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逢春
汪逢春(1884~1949),名朝甲,號鳳椿,江蘇蘇州人,吳門望族,受業於吳中名醫艾步蟾老醫生。壯歲來京,懸壺京都五十年,名噪古都,成為「北京四大名醫」之一。畢生熱心於中醫教育事業,努力提攜後學。一九三八年曾任國醫職業公會會長,並籌辦《北京醫藥月刊》;一九四二年在北京創辦國藥會館講習班,為培養中醫人材做出了貢獻。學術上擅長時令病及胃腸病,對於濕溫病亦多有闡發。著作主要有《中醫病理學》、《泊廬醫案》等。
汪逢春 | |
---|---|
號 | 鳳椿 |
出生 |
中國江蘇 | 1884年5月29日
逝世 | 1949年8月14日 | (65歲)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名醫 |
知名作品 |
《中醫病理學》 《泊廬醫案》 《猩紅熱與痧疹之分辨》 |
目錄
人物介紹
汪逢春,生於一八八四年五月二十九日(清·光緒十年甲申五月初五日),故於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農曆己丑年七月二十日)。畢生熱心公益事業,尤注重培養人才,提倡在職教育。一九三八年成立國醫職業公會,汪逢春被選為公會會長,同時籌備《北京醫藥月刊》,於一九三九年一月創刊,先生親自主持筆政,並為該刊撰文,以資號召倡導。一九四二年曾創辦國藥會館講習班於北京天安門內側朝房,為中醫中藥界培養人才,雖是短期培訓性質,但糾集同道多數是有真才實學的前輩,如瞿文樓,楊叔澄、趙樹屏等都是主講教師,近代名醫郭士魁、王鴻士等就是當時的學員。
成就榮譽
汪逢春精究醫學,博覽群籍,虛懷深求,治病注重整體觀念,強調辨證施治,在京懸壺,門庭若市,婦孺皆知其名。《泊廬醫案》一書序云:「汪逢春先生診疾論病,循規前哲,而應乎氣候方土體質,誠所謂法古而不泥於古者也。每有奇變百出之病,他醫束手者,夫子則臨之自若,手揮目送,條理井然,處方治之,輒獲神效。」
個人作品
他一生忙於診務,無暇著述,僅見有:《中醫病理學》(1942年,北京醫學講習所鉛印本)《泊廬醫案》(1941年,謝子衡等學員手輯,華北國醫學院鉛印本)《今冬風濕症之我見,願與諸同人商榷之》刊《北京醫藥月刊》第二期(1939.2)《猩紅熱與痧疹之分辨》刊《北京醫藥月刊》第四期(1939.4)《為本市小兒科專家謹陳芻言,希鑒納之》刊《北京醫藥月刊》第五期(1939.5)
《泊廬醫案》是門人弟子輯錄的,可代表汪逢春先生的學術思想和醫療經驗。他去世後門人馮仰曾醫師曾在《中醫雜誌》一九五八年八月號中介紹醫案數則。北京中醫學院溫病學教授趙紹琴醫師曾在他所編著的《溫病縱橫》中洋為介紹其業師汪逢春治麻疹經驗。「麻疹初起,風熱內蘊,肺先受邪,咳嗽聲重,鼻塞流涕,夜寐不安,小溲色黃,舌絳苔厚,脈象滑數。治以清風熱而兼透疹。宜避風慎口,防其增重,疹不出者加防風三分。」「麻疹合併肺炎,風濕蘊熱,互阻肺胃,勢將咳逆致厥。治宜宣化肅降,清熱化痰。」治猩紅熱的經驗:「溫毒化熱發斑,胃腸積滯尚重,深恐神昏致厥,飲食寒暖皆需小心,防其增重,禁用風藥。」語雖不多,字字珠璣,理法方藥護,無不悉備,堪為後世法。
人物生平
言傳身教注重臨床
汪逢春診病嚴謹,對教學也十分嚴格,注重醫德,收徒弟也十分謹慎,要求必須有古代文學基礎,至少讀過《論語》、《孟子》、《古文觀止》等古書,還要寫得一手好字。徒弟在拜師後,每天在跟隨汪逢春學習的過程中,要抄寫底方、病例,可這個工作可不是誰都能做的,必須要有一定的資歷,汪逢春才會允許,可見其對行醫的嚴謹。
