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江竹筠(JiangZhuJun)(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江家灣人,中國共產黨地下時期重慶地區組織的重要人物,為中國共產黨追認的女烈士。

江竹筠
出生 1920年8月20日
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江家灣
國籍 中國
職業 革命者

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後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

1948年,彭詠梧在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任上戰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於位於重慶的國民政府軍統渣滓洞集中營,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軍統所要的中共地下黨情報;

1949年11月14日,重慶中國人民解放軍重重包圍之際,被國民政府軍統於渣滓洞監獄所殺並毀屍。 江竹筠(1920—1949),原名江竹君,被捕後化名為江竹筠,四川自貢人。1928年因家鄉大旱,隨母親到重慶外婆家寄居。10歲時,進南岸大同長襪廠當童工,1932年進孤兒院免費讀書。1936年考入重慶南岸中學,1939年春考入中國公學附中讀高中,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秋,考入中華職業學校會計班學習,任該校中共黨組織負責人。

1941年秋,江竹筠受黨組織指派到重慶新市區擔任區委委員,社會職業在重慶婦女慰勞總會。其任務是單線聯繫沙坪壩一些高等學校的黨員和新市區的女黨同。當時環境十分惡劣,日本飛機經常來空襲,而軍統特務機關就在她工作的附近,而她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熟。不久,江竹筠接受了一項新的任務,黨組織讓她擔任重慶市委委員彭詠梧的助手並假扮夫妻,以掩護機關。在強烈的革命責任感的驅使下,江竹筠自然地和周圍的人們交往,不露破綻,以掩護老彭順利開展工作。1944年春,由於特務跟蹤,江竹筠轉移到成都。遂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學習,並以學生身份做群眾工作,她在四川大學改名為江志偉。1945年,江竹筠和彭詠梧正式結婚,1946年7月,江竹筠從川大肄業回到重慶,協助丈夫工作。她負責搞學生運動工作,在她的幫助下,西南學院女子師範學院分別建立了中共黨組織及黨的外圍組織「六一社」。領導學生開展抗議美軍暴行和反飢餓、反內戰運動。1947年7月,江竹筠協助丈夫彭詠梧領導出版了中共重慶市委機關報《挺進報》,負責部分送稿和報紙散發。由於革命形勢的發展,上級黨組織決定川東黨組織的工作重點轉向農村搞武裝鬥爭,建立游擊隊和根據地。11月,江竹筠以聯絡員身份隨任中共川東臨委委員兼下川東工委副書記的彭詠梧一道去下川東開展武裝鬥爭。

1948年1月,彭詠梧在雲陽、奉節武裝暴動時犧牲。江竹筠回重慶向川東臨時工委匯報情況時,臨委考慮她容易暴露,不宜再去下川東,而且她的孩子還小,需要照顧,再三勸她留在重慶工作。可是,江竹筠仍然堅持到丈夫倒下的地方繼續戰鬥。江竹筠來到萬縣後,由於風聲很緊,遲遲不能下鄉,組織上決定暫時留她在萬縣縣委工作,同時做暴動地區的聯絡工作。

1948年4月,中共重慶市委正副書記劉國定冉益智被捕叛變,由於他們告密,1948年6月,江竹筠等在萬縣的一批同志被特務逮捕,並被押往重慶,並押在「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營」。當敵人從叛徒口中得知江竹筠是彭詠梧的妻子和助手,並掌握着川東雲陽、奉節、巫溪巫山等縣黨組織和游擊隊的情況時,妄圖把她當作突破口。但江竹筠在敵人一個多月的酷刊審訊中,守口如瓶,後來特務們竟喪心病狂地在她的指尖上釘進一根根竹籤,致使她一次次痛昏過去,但敵人依然一無所獲。重慶行轅二處處長、特務頭子徐遠舉只得感嘆地說:「共產黨厲害就厲害在這些地方,彭詠梧死了,看來江竹筠也死心了。」從此結束了對江竹筠的審訊。

在江竹筠受刊最慘烈的日子裡,渣滓洞牢房裡的難友們出現了慰問「江姐」的動人情景,有的替她包紮傷口,有的寫慰問信,她們用竹籤當筆,蘸紅藥水把贈言寫在草紙上。其中何雪松代表全體難友獻給江竹筠的詩這樣讚頌道:「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蘇菲婭的精靈,不,你就是你,你是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這首詩在渣滓洞牢房裡傳誦了一時。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與31名難友一道壯烈犧牲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年僅29歲。

