洶
字源演變
iōng 曉紐、東部;曉紐、鍾韻、許容切。 形聲字。從水,匈聲。《說文》:「洶,涌也。」 《文選·宋玉〈高唐賦〉》:「濞洶洶其無聲兮,潰淡淡而併入。」李善註:「謂水波騰貌。」又,形容喧囂之聲,多疊用。《楚辭·九章·悲迴風》:「聽波濤之洶洶。」又形容聲勢大,如「其勢洶洶」。皆前義之引申。又引申為動盪不定。《三國志·魏書·曹爽傳》:「司馬懿奏:……天下洶洶。」按《集韻·鍾韻》:「洶,或作洶。」 《隸辨·腫韻》:「洶,按:《說文》作洶,碑省從凶。」皆就漢隸為說,「洶」為「洶」之省形,為楷書所本。今「洶」行而「洶」廢。《樓蘭古文書》作「洶」。按:「氵」與「冫」,漢字每互作。如「凍」或作「涷」,「冷」或作「泠」,「冽」或作「洌」,不備舉。漢印,人名。《樓蘭古文書》29 「白首白洶」,假為「胸」。
釋義
洶 xiōng 《動》 (形聲。從水,凶聲。本義:水猛烈地向上涌騰) 同本義。通常作「洶湧」 [be sweeping and surging;turbulent] 洶,涌也。——《說文》 大江動我前,洶若溟渤寬。——唐·杜甫《大會渡》 填其洶淵,毋使水清。——《韓非子·楊權》 又如:洶呶(水勢喧囂翻騰貌);洶急(水勢湍急);洶怒(水流激盪);洶然(洶湧翻騰貌);洶溶(水勢翻騰上涌)
洶 xiōng 《形》 形容聲音大;喧囂 [roaring] 洶洶、嗑嗑,皆水聲也。——《尚書大傳》 飄風來之洶洶。——《楚辭·逢紛》 又如:洶洶拳拳(喧鬧歡騰的樣子);洶赫(形容氣勢盛);洶洶(形容聲音喧騰迅疾) 形容紛擾 [tumultuous]。如:洶怖(騷亂恐慌);洶洶茫茫(形容嘈雜、紛亂);洶動(喧擾不寧)
洶怒 xiōngnù [angry] 猛烈的或不祥的自然現象 洶怒的暴風雪
洶洶 xiōngxiōng [tumultuous]∶因爭論而引起的喧嚷 而不洶洶。——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surging]∶水騰湧的樣子 [agitated]∶騷亂不寧 天下洶洶,人懷危懼。——《三國演義》 [violent]∶形容聲音喧鬧;亦形容聲勢盛大或兇猛的樣子
洶湧 xiōngyǒng [surge;dashing of waves;rush of torrent;be sweeping and surging] 水勢翻騰上涌 海中波濤洶湧,小船兒上下顛簸
洶湧澎湃 xiōngyǒng-péngpài [tempestuous] 原義是指洪水猛然上涌的樣子,現在則常用來形容人群的活動聲勢浩大,不可阻擋 沸手暴怒,洶湧澎湃。——漢·司馬相如《上林賦》
洶 xiōng 〔~~〕a.波濤聲,如「波聲~~」。b.形容喧擾,如「天下~~」,「議論~~」;c.形容聲勢很大(含貶義),如「氣勢~~」,「來勢~~」。 〔~涌〕水勢很大,向上涌,如「波濤~~」、「~~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