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古鎮黎里位於蘇州市吳江區東南30公里,地處江浙滬交界處,與同里、織里、古里共稱江南「四里」。鎮內有國家級保護單位柳亞子紀念館。2012年1月31日,黎里古鎮綜合開發正式拉開序幕。2014年3月,黎里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2018年10月,黎里鎮入選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排名第30位。[1]

目錄

歷史軌跡

黎里歷史可追溯2500年前。春秋時期,黎里在長水(即今浙江嘉興)境內。吳越攜李之戰(公元前496年)後,黎里御兒盪為吳越分界之一部。鎮之羅漢講寺,建於晉永熙元年(290年),距今亦1700餘年。後梁開平三年(909年)黎里始屬吳江縣。宋、元時為村落,由汾湖巡檢司管轄,直至清代。明成弘年問(1465--1506年)已成大鎮,居民千百家。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黎里鎮自西至東長三里半,人口稠密,瓦屋鱗次櫛比,市場繁榮,舟楫塞港,街道行人接踵摩肩。辛亥革命後,黎里為吳江縣6市之一。

民國18年(1929年),黎里為吳江縣第4區。同年市鎮分為黎東、黎西2鎮,民國35年合併為黎里鎮。1949年5月4日解放後設黎里區,黎里鎮為區屬鎮,1953年改為縣屬鎮。1958年成立黎里人民公社後,鎮、鄉全部由公社管轄。1965年市鎮從公社劃出,設縣屬鎮。1983年實行鎮管村新體制,農村及市鎮均由黎里鎮(縣屬鎮)人民政府管轄。[2]

群英薈萃

進士舉人

黎里鎮為人文薈萃之地,人才輩出。歷史上產生過26名進士,61名舉人。其巾:宋有趙皤老、魏憲等名人,清代周元理位居工部尚書;徐達源、吳珊珊夫婦以詩文着稱;辛亥革命以來,柳亞子先生高風亮節,張應春烈士為革命不惜壯烈犧牲,至今為後人仰慕。更有不少有為之士:有名聞中外的法官、國家駐外使節、哲學家、科學家、著名學者、老幹部、畫家、竹刻家,在國內各條成線或在海外為祖國作出貢獻。

高級知識分子

其中縣團職以上幹部及高級知識分子百餘人,省、軍級單位表彰的英雄模範7人。黎里的「黎川八景」名勝古蹟,雖屢歷滄桑,睥跡湮沒,但至今還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柳亞子紀念館開放以來,吸引着八方人士前來參觀。黎里人民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漫長的歲月里,不僅用辛勤勞動的汗水,澆灌了這塊肥沃土地上的一草一木,而且英勇地與反動統治者及帝國主義者作艱苦的鬥爭。近百年來,更是艱苦卓絕。成豐五年(1855年)及宣統二年(1910年),農民為抗租進行了相當規模的暴動;清末至民國,黎里鎮是吳江縣政治活動重地。

革命先烈

黎里地處蘇、浙、滬之交界地帶,交通輻輳,新思想易於傳入,進步知識分子如柳亞子等,積極傳播新思想,從事革命活動,曾組織過著名的「南社」。「南社」歷次會議雖未在黎里召開,但黎里有20餘名進步知識分子參加該社,對黎里影響深遠。袁世凱稱帝時,蔡寅任江蘇省代省長,曾在南京率領人民宣布江蘇獨立,和黃興一起與袁軍血戰。與此同時,殷佩六亦在吳江宣布獨立,與軍閥激戰。20年代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吳江縣黨部設黎里,曾在黎里開展過一系列反帝愛國運動,當時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委員中,黎里進步知識分子占相當重的比例。柳亞子、張應春,毛嘯岑等都曾在黎里進行革命活動,先後有沈燕冰、楊之華、侯紹裘、陳望道、姜長林、楊賢江、王一知等來黎里演講。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黎里人民組織國民外交後援會,並舉行-3000餘人參加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

積極青年

「七七」謄變,日寇入侵,全鎮人民義憤填膺,廣夫青年積極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有的參加新四軍,有的參加「華東人民武裝抗日會」(簡稱「武抗」),殺敵鋤奸;有的在巾舊共產黨地下組織領導下,在本地進行革命活動,打擊日寇侵略軍及汪偽軍。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吳(江)嘉(興)工委以黎里為重要立足點及活動地區,擴大黨組織,出版刊物,油印文件,宣傳革命真理,開展統戰、策反工作,掌握了地方武裝,擊退了胡伯龍匪部的進攻,終於在1949年5月4日,迎來了黎里的解放。

