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江寒汀(1903-1963),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原名荻、庚元,笔名江鸿,石溪,号寒汀居士。十六岁从同里陶松溪习花鸟画,二十八岁开始卖画为生。中年流寓上海,曾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曾任上海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1963年2月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60岁;传世作品有《百卉册》、《百兽图》等,1960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为人民大会堂绘制的巨幅《红梅图》,出版有《江寒汀百兽图》、《当代名画家江寒汀》、《江寒汀百兽图画册》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江寒汀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03年

逝世日期 1963年

职业 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

代表作品 《百卉册》,《百兽图》,《红梅图》

目录

人物经历

江寒汀画作 江寒汀 ,海上著名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海上四大花旦";名上渔,字寒汀,画室称获舫,江苏常熟人。

自幼喜爱绘画,十六岁从同里陶松溪习画花鸟,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常熟开智高等学校,以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解放后,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江寒汀的弟子众多,且多有成绩,可谓桃李满天下。

江寒汀擅长花鸟画,尤以描绘各类禽鸟著称于世。他的绘画内师传统,外师造化,广泛地从传统中吸取养料。他曾认真研究历代花鸟画家的技法,上溯宋元诸家,下至明清的陈白阳、徐渭、恽南田、金冬心、八大山人、新罗山人,对双钩填彩、没骨写生,均所擅长。尤对任伯年、虚谷画艺潜心揣摩,系统研究,以致他临摹任伯年、虚谷的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在画坛上有"江虚谷"的美誉。

为了画好各类禽鸟,他经常去鸟市看鸟、买鸟,家中还喂养了多种灵禽异鸟,泼彩之余,观其态,听其鸣。经过数十年的朝夕细观默察,对禽鸟飞、鸣、食、宿的千姿百态了如指掌,故他笔下的百鸟形态各异、动静自如、生动形象,张大壮曾赞誉:"寒汀笔下鸟,天下到处飞"。江寒汀本应在绘画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可惜在1963年因病去逝,年仅60岁。

传世作品有《百卉册》、《百兽图》等,1960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为人民大会堂绘制的巨幅《红梅图》,1983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江寒汀百兽图》,1992年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名画家江寒汀》、北京荣宝斋出版的《江寒汀百兽图画册》等。

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上海花鸟画称江寒汀、唐云、张大壮、陆抑非为"四大名旦"和江南花鸟画四才子。

江寒汀能为四人之首自有其过人之处。他不但是在艺术上享有盛誉,为人的情义也有极高的口碑,故有"小孟尝"之称--正是画品、人品俱高。

人物轶事

"江虚谷"的由来

年轻的江寒汀随父亲到上海,父亲同朋友合办了一个花边出口公司,他自己却立志投身书画事业,在上海广交朋友。经常活跃在书画团体中,结识张石园、高野侯等,并和他们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感情。江寒汀生性亲和,虚心向他们请教,认真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他深知要成为一位真正的画家,来不得半点的虚伪。画家手中笔代表着自己的人,正是有这样的画品看人品的信念,加上他的才智,使他的艺术技艺突飞猛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奠定了终身投身于绘画艺术的基础。

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三一年,江寒汀的父亲患病过世,奉养母亲及家人的生活担子一下子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

江寒汀是一位非常豁达乐观的人,不会向困难低头,但生活是一件最现实的事,柴、米、油、盐一样不可少。

和他私交甚好的张石园劝他画虚谷以解生活之必需。文人的清高不能换来粮食,只有一家人吃饱了饭,才能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倘若饭都吃不饱,人还有什么理想可言?

为求生计,江寒汀就画起了虚谷,"江虚谷"一入市场,马上就得到收藏家的青睐,很好换钱。但他是有原则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拿虚谷换钱的。

其实在三十年代初,虚谷的画原本并不怎么受重视,可经这么一折腾,虚谷的画解决了江寒汀的饭,江寒汀造就了虚谷的名望,他俩互相照亮。

唐云有诗赞道:"寒汀饮得酩酊后,徒笔能钩虚谷魂。"新中国成立后,江寒汀有时也仿些虚谷的画,但是全部落自己的款。唐云先生曾题《寒汀先生戏仿虚谷笔意》册页:"虚谷画多枯笔涩笔,微乏丰润之致,故友寒汀老兄,偶拟其意,不仅得其笔法,华茂之气,活跃纸上,有过虚谷。"

展览巧结跨国情

一九六O年,江寒汀在朵云轩开画展,当天参加的人很多,作品一下子几乎全给爱好者订去,有的作品在几天中被反复订购,这是展览会上少见的。

这场空前热闹的画展也引来了国外的艺术家,特别是前苏联的艺术家。苏联艺术家当时非常注意写实,当他们见到江寒汀写实的花鸟时大为赞叹,随即请求带江寒汀作品到苏联去开展览,让苏联的人们更为了解中国的绘画艺术。

岂料江寒汀当场回绝。因这些作品大多已给国内的爱好者订购,这是人的诚信,来不得半点马虎。如要出国展览可以以后再画些作品,以供艺术交流。苏联艺术家对江寒汀的为人处事大为赞同,后来还专程到画院去看望他,其中有位画家一定要江寒汀为他做一回模特,让他画张像。夸江寒汀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国画大师,能为他作画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江寒汀见苏联画家真诚,欣然同意。后来苏联艺术家再三叮咛,要江寒汀抽空多画点作品,将来到苏联开展览。

之后一两年,江寒汀得闲便在家中画画。虽然展览尚未开成,江寒汀却已辞世,然而幸好有了这些苏联艺术家的邀请,使江寒汀得以为世人留下了好些作品,至今留在江家一些无款的画,基本上都是当时准备开展览之用的。这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遗憾。

天妒英才留遗事

江寒汀不但对绘画有其独特的见解,在教育学生方面更为出色。他众多的学生,无一不为自己老师感到自豪。老师教他们学会了绘画,更使他们懂得做人。

如已故的孙悟音、乔木、蕉雨、江圣华、杨村、曹简楼、钱行健等,仍活跃在画坛的有富华、徐放、杨正新、房介复、颜梅华等,都是海上画坛花鸟画的佼佼者。他培养学生只问资质不问出身,他的学生中有店员、工人、学徒、手艺人和农民。对这些平平凡凡的老百姓,他不仅不计报酬,还给清贫的学生送笔送纸。

在教育学生他总能做到因材施教。唐云、邵洛羊为《江寒汀画集序》中这样写道:"对中国画,江寒汀根基深厚,十八般武器娴熟,在教学中就显露出来,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任颐的,虚谷的,林良的,吕纪的,甚至宋、元诸家的工笔花鸟画,都能当场动笔,一一示范,绘画技巧具有如此能耐,海上罕见。"

六十年代初,正当学生一一成才,自己生活较为安逸,创作条件优越、艺术造诣走向辉煌之际,江寒汀决心在自己厚实的基础上寻求变法,自己推翻自己,创一个真正的继承与发展的新局面。无奈天妒英才。

一九六三年二月六日(农历正月十三日)遽然与世长辞,徒为后人留下数不尽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