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體。界定池塘和湖泊的方法頗有爭議性。一般而言,池塘是小得不需使用船隻而多采竹筏渡過的。另一個定義則是可以讓人在不被水全淹的情況下安全橫過,或者水淺得陽光能夠直達塘底。池塘也可以指人工建造的水池。[1]
目錄
基本解釋
- [pond]∶蓄水的坑池,較小而淺。
- [pool]∶澡塘中的浴池。
引證解釋
- 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也不太深。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唐楊師道《春朝閒步》詩:「池塘藉芳草,蘭芷襲幽衿。」 宋柳永《斗百花》詞之二:「池塘淺蘸煙蕪,簾幕閒垂風絮。」巴金《春》十二:「 覺民 指的那個茶棚搭在一個微微傾斜的草地上,三面空敞,另一邊靠着池塘。」
- 浴池的俗稱。
- 村組、部落名稱,在我國部分地區,地名、村組名字。
實際利用
通常池塘都是沒有地面的入水口的。它們都是依靠天然的地下水源和雨水或以人工的方法引水進池。因為如此,池塘這個封閉的生態系統都跟湖泊有所不同。池水很多時都是綠色的,因為裡面有很多藻類。
在亞洲,池塘常見於庭院,小區之內;而在歐洲,池塘經常見於城堡之中;在加拿大,水資源豐富,池塘很常見。
養殖技術
斑點叉尾鮰屬底棲雜食性魚類。在我國主要是池塘養殖,具有投資小、不受面積大小的限制、見效快、收益大、生產穩定等特點,適合於我國大部分地區淡水水域養殖。可主養,也可與鰱、鱅、鯿、羅非魚等混養。池塘主養斑點叉尾鮰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池塘條件
池塘一般要求為長方形,東西走向,面積最好為3—10畝,水深1. 6-2.0米。池底平坦,無淤泥或少淤泥,有注排水設施,進排水方便,水質清新且無污染,pH值7-8.5,池塘配備3千瓦推進式增氧機1台。
魚种放養
- 清塘消毒魚种放養前半個月,先清除池底淤泥,保持水深6—10厘米,每畝用生石灰60—75千克進行消毒,待池塘水體中出現大量浮遊動物後放苗。
- 魚種消毒魚种放養前在水溫10—15攝氏度時用300-500的食鹽溶液浸泡5—10分鐘以增強對魚病的抵抗力。
- 放養模式每畝放養規格30-50克/尾斑點叉尾鮰800-1200尾,苗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表無傷、活動能力強,同時套養25克/尾左右的鱗魚種150-200尾、墉魚種20-30尾。不宜放養其他吃食性魚類,否則不利於斑點叉尾蛔的攝食和生長。
飼養管理
- 飼料斑點叉尾蛔屬於攝食性魚類,在實際生產中,應儘可能選用配合飼料,並採用合適的投餵技術,以保證穩產高產。斑點叉尾鮰對飼料營養需求範圍為:蛋白質32%— 3 6%、脂肪7.0%—8. 0%、碳水化合物12. 5%一20.0%、纖維素12.0%一13. 5%以及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添加劑等。
- 投餌量和投餵方法a.投餌量。魚種階段一般為魚體重的8%一10%,成魚階段為魚體重的4%— 6%,但要根據天氣、水溫和魚的攝食等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投餌量。b.投餵方法。根據斑點叉尾蛔喜歡弱光攝食的習性,開始馴化攝食顆粒飼料的時間定在黎明和傍晚,每天2次,通過10—15天的馴化後,就可定於每天8時和17時定點投餵。投餵要堅持「四看」和「四定」。「四看」即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魚的活動和攝食情況。「四定」即定位、定時、定量、定質。
- 日常管理在養殖過程中,日常管理尤為重要,必須每天堅持3次巡塘,觀察水質變化的情況、魚的活動、有無病害等。養殖後期中午要開增氧機,以防魚類浮頭。
- 水質調控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着魚類的病害發生,所以要及時換水,使池水保持清新,透明度控制在20-30厘米,每月每畝用生石灰10-15千克全池潑撒,使池水呈微鹼性,以利於魚類的生長和魚病的預防。
魚病防治
魚病防治工作是池塘養魚的重要環節,雖然斑點叉尾蛔魚病較少,但也不能忽視魚病防治。除定期用生石灰消毒外,還不定期使用二澳海因0.2-0.4克/立方米全池潑灑,消毒池水,或用水質淨化劑改良水質以預防魚病的發生。
注意事項
魚种放養是應嚴格清除其他吃食性魚類如鯉、鯽、草魚等。最好選擇當地產的魚種,以減少運輸損傷,于晴天現捕現放。陰雨天投放或不投食,魚攝食少時少投食。④切不可使用霉變過期的飼料,以防魚類攝食後發生病害。
池塘施肥
- 硫酸銨[(NH4)2SO4] 簡稱硫銨,為白色晶體粉末,工業副產品常帶有各種顏色,含氮量一般在20%左右。吸濕性小,久放不致分解失效。
- 氯化銨[NH4CL] 為白色或黃色粉末。含氮量一般在24%~25%。吸濕性比硫酸銨略大。
- 碳酸氫銨(NH4HCO3) 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含氮15%~17%。碳酸氫銨是不穩定的化合物,它在常溫下容易分解,放出氨氣,而降低肥分含量溫度越高,濕度越大,分解就越快。因此須密封包裝,貯存在陰涼乾燥的室內。
- 氨水(NH4OH) 為液體氮肥,是用水稀釋的液體氨溶液,含有約15%~17%的氮。它很不穩定,氨氣很容易從氨水中揮發出來,放在貯運和使用時須注意防止和減少氨的揮發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