目錄

革命事跡

筠同志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遊手好閒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着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製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 縮略圖 ,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非常用功,記憶力超群。後來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

江竹筠於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後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抗暴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

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夾竹棍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鬥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後被用鹽酸毀屍滅跡,時年29歲。

2009年9月14日,她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人物遺書

遺書內容

江姐在臨刑之前還寫下了一封託孤遺書,是寫給安弟(江姐的表弟譚竹安)當時江姐是用筷子磨成竹籤做筆,用棉花灰製成墨水,寫下這封遺書,「信里滿載着江姐作為一名母親,對兒子濃濃的思念之情。」而這封遺書保存在重慶三峽博物館。

2007年11月14日,在江姐犧牲58周年這天,這封人稱「紅色遺書」的文物終於向世人揭開塵封已久的秘密,信中大概說道:「我們有必勝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獄日起(上一年6月),我就下了兩年坐牢的決心,現在時局變化的情況,年底有出牢的可能……我們在牢里也不白坐,我們一直是不斷的在學習……我們到底還是虎口裡的人,生死未定……假若不幸的話,雲兒(指江竹筠、彭詠梧兩烈士的孩子彭雲)就送給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鬥到底。孩子們決不要驕(嬌)養,粗服淡飯足矣……」

江姐的這封遺書展示了江姐鮮為人知的柔情一面。

這封遺書是江姐寫給表弟譚竹安的,約十二厘米左右,紙面粗糙,因年代久遠,已開始泛黃。「這是江姐就義前最後的一封信件。」三峽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江姐既是一位革命者,同時也是一位普通女性,一個孩子的母親。她在信中屢次提到兒子彭雲。工作人員說,人們都認為革命戰士是鋼鐵鑄成,其實英雄也有溫柔的一面,江姐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除了革命事業外,最牽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遺書字跡相當潦草,不時出現塗改墨跡,可見當時江姐心中對孩子的牽掛之情。」[1]

書寫遺書,送出監獄

唯一的孩子—彭雲在陰森恐怖的渣滓洞監獄裡,江姐是怎樣悄悄寫下遺書,又是怎樣把遺書送出監獄的?三峽博物館有關人士揭開了謎底。

當時,江姐住在渣滓洞監獄女二號牢房,工作人員說,在遇難前兩個月,江姐給表弟譚竹安寫下了這封遺書。當時,監獄中對犯人的控制十分嚴密,江姐根本無法弄到筆墨寫信。後來江姐偷偷藏起一根竹筷,在看守不注意的時候,把竹筷一端磨尖當筆,然後拆開棉被,把一些棉花燒成灰,調些清水,就成了墨水。用自製的筆墨,江姐在一張草紙上寫下了此信。遺書寫好後,江姐通過一個看守,悄悄把信帶出了監獄,輾轉交給了她的表弟譚竹安。解放後,譚竹安將這封寶貴的遺書交給了博物館並保存至今。

人物評價

江竹筠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樣堅強的表現,是由於對舊社會及其代表國民黨反動派的極度仇恨,也是由於對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的無限嚮往。當新中國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升起時,她和渣滓洞裡的難友們雖不知國旗的圖案,卻也以憧憬的心情商議着繡制這面代表解放的旗幟——儘管她們知道自己已看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在四川大學期間,江竹筠學會了俄語,並閱讀來自蘇聯的書籍和報刊。1944年夏天回到重慶時,她參加了中蘇友協招待會,會上放映了蘇聯故事影片《丹娘》——英勇不屈的卓婭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楷模。在獄中她受酷刑後,難友們把她稱為「中國的丹娘」。當年的革命需要這種時代精神,而後人在為理想而奮鬥時,同樣能夠從江竹筠身上得到教益。

並肩戰鬥了兩年的假夫妻,終於結成了真伴侶。唯一的愛子寄養在別人家裡;為了革命工作,她做了絕育手術[2]

江竹筠路過城門時突然看到丈夫頭顱,心如刀絞,為防止旁邊的敵人發現,還要表現得鎮定自若;在江竹筠身上,寄託了革命的英雄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兩種精神的融合。她是一位堅強的戰士,更是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最後為了革命事業又捨棄了她難捨的一切。

視頻

經典老電影《烈火中永生》片段,這一段太壯烈了!敬禮!

歌劇《江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