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異人錄
目錄
簡介
宋代文言志怪小說。宋初吳淑撰。一卷。有《道藏》本、《知不足齋叢書》本、 《龍威秘書》本等。 《四庫全書》本、《函海》本分為二卷。此書所記,多道流、俠客、術士之事,共25人。其中唐代2人,南唐23人。所記多出傳聞,描寫也不無渲染,然而也並非純屬杜撰。體例在筆記、小說之間。如《耿先生》篇,馬令、陸游的《南唐書》皆采之入史。這些人仗義行俠,扶危濟困,而行為詭異,神出鬼沒。這部出自一人之手、專寫怪異事的專集,對後世飛仙劍俠一類的小說有一定影響。原書已佚,後從《永樂大典》錄出。有《知不足齋叢書》本、《龍威秘書》本等。
內容預覽
寧王善畫馬,花萼樓壁畫《六馬滾塵圖》,明皇最愛玉面花騘,後失之,止存五馬。 宋單父有種藝術牡丹,變易千種。明皇召至驪山,種花萬本,色樣不同,呼為花姑。(案是書所載皆南唐人事,獨此二條為唐明皇時,考之宋元以後諸書,所引用皆同,今仍其舊列於卷首。 唐末,沈汾侍御退居樂道。家有二妾,一日謂之曰:「我若死,爾能哭我乎?」妾甚愕曰:「安得不祥之言?」因問之,對曰;「苟若此安得不哭。」汾曰:「汝今試哭,吾欲觀之。」妾初不從,強之不已,妾走避之。汾執而扶之,妾不得已,乃曰:「君但升榻而坐。」汾如言,二妾左右擁袂而哭。畢視之,汾已卒矣。 聶師道,歙人。少好道。唐末于濤為歙州刺史,其兄方外為道士,居於郡南山中,師道往事之。濤時往詣方外,至於郡政,咸以諮之,乃名其山為問政山。吳朝以師道嘗居是山,因號為問政先生焉。初,方外在山中,郡人少信奉者。及師道至,■〈貝危〉信日至而富貴。師道嘗與友人同行,至一逆旅,友病熱疾,村中無復醫藥。或教病者曰:「能食少不潔,可以解。」及病危,因復勸之。人有難色,師道諭之曰:「事急矣,何難於此,吾為汝先嘗之。」乃取啗之,人感其意,乃食而病果愈。後給事中裴樞為歙州,當唐祚之季,詔令不通。宣州田頵、池州陶雅舉兵,圍之累月,歙人頻破之。後食盡援絕,議以城降,而城中殺外軍已多,無敢將命出者。師道乃自請行,樞曰:「君乃道士,豈可游兵革中耶?」請易服以往。師道曰:「吾已受道法科教,不容易服。」乃縋之出城。二將初亦甚怪,及與之語,乃大喜曰:「真道人也。」誓約已定,復遣還城中。及期,樞適有未盡,復欲延期,更令師道出諭之。人謂其二三,咸為危之,師道亦無難色。及復見二將,皆曰:「無不可,唯給事命時。」城中人獲全,師道之力也。吳太祖聞其名,召至廣陵,建紫極宮以居之。一夜,有群盜入其所止,至於什器,皆盡取之。師道謂之曰:「汝為盜取吾財,以救饑寒也,持此將安用之?」乃引於曲室,盡取金帛與之,仍謂之曰:「爾當從其處出,無巡人,可以無患。」盜如所教,竟以不敗。後吳朝遣師道至龍虎山設醮,道遇群盜劫之,將加害,其中一人熟視師道,謂同黨曰:「勿犯先生。」令盡以所得還之,群盜亦皆從其言。因謂師道曰:「某即昔年揚洲紫極宮中為盜者,感先生至仁之心,今以奉報。」後卒於廣陵。時方遣使於湖湘,使還至某處,見師道,問之曰:「何以至此?」師道曰:「朝廷遣我醮南嶽。」使者以為然。及入吳境,方知師道卒矣。師道侄孫紹元,少入道,風貌和雅,善屬文,年二十餘卒。初,紹元既病劇,有四鶴集於紹元所處屋上。乃其卒,人見五鶴沖天而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