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江邊柳 雍裕之

江邊柳
圖片來自搜狐網

江邊柳是一首五言絕句。詩的前兩句繪出一幅美麗的古堤春柳圖,烘托出春光的綺麗明媚;後兩句直接寫離情,詠柳惜別。

目錄

原文

雍裕之〔唐代〕

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

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

譯文

古堤旁江柳裊裊,青青的細柳枝如青煙般鋪開,

若想要這些枝葉不被折斷,應該把郎君出遠門的船兒系好留下。

賞析

  古人常借詠柳以賦別,這首詩也沒有脫離離情的舊旨,但構思新穎,想象奇特而又切合情景。

  詩的一、二句,寥寥幾筆,繪出了一幅美麗的古堤春柳圖。古堤兩旁,垂柳成行,晴光照耀,通體蒼翠,蓊蓊鬱郁,裊裊婷婷,遠遠望去,恰似一縷縷煙霞在飄舞。「裊裊」、「青青」,連用兩個疊字,一寫江邊柳的輕柔婀娜之態,一寫其蔥蘢蒼翠的顏色,洗鍊而鮮明。前人多以「翠柳如煙」、「楊柳含煙」、「含煙惹霧」等來形容柳的輕盈和春的穠麗,這裡徑直用「一樹煙」來稱呼柳樹,想象奇特,造語新穎。只此三字,便勾出了柳條婆娑裊娜之狀,烘托出春光的綺麗明媚,並為下面寫離情作了反襯。

  三、四兩句直接寫離情。詠柳惜別,詩人們一般都從折枝相贈上着想,如「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折盡一重新。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施肩吾《折楊柳》);「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憶江柳》)等等。雍裕之卻不屑作這種別人用過的詩句,而從折枝上翻出新意。「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詩人筆下的女主人公不僅沒有折柳贈別,倒希望柳絲綿綿不斷,以便把情人的船兒系住,永不分離。這一方面是想得奇,說出了別人沒有說過的語句,把惜別這種抽象的感情表現得十分具體、深刻而不一般化;同時,這種想象又是很自然的,切合江邊柳這一特定情景。大江中,船隻來往如梭;堤岸上,煙柳絲絲弄碧;柳蔭下畫船待發,枝枝柔條正拂在那行舟上。景以情合,情因景生,此時此刻,萌發出「系郎船」的天真幻想,合情合理,自然可信。這裡沒有一個「別」字「愁」字,但痴情到要用柳條兒系住郎船,則離愁之重,別恨之深,已經不言而喻了。這裡也沒有一個「江」字、「柳」字,而江邊柳「遠映征帆近拂堤」(溫庭筠《楊柳枝》)的獨特形象,也是鮮明如畫。至此,「古堤邊」三字才有了着落,全詩也渾然一體了。

  中唐戴叔倫寫過一首《堤上柳》:「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是妾斷腸時。」由「絲」而聯想到「織」,頗為新穎,但後兩句卻未能由此加以生髮,而落入了窠臼;它沒有寫出堤上柳與別處柳的不同之處,如果把題目換成路邊柳、樓頭柳也一樣適用。其原因在於詩人的描寫,脫離了彼時彼地的特定情境。兩相比較,雍裕之的這首《江邊柳》匠心獨運、高出一籌。

簡析

  《江邊柳》是一首五言絕句。詩的前兩句繪出一幅美麗的古堤春柳圖,烘托出春光的綺麗明媚;後兩句直接寫離情,詠柳惜別。整首詩把惜別這種抽象的感情表現得十分具體、深刻而獨特,雖沒有脫離離情的舊旨,但構思新穎、想象奇特而又切合情景。

雍裕之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約公元八一三年前後在世)字不詳,蜀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在世。有詩名。工樂府,極有情致。貞元後,數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裕之著有詩集一卷, 《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