從此,黎里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艱苦奮鬥,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黎里鎮志》本志以今黎里鎮境為地域,記述了全鎮上起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下至1988年的自然與社會的歷史和現狀。[3]

建國後的經濟發展

綜述

解放初,黎里進行了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剝削制度;以後又進行了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農業、手工業合作化。筇一個五年計劃期問,各方而順利發展。1966年至1976年問,經十年動亂,經濟建設一度遭到挫折。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黎里步入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社會穩定、經濟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顯着改善的時期。古鎮黎里突飛猛進,煥發青春。

農業

黎里境內地勢平坦,水網密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得地利之厚。無災年份,農產比較豐足。歷來盛產稻麥及油菜籽,素稱魚米之鄉。解放前,由於生產工具及技術落後,水利不興;更由於農民深受封建剝削之苦,兒全靠單幹,在農Ⅱ1灌排及使用農業機械方面,受到很大限制,抗災能力很差,災荒頻仍;致長期以來,農業生產力得不到提高。解放後,經過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及公社化,集體經濟壯大,大規模興修水利,平整農田,機電排灌,推廣科學種田,大大挺高了農業產量,基本上保證了農田穩產、高產、早澇深收。其中公社化初期,農業生產略有挫折,1962年後迅速上升,以後持續提高。水稻宙產量由1949年300斤左右,提高為1988年商產882斤。1988年糧食畝總產為1157斤。其中單季稻畝產超千斤的村有14個。全年糧食總產達5666.11萬斤,全年總收入達2050萬元。副業生產自80年代以後有很大發展,1988年全年副業總收入達4511.88萬九。形成了農副漁林全面發展,相互促進的局勢。

商業

歷代以來,阿業貿易為黎里主要經濟成份之一。明清時期,黎川白蜜享有盛譽,白蜜市場交易頗盛。清嘉慶年間,黎里商業已很發達。每口黎咧,黎里東柵鄉人咸集,百貨貿易,米及油餅尤多,舟楫滿載來往,街道店鋪相接,行人摩肩接踵,一派繁榮景象。辛亥革命後,黎里商業仍相當興旺,其中尤以米糧業、飴糖業為最。米糧店曾多達56家,解放前夕為52家;飴糖曾遠近馳名,遠銷青島、東北。茶食店如紫陽觀、生祿齋、石櫃檯等名聞遐邇,頗負盛名。解放初,政府對私營工商業加強領導與扶持,發放貸款,組織物資交流,故商業上盛況依然。1960年前後,三年困難時期,商業曾一度清淡。

1962年以後經過調整,又趨興旺,「文革」中又一度清淡。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商業劃小核算單位,增加網點,又重趨繁榮。1983年起,黎里開始出現個體戶,個體經濟逐漸發展。同年建農貿市場,1985年又建小商品市場,商業日益興旺。而鄉鎮工業崛起,人均收入的逐年提高,又都促進了商業貿易進一步發展,市場繁榮,購銷兩旺。1988年國營商業系統全年銷售額2016.457萬元,集體商業系統全年銷售額2932.8萬元,供銷系統全年商品銷售額1967萬元。全鎮全年組織供應蔬菜313噸,鮮豬肉169.95萬廳。收購地方產品241.93萬元,收購農剮產品39.5萬元,全鎮集市貿易成交額960萬元。

