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10月,是江苏省宏观经济领域的重要智库。该研究院隶属省经信委,围绕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大课题,开展完善体制机制、促进产业转型、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研究,注重企业微观运行,强化行业宏观研判。研究团队由省内知名经济学家、行业专家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等组成,吸引企业、高校高端人才共同构建协同创新平台,近期正开展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前瞻性课题研究。
目录
机构简介
(以下简称“研究院”)直属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前身可追溯至1982年成立的江苏省经济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经省编办批准于2014年9月正式扩编建院。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在各方关心和支持下,以“追踪技术前沿、引领产业变革”为使命,围绕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开展前瞻性研究,努力提升服务政府决策、服务产业升级、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致力于打造工信系统的新型智库。
回顾“十三五”,研究院乘风破浪,在建设特色新型高端智库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五年来,研究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通过持续奋斗,在多个领域实现新跃升:圆满完成国家部委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和省工信厅交办的多项重大研究任务,成为省级政策制定的智囊团成员;承接完成上千项各级政府及园区委托的产业规划、课题研究和重点企业咨询项目,成为服务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1]的先锋力量;搭建新型平台载体,汇聚多方资源,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交流沟通的窗口和桥梁。
突出服务中心
着力提升决策咨询服务能力,打造全省工信系统的“智囊团”
研究院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以及省工信厅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参谋智囊作用,主动超前谋划、深入系统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20余篇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多篇报告获省部级奖励。
高效研究,服务政府部门决策。积极对接省委、省政府、省工信厅,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时组织精干力量高效推进落实,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质量优、时效强、具备可操作性的决策咨询报告,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撑。《关于降低增值税税率对制造业企业利润率影响的分析》《江苏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分步走”战略研究》等20余篇报告先后获省部级领导批示。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对我省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为详细了解全省工信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以及复工复产情况,研究院组织骨干力量,精心设计了调研问卷,聚焦“疫情对整体经济影响、企业影响及应对措施、政策支持、未来展望”等四个维度20个问题,对省内企业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此外,研究院还采用实地调研、电话访谈等形式,深入南汽集团、拜腾汽车等行业骨干企业详细了解复工复产和疫情影响。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和调研情况,形成《江苏工信企业抗击疫情调研报告》,为国家、省级部门制定疫情下复工复产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获工信部领导批示肯定。
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典范项目。近年来,研究院不断加强与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等国家部委、科研机构[2]的合作交流,积极承接省部级研究课题,统筹院内资源全力打造精品成果,推动研究院整体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先后承担了《江苏省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布局研究》《江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对策研究》《集成超越 构建江苏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研究》等研究任务,多项报告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在《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布局研究》项目启动会上,研究院邀请包括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在内的6位院士,为课题研究出谋划策,提升了研究层次。
持续跟踪,形成系列化成果。研究院紧扣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自主可控、产业链现代化、贸易摩擦等重点方向,主动跟踪、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批高水平专题研究报告。《长三角协同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研究》《未来5~10年主流新技术新产业研判》《先进制造业集群关键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对标分析及攻关方向研究》等报告成果在省市县有关部门制定工作计划或产行业发展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进制造业集群:构筑江苏产业新高地》等多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突出需求导向
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研究院坚持服务基层,积极加强院地合作,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持续提供产业评估、园区规划、产业地图、招商地图等规划服务,以及产业政策研究、先进地区对标、区域一体化战略研究等决策咨询服务,服务范围已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和部分省外地区。
