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汶陽遺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鵬泉街道辦事處汶陽村西,西鄰牟汶河。遺址為黃沙土高台地,南北長 670 米,東西寬 420 米,面積約281400平方米。

現遺址西部、南部因建廠遭到破壞,東部已為村莊覆蓋。從磚瓦廠取土斷面上看,距地表 0.5 米以下,有厚約 1 米的文化層。遺址地表多為耕地,土壤屬於耕作土。從遺址採集的有鑿形足鼎、袋足黑陶、紋飾磚、瓦當瓷碗等碎片,年代從大汶口延續到宋元時期。該遺址曾為萊蕪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出土文物

近年來採集到的標本有石器蚌器玉器陶器等千餘件。在陶器標本中,以黑陶為主,並有一定數量的蛋殼陶。其中有夾砂褐陶扁鑿形鼎足,夾砂褐陶腹部有凸旋紋、口沿外有附加堆紋盆形鼎,泥質灰陶雙耳罐陶片,泥質磨光黑陶鏤孔豆足、盆底、弦紋圈足、泥質磨光薄黑陶片,夾砂白陶實足尖,夾砂紅陶按窩鼎足,還有石錛、花崗石磨光石斧石圭蚌鐮等。據分析,部分陶器與大汶口文化的特點相近。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輪制黑陶,又具有龍山文化的特點。特別是其中的蛋殼陶、鬼臉足最富有龍山文化的特點。以此判斷,汶陽遺址為新石器時代遺址,時間大約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龍山文化時期。距今4000-5500年。萊蕪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汶陽遺址的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延續時間較長,為我們研究汶河上游文化的發展及其特點,提供了豐富的原始資料;又為證明汶河上游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

考古研究

此前一般認為汶陽遺址的年代範圍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龍山文化時期,事實上其文化內涵要遠比這兩個時期要豐厚。大量的打制石器的發現,證明了此地遠在舊石器時代就是人類先祖的居住地,而盤龍大街南邊原「掃砟地」大量唐宋瓷器的出土以及窯址的發現,說明汶陽一帶在唐宋時期絕對是一個大的聚落中心。而此遺址青花瓷器以及其他明清器物的少見,說明了在明清時期,聚落中心已經轉移到別處。但是,從舊石器時代至元,長達上萬年的人類文化遺存,仍舊使這個遺址成為萊蕪市最有研究價值的遺址。

以盤龍大街為界,汶陽遺址被人為分為了兩部分,而且都分別被企業占用作了企業廠房。

南半部分地面散落着大量的白瓷器片,多呈現宋元時期的文化內涵。在東北部,是南遺址最可寶貴的區域——那裡裸露的地表已經是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的交界地層。在這裡,發現過一枚龍山文化時期的箭鏃。此箭鏃製作精美,有使用痕跡。其材質具體屬於取材於萊蕪當地的灰綠色硬綠泥石千枚岩。說明了汶陽遺址正是「從大從弓」的善射民族夷族人創造的輝煌文明。另外,在這個區域,發現有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時期的高規格陶器的殘片,其中復原成功了一件紅陶鬹

北遺址則多是龍山文化的遺存,其主要分布區域是西北高台地。值得高興的是,在這裡發現了珍貴的龍山文化蛋殼黑陶片。你能想像厚度不足一毫米的精緻黑陶嗎?在我國古文化史中,有一種陶片因其高超的製作技術備受學術界推崇,那就是龍山文化的蛋殼黑陶。

區別於大汶口遺址是墓葬遺址,汶陽遺址是汶河上游最重要的大汶口文化生活遺址[2]

視頻

汶陽遺址 相關視頻

一分鐘看萊蕪

參考文獻

  1. 大汶口文化的特點,道客巴巴, 2012-6-25
  2. 汶陽無聲講述萬年悠悠,齊魯晚報, 201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