工業

黎里的農業及商業,歷來比較發達,而工業基礎則較薄弱。解放前,工廠寥若晨星,且規模極小,多屬手工作坊。解放後,工業才逐漸起步。解放初,鎮上的豫灌I坊及部分米行,曾擴建及轉業為具有一定規模的油廠、米廠、磚瓦等3家國營工廠。50年代末,開始出現鎮辦工業,60、70年代,7家手工業社及鎮辦廠上升為縣屬大集體廠。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鄉鎮工業崛起,全鎮建成了以絲織、日化、建材.食品、注塑、印染、印刷,機械、化纖、遠紅外元件等為主要行業的鄉鎮工業。1988年有鄉鎮辦企業27,家(其中工廠25家),村辦企業119家,職工9970人。鄉鎮工業總產值達2.55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4%。鄉鎮企業巾,產值超千萬元有5家,利澗超百萬元的有4家。農村中有3個行政村的村辦工業淨產值超百萬元。1988年黎李鎮被評為蘇州市農村經濟建設先進單位。黎里的國營工廠有黎里油脂化工廠,已遷新址建了新廠房,黎里米廠的生產設被有了更新。國營廠的規模、生產方式及產值、產量,均已今非昔比。縣屬大集體廠巾,除皮鞋廠「停產外。其他幾家工廠的生產,都有所發展。1988年,縣屬企業年產值6720.47萬元,其中國營企業年產值2818.03)J「元。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農村矗立起一群群新樓房。1988年,本鎮農村全年人均收入達1020.90元,市鎮居民全年人均收入達1371元。彩色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高檔耐用消費品,已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1988年全鎮人民儲蓄總額達1900餘萬元。

新時代新建設

鄉鎮工業的崛起,又促進了市鎮建設的發展。黎里鎮區老區原有建築,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風格,為一河兩街的布局。市河主幹自西而東,市街築於市河的南北兩岸,由條石及石塊鋪成,街路寬兩米左右。街旁房屋而水而築,老式磚水結構的兩層樓房鱗次櫛比,其中明、清建築占75%。其間密布着.90多條與主幹道垂直的狹窄的弄堂,結構備異,絕大多數狹窄麗幽深。黎里鎮長長的主幹道上,原來部有廊翻,夏天行人不受烈口曝曬,雨天則可不用雨具。江南水鄉,「深巷幽弄」、「小撟瀋水人家」的古鎮風貌,別有情趣。但對交通的發展及人民生活而言,則很不方便。黎里農村,過去多數農民住的是泥牆茅屋,走的是泥路狹徑;過河則是狹窄的竹木橋,或用小船擺渡。解放後,市鎮先後填了樓下浜、滸涇浜等7條浜,修路建房;70年代起拓寬了部分道路。80年代以後,加快了市鎮建設步伐。

一方面改造老鎮區,將老鎮區內全部主幹道拓寬為5—7,米,鋪成瀝青或水泥路面,可全部通行汽車,里、弄、巷的路面,亦大部分澆水泥。又改建、擴建住宅房屋,修建了相應的公共衛生設施。在維護、整修老鎮區的同時,又重點開發了新鎮區(滸涇路及其附近),將南北方向的滸涇路拓寬為10一20米寬,由黎新撟直通太浦河大橋。

1988年又在餓北新辟一條人民路,東起漁業村,西接滸涇路,全長2743米,與原滸涇路相交,為新區主幹道。1983年起,新區先後新建大樓多幢。其中有醫院、郵電大樓、黨校、鍛行、糧管所、鎮工業公司、城建開發公司等大樓和3個商場、以及其他單位辦公樓,還有兒家新建的工廠。

新區又加速住房建設,已建成了羅漢新村一區、二區住宅樓群。住宅樓占地260餘宙,建築面積5

16990平方米。一個適應對外開放的新鎮區已初具規模,黎里鎮確是舊貌換新顏。歡村面貌自80年代以米也有了很大變化。自1983年至1988年,農村私人建房17867問,其中絕大多數為樓房。建農橋70餘座,泥濘小路均已改為水泥鄉道、村道。古老破舊的農村煥然一新。

黎里交通面貌也已大變。解放前,黎里只通水路,來往全靠輪船,到蘇州需5小時。60年代時,太浦河通航,青平公路又通車,水陸運輸暢通。東至上海,北至吳江、蘇州,西經平望至浙江,十分方便。全鎮已使用直撥電話,更有利於信息的傳遞。[4]

文化

黎里歷來讀書之風盛行。清代上岸多士大夫家,崇尚學術,鎮上有私墊數家,入夜誦聲不絕。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黎里人倪與三及其姐倪壽芝等得風氣之先,出資興辦新式民立小學。辛亥革命以後,學校逐漸增加。至解放前夕,市鎮有小學2所,頗具規模;農村訂小學10所,但學生數不多。解放前,鎮上只有私人開設的診所。廣大勞動人民限於經濟條件,往往患病而不得治療。解放後,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均發展很快,農樹不僅小學發展迅速,並且興辦了初中;市鎮子60年代始辦高巾。