汪逢春擅治時令病、胃腸病及婦科病,對於濕溫病多有闡發。他教學注重實踐,每月初一、十五都停診,讓徒弟們聚在一起討論病例,培養出了一個又一個良醫。汪逢春最佩服清代的醫學名家徐靈胎,常以「故以脈為可憑,而脈亦有時不足憑」教導學生診斷時要謹慎,不要只重脈象,還一定要四診合參。汪逢春還帶領徒弟實習製藥過程,到窯台看鋸鹿茸,到天壇復泰參茸莊去看制茸,他認為醫生必明藥物製法,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例如什麼叫酒炒當歸、吳萸制黃連,前胡為何用麻黃水炙等,明乎此,臨證時才能得心應手。汪逢春言傳身教,醫者仁心。他每天必定留幾個免費號給看不起病的窮人。不但掛號費、診療費分文不取,開好方子,簽上字,窮苦病患可去同濟堂免費抓藥。雖是施診舍藥,也都是盡心盡力,絕不含糊。
為人低調謹慎謙和
行醫多年,汪逢春積累下無數病案、藥方,救人無數。徒弟們曾建議他整理醫案,可他為人低調,總推說以後再議。一次,一個常來醫館的老病患就診沒帶底方,幸好之前的底方保存完好,查驗方便,診治也快捷。後來汪逢春終於首肯此事,還再三叮囑弟子「務求其實用,毋事虛飾」。回憶起編輯醫案的經過,其弟子謝子衡說:「我和幾個師兄弟一起商量,決定各自總結一類病例,最後匯總到我這裡總體編輯。大家每晚回去抄錄一部分,我再從中篩選。總結好一部分,請老師審查一部分。」1941年,初稿完成,因汪逢春書齋名叫「泊廬」,取自諸葛亮《誡子書》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之意,師生們商定書名為《泊廬醫案》。汪逢春不好宣傳自己,由徒弟們寫了前言,在首頁印製了18個徒弟的名字,當年3月份,付諸刊印。
汪逢春非常重視臨床經驗,他曾說:「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認為《金匱要略》、《傷寒論》背得爛熟,也不見得會看病,臨床經驗才是最重要的。中醫看病講究因人而異,病人個體差異很大,許多病人的症狀並不像書中所寫的那麼典型,甚至有病人的症狀與疾病灶不符。許多剛入臨床的學生,或年資尚低的醫生,知識很豐富,但診病沒有思路。經驗的積累,是要靠在臨床一點點磨練出來的。只有見過的病症多了,再面對相似的症狀時才會有更廣的思路,才不會遺漏疏誤。汪逢春行醫不圖揚名立萬,一貫低調,只鑽研醫術。「有麝自來香,不必迎風撩衣裳」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對病患像對待自己的家人朋友,施仁術,重醫德,數十年來,始終如一。深得老師言傳身教的名醫謝子衡也常以老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並且常自勉「名利竟如何,歲月蹉跎。幾番風雨幾晴和,愁風愁雨愁不盡,總是南柯。」
汪逢春敬重同道,為人謙和。如遇病人經前醫治療無效者,也積極想方設法扭轉病勢,一旦無望,也不發怨言,不找藉口推卸責任。他常說:「如怨天尤人,自我吹噓,等於自我報復,結果必將一敗塗地。」他從來不宣揚自己,從不登廣告。記得曾有一學生登汪先生去某地出診的廣告,他知道後非常惱火,對該生嚴加申斥,並告之以後絕不可如此。他說,我個人是不主張自我宣傳的,至於技術高低,百姓會給以正確評價的。汪先生嚴格要求學生,雖已考取執照,有的仍不許其掛牌開業,需要再現察一段時間,並囑其小心從事,遇有疑難多向別人請教,千萬不可粗心大意。而且還定期指導學生,討論病例。
吟經頌佛一笑而終
一生信佛的汪逢春,每早五時便起床,誦讀佛經,然後靜心打坐、研讀醫書。自來京城住在江蘇會館起,便題書齋曰「五斗齋」。每天飲食定量,作息按時,雖忙碌卻有條不紊,常年的修行,讓他遇事寵辱不驚,澹泊名利。喜愛收藏的他一生中收藏圖書甚豐,且喜愛古玩字畫,故後書籍歸漢文閣,字畫歸故宮博物院。汪逢春臨終前正在盤腿打坐,一笑而亡,毫無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