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隸
漢隸 |
中文名稱: 漢隸 特點: 筆勢生動,風格多樣 時期: 漢代 漢隸代表作品: 《曹全碑》、《張遷碑》 |
漢代隸書的統稱。東漢碑刻上的隸書 ,筆勢生動,風格多樣,而唐人隸書,字多刻板,稱為唐隸。故學寫隸書者重視東漢碑刻,把這一時期各種風格的隸書特稱為漢隸,以別於唐隸。[1]
目錄
簡介
漢隸八分體:漢隸
釋義:漢代通行的隸書。 指漢朝的屬吏。
漢典:即隸書,秦書八體之一。又名八分體、八分書。相傳為秦人程邈所作,由小篆省簡變化而成[official script,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current in the Han Dynasty]。如:隸絕(善於寫隸書的高手);隸習(練習,演習);隸篆(隸書與小篆)。
發展形態
從尹灣漢墓名謁木牘發現,談關於隸八分的一些問題。通覽編年資料,可以從宏觀上將秦漢隸書劃分為古隸、漢隸和八分三種形態。
古隸
就上面排列資料來看,古隸的流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309年至公元前111年,即從秦武王時期至漢武帝晚期。這只是大致的分期。實際上,古隸的存在時間很長,公元前52年的丞相御史律令冊(漢24)還是古隸體。古隸包括十七批資料,即秦1-7,漢1-9,漢24。古隸的特徵為:縱向取勢,橫不平,豎不直。
漢隸
廣義的說,所有漢代的隸書都是漢隸,包括漢初的古隸、漢隸(狹義的漢隸)和八分書。狹義的漢隸是指西漢使用最廣泛的隸書體,五鳳元年簡(漢22)和定縣漢簡(漢23)是其成熟的形態。漢隸較古隸規範,又不像八分那樣具有裝飾性,是西漢直至漢末的通用書體。從編年資料來看,漢隸包括21批資料,即漢10--23,漢25--27、漢29、漢31、漢33--34。漢隸的特徵為:取橫勢,突出橫畫,橫平豎直.其結構類型類似於沙孟海先生總結的平畫寬結類。給人以雄放灑脫,渾厚深沉之感。
歷史演變
通過上述41批資料的排比,我們還可以發現:
1、漢武帝時期是隸書發展的轉折時期,此時隸書由古隸階段向漢隸階段過渡。至漢宣帝時期,漢隸完全成熟,五鳳元年簡(漢22)和定縣竹簡(漢23)是其典型形態。
2、大約於漢成帝陽朔年間,隸書又產生一種新體--八分。西漢末年的尹灣名謁木牘中,八分已相當成熟,但在我們的編年資料中,八分還少量地在較寬的木牘中出現。我們認為八分在西漢末年形成,但不是隸書的主流形態。其後八分書在東漢廣泛流行。
3、漢隸和八分是隸書的兩種形態(也可以代表兩個階段)。這兩種形態從西漢末年八分形成至漢末一直長期共存。在東漢,漢隸還廣泛使用,並不因八分的流行而完全取代漢隸,最明顯的例證是書於公元186年的《張遷碑》和書於公元185年的《曹全碑》。前者為漢隸,後者為八分。漢隸和八分雖為兩種筆法系統,但兩系長期共存,筆者認為漢隸是平畫寬結結構類型的源頭,八分為斜畫緊結結構類型的源頭。
代表作品
《曹全碑》
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是中國東漢時期重要的碑刻,立於東漢中平二年 (185)。碑高約1.7米,寬約0.86米,長方形,無額,石質堅細。碑身兩面均刻有隸書銘文。碑陽20行,滿行45字;碑陰分5列,每列行數字數均不等。明萬曆初年,該碑在陝西郃陽縣舊城出土。在明代末年,相傳碑石斷裂,人們通常所見到的多是斷裂後的拓本。1956年移入陝西省西安博物館碑林保存。曹全碑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品,風格秀逸多姿和結體勻整著稱,為歷代書家推崇備至。
《張遷碑》
篆額題《漢故轂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有碑陰題名,刻於東漢中平三年(186年)無鹽(治今山東省東平)境內,於明代出土。 張遷碑現存於山東泰安岱廟。《張遷碑》和《曹全碑》都為漢末名碑。碑中字體大量滲入篆體結構,字型方正,用筆稜角分明,具有齊、直、方、平的特點。張遷碑碑文記載了張遷的政績,是張遷故居韋蔭等為表揚他而刻立的。
《禮器碑》
中國東漢重要碑刻。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又稱"修孔子廟器碑"、"韓明府孔子廟碑"等。東漢永壽二年(156)立。現存山東曲阜孔廟。碑身高1.5米,寬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碑陽16行,滿行36字,碑陰 3列,列17行;左側3列,列4行,右側4列,列4行。碑文記述魯相韓敕修飾孔廟、增置各種禮器、吏民共同捐資立石以頌其德事。碑側及碑陰刊刻捐資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錢數。此碑是漢代隸書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金石家評價甚高。碑文字跡清勁秀雅,有一種肅穆而超然的神采。
《乙瑛碑》
《漢魯相乙瑛奏置孔廟百石卒史碑》 ,簡稱乙瑛碑,書風頗謹嚴,富素樸之趣,是漢隸成熟時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後人學習隸書最佳範本之一。清代萬經"分隸偶存"中評論此碑稱:"字特雄偉,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翁方綱評論此碑,"骨肉勻適,情文流暢。"何紹基評論此碑,"朴翔捷出,開後來雋麗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
《史晨碑》
又名《史晨前後碑》,兩面刻,碑通高二百零七點五厘米,碑身高一百七十三點五厘米,寬八十五厘米,厚二十二點五厘米,無碑額。前碑全稱《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刻於東漢建寧二年(169)三月。十七行,行三十六字。末行字原掩於石座中,舊拓多為三十五字,新拓恢復原貌三十六字,字徑三點五厘米。碑文記載當時魯相史晨及長史李謙奏祭祀孔子的奏章。後碑全稱《魯相史晨饗孔子廟碑》,刻於建寧元年(168)四月。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此碑為東漢後期漢隸走向規範、成熟的典型。
《張景碑》
全稱《張景造土牛碑》(Stele of Zhang Jing)。東漢延熹二年(159年)立,隸書。此碑身四周皆殘,頂部碑穿隱約可見,穿內有暈弦痕跡。碑文為隸書。現存通高1.25、寬0.54、厚0.12米。殘存12行,滿行23字,計229字,可識者225字。無撰書人姓名。碑文的文體屬於漢代公文體裁。存河南南陽市臥龍崗漢碑亭內。1959年在河南南陽市南城門裡路東出土。
八分書
在編年資料中,尹灣名謁木牘是有別於古隸和漢隸的一種新出現的形態。與其形態相近的還有居延陽朔元年牘(漢28)和敦煌始建國天鳳元年牘(漢32)。有意思的是這三批資料均書寫在木牘之上,這也許不是一種巧合。尹灣名謁木牘從形態上看應為八分書無疑(除第十八號木牘反面為漢隸體外),八分是隸書中的藝術書體。八分書的特徵是:取左右分布之勢,突出挑畫和捺畫.其結構類型類似於沙孟海先生所總結的斜畫緊結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