至1988年,全鎮有高中1所,初中5所,小學28所,職業巾學1所;學生總計4084人,教師298人;幼兒困入園兒童880餘人,另有成人教育中心1所。全鎮基本上掃除了文育。1983年與1964年相比,

本鎮常住戶口的大中專畢業生增加了14倍,高中畢業生增加11倍,初中生增加117倍,小學生增加13.2倍。全鎮人民文化素質顯着提高。鎮文化站內有圖書室,書場、錄象放映室等設置。

鎮上還有974個座位的影劇院,並有電影巡迴放映隊、新華書店,以滿足人們文化生活需要.醫療方面,有黎里衛生院及吳江縣骨傷科醫院,設病床80餘張,設備日臻完善,各村均有醫療室。解放前的2000餘年中,黎里鎮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浮、徘徊,迂迴曲折地緩慢前進;解放後4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僅是短暫的一瞬,儘管也曾走過一段崎嶇的道路,但取得的成就,卻是空前的!溯淵源於歷史,寄希望於未來,黎里鎮必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5]

弄堂特色

黎里有各式弄堂85條,暗弄堂70條,明弄15條,以姓氏命名的弄堂為57條,占67%。名稱極富民間色彩,一般稱「某家弄」。黎里古鎮清中期排定了八大姓,「周、陳、李、蒯、汝、陸、徐、蔡」,每個姓都有弄堂。周家有周賜福弄,陳有陳家灣堂弄,李有李廳弄,蒯家弄有三條,汝家弄有二條,陸家有陸家弄,徐家弄有三條,最多的要數蔡家弄了,有東蔡家弄、西蔡家弄、中蔡家弄、南蔡家弄、北蔡家弄,達五條之多。弄堂的地勢逐步增高,稱為「步步高」,這一方面固然是口彩,更主要是泄水的需要。

黎里的暗弄堂最富特色,有雙弄,兩條暗弄相連的雙弄,也有明暗並排的雙弄,還有弄中弄等等。超過百米的弄堂有5條,最長的是李廳弄,有135.7米。最狹的弄,恆豐泰弄和范家弄,只有0.7米。最寬的弄是廟橋弄,寬達2米,明清兩代這裡商鋪鱗次櫛比,是一條熱鬧的商業街。明弄和暗弄略有區別,明弄,不同人家的分界線;暗弄,也叫陪弄,一般說是一家一戶所用,少數設在二姓之間,像上面看提到的周、陳兩家之間的周賜福弄。

古人相信「銀不露白,暗可藏財」。江南地區不僅僅弄堂,幾乎所有的臥室都以暗為安,這早已是一種風俗了。想一下,也有它的必然性。動盪的社會,常常有小偷甚至強盜光顧,敞亮的房屋,內部的結構路徑、進出的通道,以及主人家擁有的器用財物等等都將暴露,遭遇失財還是小事,身家性命都將發生危險。

弄堂,總是步步高。第一進的陪弄最低,第二進稍高,以後次第升高。這是實用的需要,也是一種口彩。江南水鄉,泄水非常重要,每當黃梅天或雷陣雨,陰溝排水的暢與不暢,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質量。陪弄步步高,下面的陰溝也步步高,泄水就暢快。建築群落如果單面向水,那麼陪弄,包括整個建築的地基一律逐步增高。有的建築群落前後都有河道,那麼陪弄步步升高到一定地段,後面一段陪弄漸次降低。黎里周賜福弄,南北臨河,全長92米,前後低中間高,形成南北兩個步步高。南面一到五進的陪弄70餘米,由南向北步步增高,北面第六進是下房,下人的居室,陪弄20來米,地基就此降低,不過,假如由後門作為起點,也還是一個步步高。大多數的弄堂總要拐上幾個彎,而且是直角轉彎。江南有句老古話,「兩頭直通,人財兩空」,仔細想去,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一條弄堂假如直通通的,前後門一開,風就來了,那風是陰風,撲面直嘯,傷人是必然的。最要命的是兩頭直通,在社會治安不大安寧的社會,着實讓人捏一把汗,小偷強盜衝破前門或後門,就可以直闖進來。於是讓弄堂多轉幾個彎,轉彎處再設石庫門,大塊的麻石製作門框,安上一塊厚厚的門板,俗稱「健門」,大約因非常堅固而得此名稱吧。健門後面牆壁的左右各設一個門栓洞,右邊的洞

