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祥
汪昌祥 (1955年 - ) 男,中共黨員,西寧市湟中縣攔隆口鎮泥麻隆村小學退休教師。曾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特別關注的鄉村最美教師、感動中國教育新聞人物、全國啟功教師獎、青海省優秀教師、青海省優秀輔導員、西寧市優秀教師、西寧市優秀鄉村教師、西寧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汪昌祥 | |
---|---|
出生 | 1955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師 |
知名於 | 中國教育新聞人物 西寧市優秀鄉村教師 西寧市勞動模範 |
知名作品 |
|
目錄
命運的選擇,永遠和孩子們在一起
1974年,初中畢業的汪昌祥回到家鄉——青海省湟中縣攔隆口鎮尼麻隆村,那時,他是全村100多戶400多人中,僅有的3個初中畢業生之一。揣着這個「高學歷」,汪昌祥自然而然成了村小學的民辦教師。懷着興奮和不安的心情走上了三尺講台的汪昌祥,想不到這一干就是40年。
「土屋子、土台子,裡面坐着一群土孩子」是對那時村辦小學的真實寫照。說是小學,其實就是只有兩名教師的教學點,教室就是一間廢棄的倉庫,沒有門窗,土牆上掛一塊木板就是黑板,幾塊木板一拼就是桌子。沒有凳子,學生坐在壘好的土塊上;沒有辦公室,老師就在教室里批改作業。儘管如此,汪昌祥依然十分快樂地踏上了這條他滿懷憧憬的山村從教之路,因為他非常清楚,要想改變家鄉貧困的面貌,就必須讓村裡的娃娃們上學。
「當時村里困難啊,哪有什麼教具,我就帶着學生們去戶外教學。」學數字,就帶着孩子們去數羊、數雞;學圖形,就讓學生們看磨盤、看磚塊;學習圓角分,把學生們往小賣鋪一領,現場教學……這種「放羊式」自主學習法極大地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時任攔隆口鎮學區校長陳學忠說:「老汪干工作很講究方式方法,而且他教學方法多,教學成績好,確確實實是我們這裡的一個『土專家』。」
一年,兩年,三年……莊稼種了又收,收了又種。40個春夏秋冬,汪昌祥用心教書育人,用始終如一的熱情面對一茬茬更換的學生。自他到尼麻隆小學以來,幾十年間,學校成績在攔隆口鎮32所中心學校中一直名列前茅。
四十年堅守,詮釋人民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20世紀80年代初,外出打工成為農村人掙錢致富的新捷徑。當時汪昌祥每月只有30多元的工資,家裡花銷常常捉襟見肘。在那年的暑假,懷着矛盾的心情汪昌祥也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雖然幾天就掙了他在學校一個月的工資,可每當夜深人靜時,他總會思念起家鄉的那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們。就這樣,還沒開學,他就又回到了學校。
1986年,上級部門推薦汪昌祥去擔任副鄉長,但細細思量後,他還是選擇留下來。他說:「我捨不得這些孩子們。」在攔隆口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海青看來,汪昌祥的選擇完全在意料之中。「他就是這麼一個人,執着!認定一件事,就一定要堅持下去。」1987年11月,當了十多年民辦教師的汪昌祥通過考試轉正為公辦教師。身份的轉變,讓他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1991年的秋天,汪昌祥被查出得了胃癌,手術後5個月,他就回到學校,要求上課。為節省治療費用,他學會了自己給自己打針、輸液。有時候就乾脆把輸液瓶掛在辦公室牆上,一邊輸液,一邊抓緊時間批改學生的作業。
對此,老同事李國孝忍不住感慨道:「多少年來,每天早晨他總是第一個到學校,生爐子,燒開水,直到上完前兩節課才吃早飯;放學後,他又等到學生把所有作業都做完才鎖門,最後一個離開學校。如果有學生因病不能到校,他會放學後趕到學生家裡補課。」
儘管如此,汪昌祥說自己從不後悔,他為無數個孩子托起了一個個明亮的未來,這讓他的內心無比充實。
「村里50歲以下的人幾乎都是我的學生。」40年過去了,曾經封閉落後,人口不足450人的尼麻隆村里先後有65名學生考取了北京工業大學、上海電力大學、西北水電大學、武漢大學等院校。汪昌祥深信:知識改變命運,這些孩子將來也能改變家鄉的貧困面貌。
一生的奉獻,照亮山里娃的人生路
1991年,是汪昌祥生命中最殘酷、最無情的一年。
在秋收打碾季節,妻子被一輛失控的拖拉機撞成小腿粉碎性骨折,住進了省人民醫院。隨後,小兒子感染肺炎又被送到了省兒童醫院。他照顧兒子時恐怕妻子無助,服侍妻子時又擔心着兒子出事。從清晨到夜晚,汪昌祥揪着心、含着淚來來回回奔波。
「平時我的胃就有毛病,那段時間疼痛得越來越厲害了,一檢查,是胃癌!」汪昌祥說,真是晴天霹靂啊!那是最無助最難的時候。家中已經債台高築,拿什麼去做手術啊。
就在汪昌祥覺得自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學校為他送來了全校師生的1700元捐款。看着手中這沓由1元、兩元、10元紙幣組成的手術錢,汪昌祥淚流滿面。手術後充滿感恩的汪昌祥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回報父老鄉親的救命之恩,在有限的生命里,為家鄉、為孩子們多做點實事兒。
一次偶然的機會,縣城某單位領導得知山村小學辦學條件差、學生輟學情況嚴重的消息後,為汪昌祥的學生捐助了一些學習用品。這給了他一個啟示:向條件優越的單位和富有愛心的人士進行募捐,請求援助山村孩子,他們的能力一定比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大。
此後,汪昌祥開始背着家鄉的新洋芋、鮮豆角、炒大豆等土特產,一次次跑到機關、學校、工廠「化緣」,募捐範圍也向省城西寧延伸,這一跑,就是二十幾年。
2014年,汪昌祥退休了。閒不住的他成為省教育廳發展基金會的一名志願者,比退休前更忙了。2015年,汪昌祥和15個志同道合的親朋好友組成了「汪昌祥愛心服務隊」。
從省教育廳爭取到了50萬元資金,為攔隆口鎮四營學校維修了殘破的圍牆,置辦了部分體育器材及操場配套設施;聯繫省教育發展基金會、團省委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及多方社會力量,為湟中縣8個鄉鎮40名殘疾人、單親家庭的孩子及家庭特困學生爭取資助款20萬元;為20餘名貧困學生聯繫到從小學到大學期間的一對一資助,使200多個孩子圓了上學夢。
3年時間,他和他的「愛心團隊」為扶貧助學爭取的捐助物資總價值達150多萬元。
汪昌祥用真誠的付出換來充實的人生,廣受學生及家長的好評,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尊重和有關部門的褒獎。他先後榮獲「青海省優秀教師」「西寧市勞模」「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全國啟功教師獎」等榮譽稱號。2016年,青海省總工會授予汪昌祥愛心志願服務隊「青海高原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2017年4月,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參考資料
- ↑ 全國模範教師——汪昌祥,人民網-教育頻道,2009-08-21
- ↑ 【畫說道德模範】「助人為樂」汪昌祥,西寧文明網,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