深耕基层,服务全省经济发展。研究院与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园区等地方工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服务范围实现苏南、苏中、苏北全覆盖。“十三五”期间,研究院以项目为纽带,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基层经济发展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为地方、园区提供了优质的区域发展规划、园区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专业服务,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进一步深化与地方交流合作,2016年,研究院与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联合成立江苏省经信研究院中关村(溧阳)研究中心,打造“创新合作、服务基层”的新型智库平台典范和标杆。“十四五”伊始,研究院充分发挥基础优势和平台优势,积极对接各市,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着力破解制约地方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为地方绘就“十四五”发展新蓝图献计出力。仅2020年,研究院与各地开展合作项目已达40余项,其中市级项目12项,与县(市、区)、园区的合作也在持续推进中。
面向全国,延伸服务广度。研究院与陕西、安徽、甘肃、辽宁、广西等多地工信智库保持密切联系,通过课题研究、人员互访、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交流合作。2016年,研究院首次承接省外规划《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政策研究》,成功跨出承接省外业务的第一步,随后与陕西、西藏等多地开展项目合作,先后完成《陕西省“十四五”时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研究》《拉萨民族手工业发展规划》等项目。研究院非常注重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交流合作,通过项目合作、走访调研等形式深入了解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先后承接戴尔公司、华夏幸福集团产业规划院等委托的战略规划,为其业务发展和布局提供依据参考。
多点发力,创新服务方式。研究院成立以来,坚持公益性导向,免费为全省工信系统提供各类资讯服务。每个工作日以微信形式推送《经济和信息化快报》,截至2020年底,累计推送1550期。编印《经济和信息化专报》《经济和信息化特刊》《经信研究院译文》,为全省工信系统提供原创研究报告和译文资料。通过电子书的形式对外发布《江苏省应对疫情政策汇编》《2019国家和江苏产业政策汇编》等材料,累计阅读量过万。2020年,研究院正式接管主办《现代管理科学》,并不断推动刊物更加聚焦产业治理、管理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现代化等重点方向,展示和宣传集群培育、产业链提升、企业创新发展等工作成果,刊物影响力不断扩大。
突出资源整合
持续拓展未来发展空间,构建服务产业及企业的“新平台”
研究院坚持以服务广大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发展为根本,以提供精准、高效、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为方向,积极搭建平台,打造新型载体,整合跨领域、跨区域、跨部门的优质资源,不断拓宽发展空间。
立足公益,搭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研究院承担“江苏工业和信息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基金办”)职能。基金办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协调基金管理人与省内经信系统的各部门对接,先后赴无锡、昆山等地专题调研、走访企业,挖掘优质项目。截至2020年底,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1个,总金额超过15亿元,有力促进了江苏地方经济发展。研究院建有江苏省五星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简称“平台”)。平台以服务全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与转型升级为己任,为省内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推送、政策解读、专题培训、企业诊断、管理咨询、数据库信息等各类专业化服务。近3年来,平台持续优化服务内容,积极创新服务方式,累计服务企业近3000家。2020年,平台先后联合溧阳市、盱眙县举办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专题培训,为当地工业企业提供最新政策解读及产业趋势分析,受到当地企业的热烈欢迎。2020年初,考虑到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面临发展的困境,平台积极谋划、迅速行动,与江苏省前沿新材料促进机构、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联合主办“人民战‘疫’下新材料企业如何应对挑战与机遇线上直播论坛”,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参与,与企业共同探索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广泛征选,打造联合研究平台。研究院建设了一支多元化、高水平的专家支撑队伍,目前已聘请专家近百名,与中国工程院、赛迪研究院以及南京大学等省内外多所高校的知名专家保持长期合作。为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研究院联合省内外工信领域的政府部门、相关智库、研究机构、高端平台等,谋划开展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围绕“十四五”发展新思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产业链现代化、碳达峰碳中和等主题,从省内外广泛征集选题,择优开展联合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报告,为江苏“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智智互动,构建各类新型平台载体。作为全国“工信智库联盟”成员单位,研究院积极参与“工信智库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得到工信部认可,在全国110多家成员单位中,活跃度排名第17位(2020年)。与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工信部门的智库机构联合发起成立“长三角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联盟”“长三角人工智能发展联盟”“长三角产业人才发展联盟”,加强与上海、浙江、安徽经信类智库等兄弟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研究院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作为“中国经济江苏智库联合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不断促进各会员单位协同合作,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凸显。研究院还与南京大学商学院合作,成立教学实践基地,开展数十项课题合作,获南京大学首批“校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称号;与南京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 ↑ 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经历了哪六个,搜狐,2022-03-14
- ↑ 科研机构组织结构形式浅析 ,搜狐,20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