非常深,整條門栓塞捅在裡面,用時拉出來,橫架在兩洞之間,緊緊地挨着健門。一般的一個健門後面有兩條門栓,有的後面還加一個「撐」,又相當於一條門栓。弄堂的健門,少則一道,多的有三四道。存心不良者,面對這一個個關卡,只能望而卻步。抗日戰爭那年頭,日本鬼子來到黎里,看見弄堂,黑古隆冬的深不可測,這,同北方的地道差不多,也許裡面設有陷阱,藏有埋伏,戰戰兢兢的都不敢貿然入內。登堂入室的只有主人一家或者尊貴的客人,奴僕們只能穿陪弄。因此,「避弄」道出了主僕分道、貧富有別的封建禮教。[6]

人文氣息

四月的天空,瀰漫着單純而透明的藍。清晨薄薄的陽光,濕潤着城市裡的一切。春泥的幽香,夾雜在甜甜潤潤的空氣中撲鼻而來。群芳淡雅的氣息,更像遠處渺茫的歌聲,惹得蝴蝶翩翩起舞……帶着一份淡淡的情愫,我們來到了柳亞子先生的故居江蘇吳江黎里鎮。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鎮。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精雕細刻的石橋,傍河而築的民宅。民宅樓板底下就是水,石階的埠頭從樓板底下一級級延伸出來。婦女在埠頭上浣洗,離她們幾尺遠的烏蓬船上正裊起一縷白白的炊煙,炊煙穿過橋洞飄到對岸,對岸有幾位白髮翁媼滿臉寧靜地坐在石欄上,看着過往船隻,不時傳來幾句吳儂軟語……

與沈從文筆下湘西河畔的吊腳樓小鎮相比,黎里鎮少了那種渾樸奇險,多了一點暢達平穩。黎里的駁岸、拱橋、水巷,誰見了都會融進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江南小調中去。

柳亞子先生的故居便在這裡。這是一座清代早、中期建築,呈縱深型推進狀。從小小的門堂進去,竟衍伸出長長的一串景深。這顯示了江南人藏愚守拙般的謹慎,也表現了家庭禮儀的空洞規程。跨過一道道高高的門檻,我們先後參觀了茶廳、大廳、藏書樓、磨劍室等先生工作、生活的地方。每跨過一道門檻,在狹長的空間裡,總有不同的綠樹搖曳生姿,有一番「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的情韻。

特別是窗欞間雕刻的象徵吉祥的花卉圖案,更使我們看到了江南人民特有的智慧、嚮往和審美情趣。牆上邊懸掛着傳說故事、戲曲小說中的人物和場面,使清幽的屋子更添一份淡淡的文化氣息……陳去病在黎里鎮訪柳亞子後,寫詩道:「黎花村里叩重門,握手相看淚滿痕……此去壯圖如可展,一鞭晴旭返中原!」這種氣勢似乎與江南小鎮淡泊的風韻不一樣,但也確實是江南小鎮的另一面。

文人最佳的隱潛方式莫過於躲在江南小鎮之中,然而他們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隱退,他們仍深明人世大義,只是在這古樸的氛圍中按兵不動罷了。只有把這兩種情致結合起來,黎里鎮才是立體的、現實的。走在青石板路上,我感到從未有過的暢然。平日裡一切人事喧嚷,緊張煩悶在這清閒而古樸的韻味中頓時淨化了。在自己的鞋踏在街石上的聲音中聽自己的心跳,不只就有一種清空的啟悟,人文,人性,也都融入了回憶中……[7]

榮譽記錄

2016年6月25日,2015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鎮名單公布,黎里鎮排名第34。

2018年10月,黎里鎮入選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排名第30位。

古鎮申遺

2018年2月28日,由蘇州牽頭,蘇州的甪直、周莊、千燈、錦溪、沙溪、同里、黎里、震澤、鳳凰9個古鎮,與無錫的惠山鎮,浙江省的烏鎮、西塘、新市、南潯,共14個古鎮一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