有复杂的动词形态。法国学者奥德里库尔早在1954年发现汉语的声调是后起的[1]战国时的汉语没有声调,到了南北朝韵尾-s和喉塞音分别演变成去声和上声。上古汉语也有复杂的形态,例如:使动的s-前缀:登(端母登韵)上古汉语*təəŋ,增(精母登韵)*s-təəŋ。嘉绒语和藏语裡存在着同样的s-使动前缀。

按照历史语言学的定论,声调的有无、语序(动词主语宾语的相对位置)、音节结构等类型特征无法支持或者否认语言同源关系的假设,因为这些特征容易扩散到不同的语系。惟有共同的形态成分(前缀后缀中缀、元音交替等)和基本词汇才能证明这种关系。

同源关系

汉藏语系各语言之间存在很多同源词,由于原始汉藏语的分化经历了很长时间,对于原始汉藏语的拟构,学术上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另外汉字在表音方面的不足,使得原始汉语的拟构存在多种版本,下表给出了一个汉藏语系各语言之间的同源词。

基数词[2] 原始汉藏语 上古汉语 原始藏语 原始克伦语 原始缅甸语 原始克钦(景颇)语 原始喜马拉雅语 原始博多-加罗语 原始库基语 原始那加语
'1' *k-tyig *yit *teg *t'i *se *k'at *k'at
'2' *k-nyis *nyis *g-nis *k'-ni *-n'i *nis *g-ni *-ni *k'ni
'3' *k-t'um *sum *sum *g-sum *som *sum *sum *g-tam *-t'um *k-t'um
'4' *p-li *s-yiy *b-liy *wir *p-li *(p)li *bri *-li *p-li
'5' *p-ŋa
*l-ŋa
*ŋaʔ *lŋya *ŋaʔ *ŋa *p-ŋa *p-ŋa *b-ŋa *p-ŋa
*r-ŋa
*p'-ŋa
'6' *t-r'uk
*k-r'uk
*C-r'uk *d-ruk *xru *khyok *k-ru *t-ruk *(k)rōk *k-rūk
*p-rūk
*t-rūk
'7' *s-Nis *tshyit *s-nis *-nøy *nit *s-nit *nis- *s-ni *s-ni *š-ni
'8' *t-r'iat *p-ret *b-r-gyat *xroq *slit *-šiat *žyad *čat *t-riat *-šot
'9' *t-kua *kwyuʔ *d-kuw *gu- *ko *t-ku *gu *t-ku *t-ku *t-ko
'10' *-tsi(?) *gyip *tsi(y) *ts'i *tše *t-tsel *tšī *t-tši *tsom(?)

汉藏语分类历史

德国学者克拉普罗特(Julius Klaproth)早在1823年就提出汉语藏语缅甸语的基础词汇之间有同源关系,而泰语越南语则不同。但后来他的著作被淡忘了,一直到20世纪,学者们才重新重视他的研究。

19世纪流行的分类,一般都是出于人种的考量,例如内森·布朗(Nathan Brown)在1837年提出“印度支那语”的概念,用来表示除阿尔泰语达罗毗荼语以外的所有东方语言,包括日语南岛语

“汉藏语”一词是普祖鲁斯基(Jean Przyluski)在1924年提出的,他的分类如下:

在此基础上,有人把汉语侗台语苗瑶语分开,这种分类在中国比较流行:

20世纪后期,多数西方学者从汉藏语中排除了侗台语苗瑶语,但是保留了汉语和藏缅语的二分法,例如马蒂索夫(Matisoff)、布拉德利(Bradley 1997)、杜冠名(Thurgood 2003)的分类:

目前有学者不认同这种二分法。更有人认为汉语在汉藏谱系树的地位可能比较接近藏语,反而汉语和缅甸语或者羌语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例如Van Driem(2001)就把汉语和藏语并称汉藏语族,作为藏缅语系的一个分支。

注释

  1. Haudricourt, André-Georges. 1961. “Bipartition Et Tripartition Des Systèmes de Tons Dans Quelques Langues d’Extrême-Orient.”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de Linguistique de Paris 56 (1): 163–80. English translation by Christopher Court: “Two-way and Three-way Splitting of Tonal Systems in Some Far Eastern Languages (Translated by Christopher Court).” In Tai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edited by Jimmy G. Harris and Richard B. Noss, 58–86. Bangkok: Central Institute of English Language, Mahidol University, 1972.
  2. (英文)Numbers in Sino-Tibetan Languages.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